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 将福耀打造成国际化企业

 

2015年1月13日,曹德旺在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福耀集团下属的福耀玻璃美国公司将向其在俄亥俄州莫雷纳的汽车玻璃生产厂项目追加投资1.3亿美元,预计将为当地创造1500多个就业岗位。

福耀集团去美国的投资目的就是将工厂搬移到市场的前沿,实现进一步的国际化。曹德旺说。

 

 

 

新年伊始,2014美中经贸十大领军人物适时揭晓,这是继2013年美中经贸十大领军人物评选产生广泛回声之后,美中时报这一极具社会影响力活动的延续。

十大人物之中,有一个特别令人感兴趣的人物,他就是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这不仅因为曹德旺正在大举进军海外市场,竭力将福耀打造成国际化企业,更有意义的是,曹德旺宣称,要代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登陆美国

 

2014 年8月29日上午,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福耀集团总部十分热闹,美国PPG公司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公司关于PPG在美国伊利诺伊州Mt.Zion工厂的产权交接仪式在这里举行,此举标志着福耀集团美国汽车玻璃项目全面启动。

去年7月17日,福耀集团全资子公司福耀玻璃美国有限公司与美国PPG公司签订协议,以56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美国PPG公司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 Mt.Zion工厂资产,其中包括土地、厂房、建筑物、两条浮法玻璃生产线设备、厂内铁路线资产和配套设施等。

至此,福耀集团对美国汽车玻璃项目及其配套浮法玻璃项目的总投资额逾4亿美元,成为中国汽车零配件企业在美国最大投资。

这一令人欣喜的结果,早在圈内人士意料之中。2014年3月,曹德旺就有言在先,今年他计划投资10亿美金在美国建厂做汽车玻璃。目前仅兑现4亿美金,离原计划还差不少,由此可见,福耀在美国的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2015年1月13日,曹德旺在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福耀集团下属的福耀玻璃美国公司将向其在俄亥俄州莫雷纳的汽车玻璃生产厂项目追加投资1.3亿美元,预计将为当地创造1500多个就业岗位。

“福耀集团去美国的投资目的就是将工厂搬移到市场的前沿,实现进一步的国际化。”曹德旺说。

那么,曹德旺为什么如此看好美国市场呢?  

做汽车玻璃要用浮法玻璃,做浮法玻璃要用天然气,美国天然气的价格是中国的四分之一,电价是中国的70%。

“美国就是人工贵,我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来替代,人工的问题就解决了。”曹德旺如是说。

不仅天然气、电价便宜,美国其他资源的价格也很便宜,如土地是不要钱的,不但土地不要钱,厂房也是 “不要钱”的。福耀购买PPG的厂房,总面积达14万8千3百平方米,只花了1500万美金,同时享受政府补贴1600万美金,不仅没有花钱,还略有小赚。

如果从销售汽车玻璃开始算起,那么福耀登陆美国的时间足可以提前19年。1995年,福耀汽车玻璃就在美国销售了,开始极不理想,连续3年都是大亏损,从1998年开始改分销为直销,此后扭转败局。到了2002年,福耀在美国市场上的份额达到12%。

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二年,不但福耀在海外生意喜人,很多中国企业的产品涌向世界各地。在美国,随时可以看到中国货,从篮球、袜子、玩具、家具、自行车以及钢琴等无所不包。

但是,同行竞争也日趋激烈,步福耀后尘到美国销售汽车玻璃的中国同行,沿袭国内恶性竞争法则,导致中国玻璃在海外价格越来越低。2001年美国商务部应PPG等同行业几家公司的申请,开始对福耀玻璃进行倾销调查。

获知这个消息之后,曹德旺非常震惊。震惊之余,决定应诉,曹德旺决心与美国人一决高低,以此证明中国人不好欺负,并希望通过这场官司的过程,让众多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

明白国际竞争规则,诉讼费再多再高也在所不惜,誓言代表中国走向世界。

 

与美国政府打官司

 

与美国政府打官司,要想胜诉谈何容易?

