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影响如何
从2008年美国实行零利率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 大量美元流入新兴经济体。 同时, 这些新兴经济体也希望通过借入这些美元资金减缓这次金融风暴的冲击, 而进一步促进其经济复苏。 可是, 从目前的情况看, 只有美国经济开始强劲复苏, 而不少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状况仍然处于非常不尽人意的状态。 所以, 如果美联储提高利率, 首先受到经济冲击的是这些经济状况比较差的新兴经济体。
今年以来, 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渐复苏, 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也十分强烈。 伴随着这种预期, 大量资金已经开始从新兴经济体向美国回流, 由此推动美元最近半年来一直走强。 如果美联储突然提高其隔夜利率, 势必加大资金从新兴经济体的流出。 这对于目前处于经济困境中的新兴经济体将造成很大的经济冲击。 因此,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近的一份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报告中, 建议美联储从国际经济的稳步复苏角度考虑暂时不要提高利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建议对美联储并不具有指导作用, 仍然只是一种建议而已。 如果美联储确实在今年提高隔夜利率后, 对目前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中国影响如何呢? 是否回出现像2013年夏天美联储首次宣布将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对新兴产业经济体所造成的那种冲击呢?
从一般理论来说, 当国际资金流出东道国时, 该国的政府一般有这样几种政策选择。 一是, 使本币大幅度贬值, 但是, 国内就必须承受高通货膨胀的压力。 当高通货膨胀的压力爆发后, 社会会出现动荡, 现任政府可能下台。 所以, 这种政策的风险比较大。 二是, 维护本币汇率。 这就需要有丰厚的外汇储备做后遁。 当外汇储备耗尽以后, 结果可能与上一种政策选择一样。 三是, 提高中央银行的隔夜利率, 以阻挡国际资金的大量流出。 这种政策的风险是提高了该国的资金成本, 打压了该国的经济复苏。
从这里, 我们也可以看出, 如果东道国的经济已经面临经济增长萎缩, 国际收支出现大量赤字, 外汇储备数量不足, 高通货膨胀, 那么, 当国际资金大量流出该国时, 金融动荡, 或金融危机, 甚至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了。
我们再回到现实中来。 从2008年美国实行零利率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 大量美元流入新兴经济体。 同时, 这些新兴经济体也希望通过借入这些美元资金减缓这次金融风暴的冲击, 而进一步促进其经济复苏。 可是, 从目前的情况看, 只有美国经济开始强劲复苏, 而不少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状况仍然处于非常不尽人意的状态。 所以, 如果美联储提高利率, 首先受到经济冲击的是这些经济状况比较差的新兴经济体。
巴西和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可能是美提高利率首要冲击者
目前, 市场比较关注可能受到冲击的几个新兴经济体中的国家是: 巴西, 印度, 印度尼西亚, 土耳其和南非。 这几个国家经济目前的共同特点是, 在最近五年内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处于赤字状态。 其赤字规模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到5.7%不等。 所以, 当国际资金流出这些国家时, 其国际收支状况会继续恶化, 这将直接影响到其本币汇率的稳定, 甚至打击其经济复苏。 在这几个国家中, 巴西的情况比较严重, 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下跌, 从去年以来, 巴西的经济增长一直很差, 去年第二,三, 四季度的经济增长分别为负1.4%, 0.2%, 0.3%。 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又转为负0.2%。 同时, 通货膨胀率在今年5月份已经高达8.74%。 所以, 当国际资金大量流出该国时, 巴西的政策制定者的政策选择余地并不多。
其他这几个国家, 虽然经济仍然处于增长阶段, 但是, 其通货膨胀率都很高。 例如印度, 从去年以来, 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6%以上的速度, 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高达7.5%, 但是, 其通货膨胀率最近几年一直在5%左右。 印度尼西亚经济从2012年以来增长速度一直回落, 今年第一季度为4.7%, 是最近三年来最低的水平。 但是, 其通货膨胀水平从去年以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今年5月份, 其通货膨胀率为7.5%。 因此, 当国际资金流出这些国家时, 贬值本币汇率的政策已经不可能, 而只能提高利率。 但是, 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又需要低利率。
所以说, 与巴西相比, 这两个国家的状况要好一些, 但是, 当美联储提高利率时, 这两个国家的政策选择空间也有限。
美提高利率对中国经济的冲击相对较小
与这五个国家相比, 中国的情况要相对好一些。 若美联储提高利率,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要相对小一些。
首先, 中国目前拥有3.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2015年第一季度末), 截止今年3月底, 中国仍然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 持有1.26万亿美元的美国政府国债。 这实际上给中国提供了对冲美联储提高利率很大的政策空间。
