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住投资人民币的最佳时机
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3.99万亿美元,直接逼近4万亿美元的关口。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占全球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家。从2012年开始,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吸收外国投资的国家。进入2014年后,外资投资中国的势头未减。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今年1到6月份,中国实际利用外资633.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
投资人民币, 是目前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一种比较简便和快捷的投资方式。与直接投资相比, 投资人民币资产省去了投资者去中国投资考察,注册公司,管理生产,原材料供应和市场销售,等一系列环节,较大程度地节省了投资成本。投资人民币资产,海外投资者只需与当地的经营人民币资产投资的金融机构联系, 就可以完成投资。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结构转型时期, 与过去十多年来, 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10%以上相比,增长速度开始放缓;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5。 因此,市场上也就出现了一些唱空中国经济的声音。但是, 对于谨慎和务实的海外投资者来说, 不要因此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失去信心;同时更不必依此误判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而失去了投资中国的最佳时期。
从各个方面来看, 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人民币将成为一种强势货币。所以, 在人民币变为强势货币之前, 才是投资人民币的最佳时期。
首先,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所编制的人类发展指数显示,2013年中国的指数为0.917,在全球187个国家从高到低的排名中, 中国处于第91位的中间位置,而欧美的发达国家处于该指数排名的前二十位。再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项指标,按照世界银行的测算,2013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是为7000美元左右,在全球187个国家从高到低的排名中, 中国也同样处于93位的中间位置。 中国目前这种发展水平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人均4万美元的水平。
撇开这些抽象的数字,我们看中国居民具体的生活状况。 在西方发达国家, 城市和乡村已经没有区别;而在中国,城市和乡村还有很明显的差别;在西方发达国家,从自来水龙头出来的水,就可以直接饮用;可是,在中国,自来水龙头的水还不能直接被饮用,必须经过烧开的过程。仅凭这两点简单而日常的现象,我们就可以判断,中国仍然没有摆脱发展中国家的状态。看到中国在经济发展中的差距,这并不仅仅意味着落后, 而是意味着这里存在很大的经济增长空间。正是因为这种经济发展的差距,告诉投资者,在未来二十年内,中国要完成现代化和城市化,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在平均8%左右。这种经济增长的机会,在发达国家是难于看到的。
其次,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贸易大国,经济总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种势头正在吸引许多投资者看好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
2013年,中国的贸易总额超过4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2%,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家。同时,中国是全球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这种贸易发展状况,为推进人民币成为一种贸易结算货币提供了条件。2013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8万亿美元,占全球总值的12%。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正在影响世界。
再次,人民币成长为未来的一种国际储备货币的势头迅猛。这种增长的势头给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自从2005年以来,中国中央政府就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使人民币成长为未来的一种国际储备货币作为金融改革和国际合作的一项重要政策。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人民币成长为未来一种国际储备货币的基础已经基本形成。
1.货币互换协议广泛拓展
从2005年开始,中国政府以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方式,开始了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中央银行已经同俄罗斯,日本,巴西,德国,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蒙古,伊朗,沙特阿拉伯,南非,印度,智力,安哥拉,安曼,委内瑞拉,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英国,瑞士,阿根廷,等 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目前,人民币互换协议总规模已经达2.57万亿元。
2.人民币离岸市场快速发展
香港在中国大陆的经济对外开放中一直起着桥头堡的作用。中国大陆在人民币的国际化方面,仍然把香港作为首选地。中国大陆在香港建立起了第一个人民币离岸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香港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资料,目前在香港,每日平均交易金额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底为约5,000亿元。今年上半年,通过香港银行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接近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73%。
看到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香港的成功发展,因为与香港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英国正在试图把伦敦打造成为人民币在欧洲的第一个离岸市场;目前,通过与中国政府的合作,英国在伦敦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已经开始起步。
德国,作为欧盟经济体的领头羊和欧洲中央银行的所在地,目睹伦敦的人民币清算业务在快速发展,也不甘示弱。德国总理积极访问中国,努力在德国建立人民币清算中心。
卢森堡是国际债券的重要交易中心,从2011年开始,人民币的点心债券已经开始在卢森堡上市交易;凭此优势,卢森堡也积极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