一是诉讼期漫长,法律细节多如牛毛,当事人常常被折腾得疲惫不堪,难于应付。二是一旦进入诉讼阶段,美国方面就会对福耀开征高额税金,在漫长的诉讼阶段税金就能把福耀拖垮。

2002年之前,还没有哪一家中国公司与美国打过反倾销官司,更谈不上胜诉。

退一步讲,如果曹德旺不上诉,按照美国商务部判决缴纳罚款,原来用于出口美国的产品其实在中国也能完全消化。

但令曹德旺忍受不了的是,美国人说“福耀拿了中国政府的补贴,再低价把产品拿到美国来倾销”,这严重不符合实际情况。

曹德旺认为美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在平时的贸易活动中也是守规则的。于是,他亲自带队前往美国,接受调查,组织应诉。

结果,第一轮诉讼结束,美国认为对福耀的反倾销调查成立,2002年4月,美国商务部裁定福耀在美国的倾销幅度为11.8%。

曹德旺岂肯罢休!

他带领福耀打出一整套自己的组合拳。

第一,聘请美国最好的律师,哪怕为此支付高达数百万美金的律师费也在所不惜,将美国商务部和PPG为首的几家美国企业一起诉至美国国际贸易法院。

第二,曹德旺以个人名义,在北京赞助首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立“福耀反倾销研究中心”。

期间,一系列数据的出现,让曹德旺对反倾销有了新的认识。

1989年至2003年,全球一共发生3000多起反倾销案件,其中30多个国家对中国提出500多起反倾销调查和涉及保障措施的诉讼。仔细研究这些数据,发现在国际贸易当中,每一个国家都有其普遍认同的保护壁垒,这种壁垒旨在保护进口国的相关企业或行业的利益不受侵害,并不能说明其他国家是在特别针对中国和中国企业的。在保护壁垒的前提下,起诉方和应诉方都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证据,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许其中的一些案例带有歧视性,但并不意味着你被起诉了就一定在被歧视。只要你有充分的理由,就不怕被起诉,完全可以通过应诉突围,也只有通过积极应对的方法来解决,才是唯一出路。就跟普通打官司一样,被告人未必有罪,原告人未必有理。

清楚了这一点,曹德旺逐渐从愤怒和委屈等情绪中走出来,变得更加主动应对。

由是福耀的团队不辞辛苦,好长一段时间,天天挑灯夜战,光是应诉的文件和表格,准备了几百公斤之多。

与此同时,曹德旺做了最坏打算,一旦败诉,福耀就必须退出美国市场。

大半年后的一天深夜,曹德旺正在睡觉,反倾销小组的同事忽然打来电话,告诉他天大的好消息,福耀在美国胜诉了。

事后曹德旺得知,应诉小组给曹德旺打完电话,就出去庆祝,几个人竟喝了好几箱啤酒。

这是中国加入WAO之后第一起赢得反倾销诉讼的案例。

2003年12月,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福耀上诉书上9项主张中的8项予以赞同,同时将该案退回美商务部重审。

2004年10月,仲裁结果出炉,美国商务部以后对福耀玻璃仅征收0.13%的关税,返还400万美元左右税款。

福耀胜诉之后,美国PPG转而与福耀合作,给了福耀玻璃扩大美国市场更多的机会。

反倾销胜诉带来的综合效应不只是美国市场,还为福耀久攻不下的欧洲市场辟开一条新路径,在日本 、俄罗斯 、澳洲的市场份额也迅速扩张,分别达到7%、10%、30%。

这场官司堪称“国际广告”,还为福耀带来了国际公司的待遇。在美国花旗银行、法国里昂银行、日本三菱银行,曹德旺都可以获得无须担保的贷款。

此前,曹德旺同样打赢了加拿大政府对福耀的反倾销诉讼,那只能算小胜,对美国政府的胜利无疑堪称大捷。

看来,曹德旺要代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誓言不是空谈,而是一个中华儿女实实在在的爱国梦。


福耀的全球布局

 

事实上,美国篇已经是曹德旺全球谋局的第二步了。

早在2011年6月,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和俄罗斯卡卢加州州长阿塔莫洛在克林姆林宫签署协议,在卡卢加州注册成立福耀玻璃全资的中国福耀(俄罗斯卡卢加州)玻璃工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美元,项目投资总额2亿美金。

这是在中国国家前主席胡锦涛和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共同见证下,福耀首次迈步海外,第一个合作伙伴选择了近邻俄罗斯。

该项目共分两期,一期设计产能为年供应100万套汽车安全玻璃,二期200万套,为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对俄直接投资的重大项目之一,可为当地提供1000人的就业机会。

梅德韦杰夫在贺信中表示,中国福耀集团与世界上几乎所有著名汽车生产厂商都有合作,是该领域的大型企业。在俄投资项目的建成,不仅对卡卢加州的经济发展,而且对俄罗斯全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表示,中国目前对俄制造业投资项目较少,应大众等汽车合作伙伴的邀请,福耀集团对俄市场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调研,最终下定决心投资建厂,这是福耀集团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实质上“走出去”的第一步。