其次, 近二十年来, 中国国际收支一直处于盈余状态。 这减少了外资大量流出所带来的冲击。
第三, 中国中央银行已经同全球二十多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签定了货币互换协议, 这实际上就是在为处理国际资金突然短缺时的一种机制。
美提高利率将加剧中国经济通货紧缩
尽管如此,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所以市场也非常担心美联储提高利率会加剧中国经济通货紧缩。
中国经济目前的状况可谓泡沫和通货紧缩并存。 如果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 中国经济的这种泡沫迟早要破裂, 泡沫破裂必然会对经济造成冲击。 这是目前市场所担心。 关心中国经济增长人士都清楚, 近十多年来, 中国经济一直存在房地产市场泡沫和高债务风险。 这种状况的形成多由大量外资流入所至。 现在, 这种房地产泡沫又转移到中国的股票市场。 根据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看, 近一年来, 中国经济一直处于增长速度放缓的阶段, 可是,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综合指数在过去三个月来却从蛰伏近十年的2000点爆涨到目前的5000点以上。 这种背离经济增长的泡沫迟早要破裂。 时间也可能就是美联储提高利率之时。
目前, 中国预期的货币政策与对冲美联储提高利率所需要的货币政策正好相反。 如果美联储提高利率, 中国所对应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选择是, 一维持利率不变, 使人民币汇率贬值。 二是维持利率不变, 同时, 用强大的外汇储备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直到外汇储备耗尽。 三是, 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同时提高人民币在国内的利率。
可是, 目前中国经济运行状态要求中国的中央银行不断降低利率, 而不是提高利率。 中国经济目前处于通货紧缩时期, 2015年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仅为1.2%, 是近几年来的最低水平。 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处于负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5月份为12%, 是近三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5月份10%, 广义货币增长速度10%, 这些都是近三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进出口在连续几个月内处于负增长, 也是三十年来很少出现的状况。 这种经济状况需要中央银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而且, 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开始降低基准利率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
从目前的汇率政策来看, 中国现在要切实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力图把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 同时, 中国试图尽快使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可兑换, 也就是说, 中国要稳步开放资本项目的管理。 这种汇率政策目标就要求实行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从最近几个月人民币汇率市场也可以看出, 中国人民银行不断抛出美元, 使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稳定在1美元兑换6.2人民币元的水平。
所以, 从这种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若美联储不断提高利率, 国际资金大量流出中国, 中国央行, 一是不可能提高利率, 二是, 不可能大幅度使人民币汇率贬值。 那末, 只有一个政策选择, 出售美国国国债, 用这些庞大的外汇储备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这时候, 中国人民银行所面对的情况正好与在2004年到2007年期间所面临的情况相反。 当时, 由于外资大量流入国内, 中国央行要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同时也要面对强大的过剩流动性压力。 当强大过剩流动性无法得到控制的时候, 动一动人民币汇率, 使人民币升值。 现在, 中国央行面临的是通货紧缩, 流动性不足。 所以, 在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同时, 强力缓解通货紧缩。 在目前中国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框架下, 美联储提高利率实际上将加剧中国的通货紧缩。
按照目前中国经济的运行状况, 中国央行必须不断降低利率。 若中国降低利率, 而美联储又不断提高利率, 其结果导致更多的资金从中国流到美国。 而中国又要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又不得不卖出美元, 买入人民币, 其结果, 又是美元继续扩大流出, 市场出现人民币资金短缺, 通货紧缩加剧。 这是另一种恶性循环。 这种恶循环能支持多长时间呢? 这就决定于外汇储备的规模与外债的比例了。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美国以外的非银行机构所持有的以美元标的的债务为9万亿美元, 其中, 中国的非银行机构持有1.1万亿美元的债务。 所以, 这就是美联储今后不断提高利率对中国经济的潜在风险。
如何避免缓解这种潜在的经济风险呢? 又如何打破这种恶性货币政策循环呢? 其良方是, 尽快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 扩大投资和消费, 改善中国经济运行状况。
(配图原载汇研汇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