韩国是亚洲地区近次于日本的第二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OECD),韩国与日本相比,同中国发展经济关系有许多优势。韩国正在利用这种优势,通过两国领导人的互访的方式,积极推进在韩国建设和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2013年初,韩国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不足60亿元,到今年上半年,已经增长到600亿元。这已经为韩国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创造了条件。
3.点心债券
点心债券,英文称 Dim Sum Bonds。最初因为发行规模小,像债券市场中的“点心”一样,所以,称之为“点心债券”。2007年中国中央政府批准在香港发行点心债券,经过几年的发展,今天的点心债券,已经不是债券市场中的一颗点心,而是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发展势头很凶猛。2007年到2012年,在香港累计发行点心债券为2953亿元;在2013年当年的点心债券发行为2800亿元,接近过去五年累计发行总额。而今年上半年的点心债券发行额已经达到2770亿元,接近于去年全年的发行规模。
目前,发行点心债券的关注度已经不再局限于香港,而已经遍布欧洲和美洲。2013年11月5日,加拿大的西部省不列颠哥仑比亚省(简称BC省)政府在香港成功发行25亿元AAA级点心债券。除了活跃的一级市场外,以人民币标价的债券的二级市场也非常活跃。二级市场主要分布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卢森堡,伦敦和中国台湾。
4.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八大交易货币
根据SWIFT统计,在2013年下半年,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八大贸易结算货币;预计今年年底,人民币有望成为全球第七大贸易结算货币。2013年,中国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总额为4.63万亿元,占当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8%。而在2010年,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仅占当年中国对外贸易的3%。预计在2015年,中国对外贸易的30%将要以人民币结算。
第四, 人民币仍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过去二十年来,中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盈余的态势;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3.99万亿美元,直接逼近4万亿美元的关口。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占全球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家。从2012年开始,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吸收外国投资的国家。进入2014年后,外资投资中国的势头未减。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今年1到6月份,中国实际利用外资633.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
这种国际收支状况,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多年来一直处于升值态势。过去十多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均升值在5%左右。虽然从今年二月中下旬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始贬值;从最高的1美元兑换6.04人民币元,贬值到6月6日的1美元兑换6.25元。一些人开始怀疑,人民币汇率是否因升值过快而开始调整。可是,此后,人民币汇率开始扭转贬值的势头,重新进入升值的轨道。进入8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速度加快。至8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连续五个交易日上升。8月11日人民币汇率收盘为6.1536元。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7月份的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在7月份增长14.5%,显示中国的出口增长重新回到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贸易顺差为437亿美元,比上个月扩大1.7倍。这种看好的出口增长势头,有力地支持人民币汇率走强。另外,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目前,人民币实际汇率仍被低估5%到10%左右。这就意味着,人民币仍然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人民币未来的升值预期,对于投资者来说,就是投资潜力。
第五,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建立,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
在2013年的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领导人峰会上,五国一致同意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在今年夏天的五国领导人峰会上,金砖国家正式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初始资金为1000亿美元,总部设在上海,首任总裁将来自印度。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是对二战以后以欧美所主导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金融体系的挑战;也是对以欧美西方发达国家多年来以七国集团(G7)的方式(现在,七国集团已经通过吸收俄罗斯为成员国,变为八国集团;可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俄罗斯似乎仍然被排除在七国以外)主导国际经济和货币政策的挑战。这种挑战,也正给人民币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在金砖五国中,中国当今已经是其余四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巴西和俄罗斯分别是中国的第九和第十大贸易伙伴。2013年中国对巴西和俄罗斯的贸易总额分别为902亿美元和892亿美元;中国对印度和南非的贸易总额分别为654亿美元和651亿美元。2013年,中国与金砖四国的贸易总额大约为3100亿美元,占中国当年贸易总额接近8%。这种贸易状况有利于推进人民币成为金砖国家之间贸易结算的货币。中国目前拥有近4万美元的外汇储备,在资金方面,中国已经具备向海外投资的条件;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将为中国对其他金砖成员国投资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人民币作为中国对外投资的工具提供了平台。这种金融平台无疑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在人民币还未完全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前,在市场中已经出现的交易活跃人民币投资工具,对于务实的投资者来说,面对处于成长期的中国经济和贸易,这就是最佳投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