曹德旺1997年曾随团考察过俄罗斯,那时,俄罗斯还未走出前苏联解体带来的阵痛,但资源的富足使得这个在休克疗法中的国家犹如一块尚待开发的璞玉。

“这个国家土地、矿产、淡水资源,甚至高素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都使我非常羡慕。”曹德旺说。

卡卢加市大众工业园区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西南约150公里,位于莫斯科通往基辅的公路及铁路主干道上,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俄罗斯拥有本国的奥托瓦兹、伏尔加等车厂,还有跨国的雷诺、标致、大众、通用、福特以及中国长城、吉利、一汽等品牌厂商投资设厂。在俄罗斯就地建汽车玻璃厂,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福耀生产规模,进一步提高销售服务能力,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促进持续稳定发展。

据了解,目前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制造公司每年向福耀玻璃购买超过12万套汽车安全玻璃,韩国现代汽车位于圣彼得堡的工厂每年的采购量超过8万套。

福耀的俄罗斯工厂里,中方与俄方的员工各占一半。曹德旺的设想是,3年后该工厂实现本地化管理,届时工厂的500多名员工全部为俄罗斯人,以便于在这个语言习惯、思维方式、文化理念截然不同的国度,减少企业和员工心理隔膜,推进员工对企业战略和文化的融合。

据了解,前苏联解体后,大量中国人涌进俄罗斯做生意,光闽商就有好几万人,主要经营鞋、衣服、百货、五金、工艺品等。2009年遭受俄罗斯灰色清关的惨痛打击之后,中国商人轻巧二传手的“倒爷时代”宣告结束,闽商纷纷通过在俄罗斯自建加工厂、自建品牌、研发创新、转型升级,顶住了法规日益严苛、成本不断上升等压力,顽强地扎下根来,取得继续发展。像福耀玻璃这么大的投资规模,在闽商中少有。

大踏步走向世界的同时,福耀另一大举动在紧锣密鼓展开,就是融资为海外扩张铺路。

2013年9月,福耀玻璃通过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拟在香港发行不超过福耀玻璃原有总股本18%的H股,募资用途拟全部用于在俄罗斯、美国或欧洲、美洲等地区建设汽车玻璃及浮法玻璃生产基地、营销与服务网络,及在上述地区建立国际化研发及设计平台,对公司现有业务进行优化和升级改造和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等。

在香港融资,一般18个月内依然有效,福耀H股上市准确时间,可能要等2014年年报出来。


曹德旺其人

 

2014年12月17日,在北京大学,众多知名人士、媒体记者及北大学子欢聚一堂,像过节一样共同庆贺《心若菩提》一书的出版发行,这本书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先生。

不少人可能匪夷所思,掌管着庞大企业王国、日理万机的曹德旺,还有时间写书?

事实千真万确,《心若菩提》这部自传体著作,确实出自曹德旺之手,书中任何一个符号,都是曹德旺亲历亲为。

谈起写书的缘起,曹德旺说,写这本书的目的:“一是向美国人介绍中国正在成长中的企业家一族,二是为中国的企业家传递我的经验。”

书中以朴实的文笔,详细记载了曹德旺自己的人生历履和心路历程,尤其是对创业的曲折艰难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更有详尽描述。

曹德旺,1946年生,福建福清人,小名“小印度”。小时候家里很穷,在他的记忆中,那时家里一天只能吃两顿饭,还只是些汤汤水水,不耐饥寒。母亲难为无米之炊,只好柔声鼓励孩子们:“要抬起头来微笑,不要说肚子饿,要有骨气、有志气!”

饭可少吃,衣可简穿,书还是要读。受过教育的父母想尽办法要让他们多读书。曹德旺9岁时走进学堂,念到14岁,因为家境太困难不得不辍学回家放牛。但好学的曹德旺并未放弃读书,一有空就捡起哥哥的旧课本,边放牛边津津有味地读上几页。

到了16岁,年少的他开始冒着被扣上“投机倒把”帽子的危险,帮着父亲倒烟丝。烟丝生意越做越难,又改做水果生意。每天凌晨3点多起床,骑自行车赶到县城,天一放亮就开始与果农讨价还价,然后冒着40度左右的高温,驮上300斤水果,回到家乡集镇,等把一车水果全部批发给商贩,一般就到了下午6点。匆匆忙忙一天下来,能从中赚取两元钱。区区2元钱,却是一家人生存的依靠。

