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4年度报告》发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本着对中华民族福祉和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承担与中国发展阶段、能力和应负责任相符的国际义务,为保护全球气候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

在将于12月举行的联合国利马气候大会召开前夕,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11月25日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4年度报告》,当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报告的发布、中国参加利马会议的立场主张做了介绍,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报告》共分七个部分,包括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低碳发展试点与示范、能力建设、全社会广泛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多边进程等,全面介绍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解振华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根据公约和历次缔约方大会的要求,中国在认真地履行自己的承诺。今年5月16日中国政府批准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期修正案,为推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生效作出贡献。为确保实现到2020年前碳强度下降40-45%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2013年已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累计下降28.56%。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能耗强度和碳强度进一步降低,单位GDP能耗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6%,碳强度下降了5%,森林蓄积量已经超额完成了“十二五”的规划目标。我们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去年年底已经达到9.8%,接近10%。

解振华表示,中国也在加强适应方面的工作,农、林、水、海洋和气象等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42个低碳试点省区和城市开展得很顺利,初步探索了各具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全国有7个碳交易试点省市,截止到2014年10月,共完成交易1375万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金额突破了5亿元人民币,进展也还是很顺利的。此外,9月19日我们还发布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顶层设计。6月,我们开展了“全国低碳日”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全社会参与气候变化行动更加广泛。这些是今年一年我们所采取的行动,取得的成效,这些进展彰显了我国以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中国大力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据解振华介绍,2011年以来中国累计安排了2.7亿元人民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培训了近2000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变化官员和技术人员。今年9月23日,张高丽副总理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表示,中国将大力推进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从明年开始在现有基础上把每年的资金翻一番,建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

11月12日,中美两国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2020年后各自应对变化的行动目标。同时,双方还确定了在低碳、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开展一批合作项目,展现了中国加快低碳发展,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的态度和决心。解振华说,今后,我们还将坚定不移地本着对中华民族福祉和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承担与中国发展阶段、能力和应负责任相符的国际义务,为保护全球气候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

就中美两国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解振华进一步做了解释。他说,这个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是宣布了两国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我们认为,这个联合声明是中美两国双赢的联合声明,内容也表明了两国既开展政策对话,又开展务实合作,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新亮点。而且,在利马会议之前,中美两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最大的两个国家,能够在利马会议之前宣布各自的行动目标,也表明要支持利马会议有积极的进展,并推动巴黎会议达成协议,联合声明也表明这个协议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各国要根据各国的国情采取行动,作出各自的贡献。这也向多边进程发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就是两国在推动多边进程,为谈判注入了正能量,应该说,对这个联合声明我们给予非常积极的评价。

解振华说,在声明中,两国宣布了各自的行动目标。美国到2025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要减排26%-28%,争取减排28%。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应该说,我们两国宣布了各自的目标,根据华沙会议的决定,各个国家应在明年一季度宣布各自的贡献,也就是行动目标。所以中美两个最大的排放国提前宣布了行动目标,也表明我们对推动多边进程的态度。而且,我们各自的目标是根据各自的国情作出的决定。大家可能会注意到,美国的目标实际上是在2005年的基础上总量要减26-28%,中国是到2030年左右出现峰值,在2030年之前我们还是相对减排的模式,也体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的不同,在减排问题上体现了区别。同时也体现了如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转变发展方式,要推动转型升级;二是要发展新能源,发展清洁能源,这非常重要,也表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两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贡献。

解振华表示,在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的框架下,已经有七个优先的合作领域,联合声明这次又确定了一系列新的合作领域,并明确了具体的合作项目,要实实在在地做示范,要取得成效。这些合作项目、合作领域,都是跟应对气候变化直接相关的,都是与减排有关系的,在这一点上,也表明了两国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决心和信心,应该说这个联合声明是双赢的,是两国合作的一个亮点,也对多边进程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谈到声明对中方的影响,解振华说,确定这样一个目标之后,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建立了一个倒逼机制,促进国内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所以在这一点上也表明了中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最后能够找到既应对气候变化又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的共赢道路,这就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所以我觉得,联合声明无论是对国际还是国内,都有很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和促进作用。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有关问题时解振华表示,美国共和党对美方目标持批评态度,这是美国国内政治,我们也不好评论。但是,我们希望,无论哪个国家,都应该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因为气候变化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大挑战,现在温升越来越快,而且美国最近几年出现了几次飓风,造成了很大的灾害,所以美国国内对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在认识上还是比较统一的,现在关键是要采取行动。各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决定采取多大力度的行动,但到底目标是否尽到努力了,有没有力度,我想公布了之后,国际社会会有一个比较公平合理的评价。对中国公布的目标,我们是有信心的。       (图为中新社记者张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