
羊仁安与7个美国飞行员
营救美国飞行员后的合影(图左上角为羊仁安)
1944年7月,吃嫩核桃的季节,四川省汉源县凉山下土司岭帮正的管家邓克选,来到汉源(原富林)县城,向羊仁安报告说,黑马溪掉了一架美国飞机,当地人收留了7名飞行员,该怎么处理?
身为汉源著名豪绅的羊仁安,当即派侄子羊儒楠带着20多个人,翻山越岭赶往黑马溪。
李九林是20多人中目前唯一的幸存者,他清楚地记得,当年他们就是从自己的家门口渡过湍急的大渡河,沿河谷一路向下,中途翻越了两座海拔2000多米的大山,历时一天才抵达黑马溪,晚上见到了飞行员。
当地为彝族居住区,参加救助的多为彝族村民,几个村民竞相向李九林他们描述当天发生的情况。
早上8点钟左右,听见嗡嗡嗡的声音,一架飞机从西昌方向飞来,在山头上拐了一个弯,7顶宝伞(降落伞)落了下来,飞机一头栽在寨子后面的山上,冒起了一股黑烟。宝伞越来越大,两顶落在寨子后面,5顶飘过山头,落在现在的黑马乡政府那边去了。
飞机在头上盘旋的时候,家里的牛羊首先炸锅了。7顶宝伞挂在天上,坡上冒着黑烟,天菩萨下凡了,几百个村民全部跑出来看热闹……
有一个美国飞行员下来后,掉进了一个大坑。附近的彝人看见其从天而降,赶紧上前磕头作揖,美国大兵一看,知道这是一种礼节,也赶紧作揖。确信当地人,会很友好时,一个队长模样的人,掏出手枪朝天上打了一枪,信号弹冲天而起,天女散花般好看。
美国大兵在等待官方的救援。转身发现满山的桐子树挂满了果实,想摘下来吃,彝人赶紧摇手示意:桐子不能吃。
另有两个飞行员走到了寨子,寨子里的人视他们为“天菩萨”,杀鸡给他们吃。但他们谢绝了彝族人的好意,只吃自己带的白色粉末状的东西。
随后,寨子里就派人到土司家去报信,黑马溪乡李乡长接到报信,迅速将他们接到了乡里。
接着,羊仁安派出的20多人赶到,从李乡长手中接到7个飞行员,其中3人重伤,第二天用滑竿抬回县城。
经确认,飞行员都是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的,运输机中途出了故障,坠毁在甘洛县黑马溪落耳子厂山坳。
“当时我才3岁,只记得美国飞行员个头和鼻子都很高。乐西公路医院的院长胡顶吾带着一个叫安同陆的男护士,前来为伤员打针,曾经留学美国的九襄邮电局局长前来给飞行员当翻译。”羊仁安的孙子羊德帮回忆说。
7个美国飞行员接到羊家后,受到了很好的照顾。羊仁安请来医生为伤员们疗伤,并请自己的厨师冯虎才为美国飞行员做西餐,羊家人还将新鲜核桃去皮,拌蜂蜜给飞行员做点心。
羊仁安的三姨太王俊英,受过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经常与美国飞行员聊天。美国飞行员对羊家上上下下的人都十分友好,将许多画报送给他们,几个轻伤员借用羊家棺材铺的木头,做了许多飞机模型送给小孩子。
羊德帮小时候长得胖乎乎的,颇招人爱,几个美国飞行员经常抱着他做俯冲状。
王俊英还让翻译教美国飞行员一些简单的汉语。
飞行员为了感谢羊家,将降落伞送给了羊家,羊家的媳妇刘青莲看料子质地很好,用来做蚊帐,结果发现做成的蚊帐不透风。
汉源盛产花生、核桃,美国兵没事时,穿着羊仁安为他们做的丝绸长袍,在县城逛大街,常常蹲在卖花生的小摊前,与小贩们谈生意。一个铜板一堆花生,美国大兵十分高兴,用长袍的下摆兜着花生在街上边走边吃,样子十分滑稽。
羊仁安的养女王淑君当时仅10岁,与美国飞行员同在一个院子里生活了半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7个飞行员接来后,3人重伤,3人轻伤,只有一人没挂彩。7个人的名字是,机长温侯,21岁;副队长斯托贝,20岁出头,他的手枪把子上有自己和爱人的照片;阮福,17—8岁;领航员哈尔德,22岁,个头十分高大;汤姆森,脾气不好,不喜欢开玩笑;机械师史托,30岁;桑尼,36岁。阮福的伤最重,整条大腿的肉都挂烂了。
家里有一个姑爷叫卢文鼎,懂外语,可以与飞行员进行畅快交流。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就是与美国兵开玩笑,用辣椒骗他们吃,结果辣得几个美国飞行员咧着嘴满院子里跳。”王淑君说。
将近半年后,7个美国兵分两批,沿乐西公路乘坐美式吉普离开了。
离开前曾经闹出了一段笑话。在告别的时候,机长温侯向羊仁安辞行,表示要支付所有的费用,羊仁安回答:“你们帮我们打日本人,这点吃住算什么?”温侯表示,在美国,父子一起吃饭都要各自付账。
袍哥出身的羊仁安听了翻译的话,不禁勃然大怒,说:“妈的,儿子还要老子付钱!再说,我的孙子都有了,你还这样占我的便宜。”
首批两名飞行员离开的时候,王淑君拉住他们又哭又闹,不让他们上车。两个美国飞行员抱着她哄了很久,最后把她抱上吉普车在原富林车站的坝子里转了两圈,才止哭不闹。
第二批飞行员离开时,羊仁安怕王淑君再闹,特地趁她上学的时候,安排美国飞行员走。
据悉,7个美国飞行员在汉源获救并受到优待的消息,惊动了当时的美国朝野。美国政府给羊仁安颁发了金质奖章,并支付4000大洋作为救援飞行员的费用,还邀请羊仁安选派两名学生赴美留学,费用由美国政府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