为了谋生他种过白木耳,当过水库工地炊事员、修理员、知青连农技员,倒卖过果树苗。

1983年4月,曹德旺承包了福清市高山镇的一家乡镇企业——高山异形玻璃厂。凭着头脑的精明,使这家年年亏损的乡镇小厂很快盈利。这时曹德旺发现,国内汽车玻璃基本依赖进口,而从日本进口的汽车玻璃一块就高达几千元,成本200元左右。

“中国难道只能依赖进口,永远接受这种不公平吗?中国人应该有一块自己的汽车玻璃。”曹德旺暗想。

为了突破日本的技术壁垒,曹德旺强行节约,勒紧裤带凑资金,从芬兰引进最先进的生产设备,组织技术人员攻关,终于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汽车专用玻璃,成本不到200元,卖价比日本货便宜很多,一投产就供不应求。这年,曹德旺赚到人生第一桶金70万元。

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尔后,福耀玻璃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从只能生产十多种规格产品的小厂,发展到能生产1万多种规格产品的大公司,彻底结束了中国汽车玻璃依赖进口的历史。

至目前,福耀生产的汽车玻璃占中国汽车玻璃市场70% 的份额,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福耀成功成为宾利、奔驰、宝马、路虎、奥迪等豪华汽车品牌的全球配套供应商,在美国、德国、俄罗斯、瑞典、法国、意大利都设有工厂。

2009年5月,曹德旺在摩纳哥公国蒙特卡罗市,击败来自全球43个国家赫赫有名的企业家参选人,成功摘取全球企业家的最高荣誉——安永全球大奖,成为该奖项评选20多年来,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大中国区企业家,首次获得这项被誉为“企业界的奥斯卡奖”殊荣。

另一项与安永企业家大奖相媲美的殊荣,是曹德旺蝉联的中国“首善”称号。

从1983年至2014年,30年间曹德旺累计向社会提供个人捐款达60亿元之多,获得的慈善荣誉不胜枚数,如2005年的首届“中国最佳企业公民”称号,2006年的“中国十大慈善企业”和“06年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称号,“2007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之“公众心目中的年度最佳CEO”和“CCTV年度最佳雇主”,2008年“中华慈善奖”大会上的“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称号等。

2009年,更是宣布将曹氏家族持有的70%股份用来成立慈善基金,如数捐出价值数十亿元福耀玻璃股票,成为中国首家以股份运作的慈善基金会。

2010年至2011年4月,捐现金12亿元,分别给玉树灾区、西南五省区市贫苦家庭、福州市公益事业、福清市公益事业、捐厦门大学。

2011年胡润中国慈善榜发布:曹德旺捐款45.8亿元成为中国首善。

2012年,曹德旺蝉联中国慈善排行榜“首善”称号。

曹德旺为什么会有如此慷慨的捐赠,仅仅因为他有钱吗?

《心若菩提》一书讲述曹德旺在父亲启迪下,总结出人生要有三心:善心、恒心、爱国心。通过做企业和与北美人打官司,曹德旺的恒心、爱国心已经昭然于世人,唯有这“善心”二字还需诠释。

曹德旺信佛,把源自于善良天性所释放的正能量,统统归于佛的大慈大悲。除了公开捐向社会的巨款外,《心若菩提》一书还首次讲述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如花费百万元为实习生治疗白血病、帮助至交朋友的儿子成家等等义举。

曹德旺把这种以个人捐助等慈善方式回报社会的义举,看做企业家精神的一部分。据华商韬略报道:“发展自我,兼善天下”,是福耀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直以来秉持的理念,作为改革开放第一批企业家,创始人曹德旺认为,自己的所有成就都是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得来的,同样,在社会需要的时候也应该还给社会,把财富用于最需要帮助的人,这也是一种对社会责任的传承。

酷爱读书,是写书的前提,曹德旺无论工作多么忙,每天都要挤出时间读1—2个钟头的书。

曹德旺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汽车玻璃制造厂商,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生产商,并获得2014年度华人经济领袖大奖。

在巨大业绩和显赫荣耀背后,有一点更值得一书,那就是“不行贿”。

“我经商从来干干净净,到目前为止,27年了,连一盒月饼都没送过。”曹德旺说。

在官商勾结成风的环境下,能够三十年如一日坚守这一点,其品行之端正,令多少人难以企及。

值此福耀海外急剧扩张期,曹德旺投资国外时刻在路上,今后大动作无论怎么频出,都不会再令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