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纳德与陈香梅的美中情缘
陈纳德陈香梅热吻照
美国将军陈纳德与中国记者陈香梅的爱情故事,是中美抗战史上一段不可多得的佳话,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段跨国的忘年恋,一直作为中美人民情意深长的见证,传颂得神话般美丽。
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1893年9月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幼年喜爱钓鱼、打猎和读书,是个典型的西部牛仔。1919年从飞行学校毕业,长年在美国空军服役。1937年6月退役后,接受中国第一夫人宋美龄的邀请,来到中国担任国民党空军顾问,帮助建立中国国民党空军。
不久,卢沟桥事变发生,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他当即表示:“如有需要,愿意尽力为中国服务。”1940年11月,受蒋介石之托,回美国成功说服总统罗斯福,同意美军退役人员以志愿航空队名义到中国协助抗日。
在中国,陈纳德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和武汉会战,与中国和苏联空军司令官共同指挥战斗。他还在湖南芷江组建了航空学校,后来又到昆明航校任飞行教官室主任,负责给高级班授课。
从1941年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航空队成立,到1942年美国航空志愿队更名为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再到1943年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转变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陈纳德一直担任这支空军队伍的指挥官,先后任大队长、准将司令、少将司令等职。1943年10月,中美组成空军混合联队,陈纳德依然任指挥。
前后算起来,陈纳德在中国一共生活了8年2个月零8天,与“八年抗战”结下不解之缘。
陈纳德在中国抗战中创造了无以伦比的奇迹。
从“飞虎队”第一次在云南首战痛击日本战机起,直到卸任,陈纳德领导过的美国空军志愿队及美国14航空队、中美空军混合联队等,先后进行了30多场空战,每次都以20架左右的战机,打败不可一世的日本空军,创造了无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使强大的日本空军谈“虎”色变,威风扫地。
由于陈纳德“飞虎队”的存在,缅甸战场从1942开始,日本空军就早早地失去了制空权。
战争结果令人吃惊,陈纳德以500架飞机的代价,共击毁日本飞机2600架,击沉223万吨敌商船和44艘日军海军舰只,击毙66700名以上日军,毁损日军13000艘100吨以下的内河船只,摧毁桥梁573座。
陈纳德由此获得了中国老百姓的爱称:“飞虎将军”,军衔由美国空军上尉升至准将、少将、中将,蒋介石授予他中国军人的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大蓝绶带。
陈纳德在中国大红大紫的时候,1944年,一个叫陈香梅的中央通讯社女记者,被派往昆明分社工作,她的主要任务就是采访报道参加中国抗日战争的美国空军志愿队。
第一次见到陈纳德,是在一个记者招待会上。
一个只有19岁的中国少女,初次见到了心目中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陈纳德虽年过50,身上却处处透着少将军官特有的风采,令刚刚怀春的小姑娘激动不已。事后她写信对姐姐说:“我见到陈纳德将军了!对他我只有敬慕,钦佩他为中国所做的一切。”
这次见面,实际已经奏响两个人的爱情乐章。陈香梅崇拜中不自觉地流露着爱慕之情,陈纳德并非不解风情的一介武夫,但对陈香梅的好感无动于衷,原因是陈纳德在美国有老婆,早已是8个孩子的父亲。
此后,两人因工作关系频繁接触,陈香梅始终保持着东方女性的矜持与含蓄,没把心里话说出来。
抗战胜利后,陈纳德结束了在中国的使命,要回美国。在昆明的欢送晚会上,陈香梅向陈纳德说:“将军,明天我去机场为你送行。”说完这句话,陈香梅深情地望着将军。陈纳德立即伸开双臂,表示欢迎,陈香梅同样用美国人表示友好的方式,大胆地走过去,扑进他的怀中。这时,陈纳德望着陈香梅,语义深长地说:“我会回来的。”
1945年8月,陈纳德将军在中国人民的欢送声中飞向大洋彼岸。
蒋介石破天荒地用私人汽车送他上机场。汽车在重庆市内受到成千上万市民的送别,人们甚至将汽车抬了起来。广场上搭起高台,上面堆满人们送给陈纳德的宝石、玉器、古董、国画和锦旗……看到这些,陈纳德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泪水。
朋友告诉他,这是中国自马可·波罗以来,第二个如此赢得人心的外国人。
1945年圣诞节后第一天,陈香梅收听美联社消息,不仅大吃一惊。消息说,克莱尔·李·陈纳德少将已在旧金山登机,前往中国上海,他拒绝同记者谈论此行的目的,其实,陈纳德飞回中国是向陈香梅求婚的。临行前,他与妻子办妥了离婚手续。
三天之后,陈纳德如期来到陈香梅面前,他惊喜地喊道:“安娜(陈香梅的英文名)!我以前不能对你说,可我知道你一定明白,我爱你,我深深地爱着你。我要你嫁给我!”
泪水瞬间溢满了陈香梅眼框。
这个世界上她最崇敬的男人,终于以一种她期望已久的方式,郑重地向她表达最美好的感情了,心中能不充满自豪与幸福吗!
然而,陈香梅并没有被爱情烧混头脑,陈纳德52岁,本姑娘22岁,30岁的年龄落差会带来什么?陈纳德是美国新教徒,而自己却是中国的天主教徒,还有国籍、经历、教育背景等等,哪一样是合适的?
陈纳德看出了陈香梅的忧虑,没有紧追不舍,给她留下足够的时间考虑。
在这期间,陈纳德到中国各地考察,又飞往美国,找到联合国难民救济总署官员,争取得到救援资金,在中国成立一家民用航空公司,以解中国空中运输之急。因为多年的战争已使中国的铁路、桥梁、公路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
陈纳德不管身在何处,总是以各种方式向陈香梅报告他工作的进度。
两年后,陈纳德再度飞回上海,再次向陈香梅求婚,终于获得成功。
此后,陈香梅想了多种办法,让外公、爸爸等家人接受陈纳德,陈纳德没有辜负心上人的一番苦心,在陈家人面前表现甚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差不多两年时间过去,中国陈父终于同意女儿嫁给美国的陈女婿。
有趣的是,在订婚仪式上,陈纳德竟把送给陈香梅订婚戒指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这太令人难堪了!”他赶紧解释说。
陈香梅忍不住笑了:“那就赶紧去买一枚呗。”
说完,两个人立刻手挽手来到上海南京路一家珠宝店,陈香梅选中了一枚蓝白宝石白金戒指,价格是1500元。
“这倒不贵。可是我现在只有1000元,你能借给我500元吗?”陈纳德尽显幽默。
陈香梅笑嘻嘻掏出500元,递给陈纳德。她知道,将军并不像外界传说的那样有钱,他仅有的一些积蓄已经投入到民用航空公司的创建中。
婚后两人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叫美华,二女儿叫美丽,都是蒋介石亲自起的中文名字,宋美龄则做了他们两个女儿的教母。
1958年7月27日,陈纳德去世。
美国政府为陈纳德将军举行盛大葬礼,他的墓碑上用中文写着:“陈纳德将军之墓”,这是阿林顿国家公墓中唯一一块中文墓碑。
陈纳德去世时,陈香梅只有33岁,她发誓不再嫁人,牢牢坚守着对丈夫的忠诚和对爱的坚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