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垄断法》面前,所有企业一律平等

据中国商务部网站,近日,中
国政府有关部门对微软、高通、奔驰
等企业进行了反垄断调查。对此,中
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接受
记者采访说,回顾《反垄断法》实施
六年来的情况,接受反垄断调查的企
触及到汽车垄断的“温床”,即整
车价格、最低限价以及区域限制,
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另一方面必然对高端汽车企业的既
定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针对不断扩大的反垄断调查,
中金公司相关分析师表示,捷豹路
虎、奥迪、奔驰、宝马先后宣布下
调原厂零部件的批发价,目标均是
满足零整比300% 这一欧美市场平均
标准。从短期看,某些公司将会收
到发改委的巨额罚单,进而影响公
司的净利润增长;从中期看,豪华
品牌经销商售后毛利率和售后服务
单价将会下降;长期来看,经销商
行业的整合可能会加剧,经销商对
整车企业的议价能力将提升。对于
零部件行业而言,市场占有率较高
业既有本国企业,也有外国企业,在
《反垄断法》面前,所有企业一律平
等,不存在“排外”的情况。
沈丹阳指出,日前,中国政府
有关部门对部分外资企业进行了反
垄断调查,依法对涉嫌垄断行为开
展调查是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消费
者权益的重要内容。查处垄断行为
产品的价格将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
除了利润方面的影响,行业未
来的经营模式和盈利结构或面临重
构。以汽车产业为例,相关专家介绍,
打破汽车维修配件垄断或存在两种
方式,其一是鼓励原厂配件企业将
合格配件卖向独立售后市场,也就
是除4S 店外的修理厂;其二是鼓励
发展“同质配件”,也就是与原厂
配件质量相当的配件。这两种方法
可以让消费者在4S 店以外享受到合
格配件,而4S 店也由此与修理厂建
立了真正公平的竞争关系。
一位业内权威专家在接受《经
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反垄
断的最终目的不是促使车企降价,
而是恢复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消费
者利益,有些企业临阵主动采取措
是国际通行做法,在中国无论是内
资企业还是外商投资企业,如果触
犯了法律都将受到制裁,承担相应
的法律责任。
沈丹阳强调,30 多年以来,中
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外商
投资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
施示好消费者和执法机构,说明他
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或许也
有部分企业抱有侥幸心态,希望以
此作为和执法机构谈判的筹码,以
躲避处罚。但是,反垄断调查不是
一种可以“讨价还价”的买卖关系,
至多只能影响处罚力度,完全不会
影响执法结果。
“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
同时,近年来不断增强的反垄断调查,
也切实维护了消费者利益。”南京大
学商学院经济学系主任葛扬教授认
为,虽然有的消费者以价高显贵,但
反垄断调查与个人消费能力无关。当
价格唯一时,消费者就失去了选择权,
有违市场公平法则。国家不断加大反
垄断力度,宣告了外企在中国不正常
暴利时代的结束。他希望,汽车反垄
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政府始终致
力于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的营商环
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发挥各类
所有制企业的竞争活力,为消费者
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沈丹阳表示,中国政府将一如
既往地坚持内外一致原则,建立健
全法制化营商环境,公平、公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