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仍是欧美国家海外最优投资地区
除了拥有良好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服务外,中国的经济体制仍然在不断地进行改革, 不断提高为投资者服务的水平。例如,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开辟;计划加快对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步伐;在亚洲和欧洲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逐步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等等,这些改革措施的逐步实现将进一步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
近两年来, “在中国的投资成本不再便宜”的说法开始在投资界蔓延。不仅中国的劳工成本在上升, 而且其他管理成本也开始增加。 这种说法已经给那些准备涉足中国市场的投资者增加了疑虑;2012年, 中国东南地区出现的“劳工荒”, 开始意味着凭借过去的低工资已经很难雇佣到工人。更有经济学家从经济理论上分析,中国经济已经达到了发展中的“刘易斯拐点”;也就是说,农村便宜的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过程就要完成。这意味着中国的便宜劳动力已经成为过去。 上周, 中国各地区开始调高劳工最低工资标准;这似乎从现实上证实了“在中国投资不再便宜”的说法。现实情况果真如此吗?
如果与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 中国仍然是投资成本最低的地区;仍然是欧美发达国家在海外的最优投资地区。
据新华社报道, 进入今年7月份, 中国十多个省市开始调高工人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标准最低的省份是云南,每小时调高至12元人民币;中国最高的地区是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调高至每小时17元人民币。以最高的最低工资标准每小时17元为基准,按照目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美元等于6.2人民币元推算,中国劳工的最高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小时2.74美元。 如果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每小时12元人民币算, 中国劳工的最低工资标准还不足每小时2美元。
我们回头看一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工最低工资标准。
在美国, 联邦政府规定的劳工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小时7.25美元;各个州政府又规定了本州地区内的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的最低劳工工资为每小时7.40美元,最高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小时9.32美元。这种最低工资水平已经是中国劳工最低工资水平的三到四倍。而且,从去年年底开始, 美国各界已经开始掀起要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浪潮。例如,马州在总统奥巴马的支持下开始准备把最低工资标准在一年内提高到每小时10.10美元,到2017年提高到每小时11美元。美国的不少快餐店的员工同时发起了为每小时11美元工资奋斗的抗议运动。此外,美国西部的西亚图已经同意在未来几年内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每小时15美元。受此影响,为每小时15美元的最低工资标准奋斗的劳工抗议活动在美国展开。 这就是说, 美国的劳工成本很快将是中国劳工成本五到六倍,甚至七倍。
加拿大是美国的邻居,同属北美自由贸易区, 与美国的最低工资水平十分接近。 加拿大的劳工最低工资标准由各个省政府自己规定,联邦政府并不规定统一的标准。在加拿大,最低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小时10加元,最高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小时11加元;而且,每年都会以0.25加元的幅度增加。目前加元对美元的汇率为1加元等于0.94美元;如果粗略估算, 可以按照1加元兑换1美元的汇率计算。 也就是说, 与中国的劳工最低工资相比, 加拿大的最低工资水平也是中国的四到五倍。
我们再看看欧洲一些国家。 德国的最低工资水平为每小时8.50欧元,法国为9.40欧元,按照目前的1欧元等于1.36美元的汇率估算,这大致相当于12到13美元。英国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小时6.5英镑;在2015年要提高到7.0英镑。如果按照目前1英镑等于1.71美元的汇率估算, 英国劳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大致为每小时11美元。所以,可以说, 这几个国家的劳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也是中国劳工最低工资标准的五倍左右。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目前是发达国家劳工工资水平最高的国家。澳大利亚的劳工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小时16.37澳元,新西兰大约为每小时14.25美元。这二者都是中国劳工最低工资水平的七到八倍。
亚洲的两个经合组织成员国日本和韩国也是劳工成本较高的国家。日本的最低工资标准大约为每小时11美元;韩国大约为每小时5美元。
所以,如果单从劳工成本来看, 对于发达国家的投资者来说,中国仍然是一个劳动力成本非常低的国家,仍然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金砖成员国家中, 中国的劳工成本确实是比较高的。 可是,目前的中国的基础建设发展水平和投资服务的能力, 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无法相比的。
中国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公路运输系统。截至2012年底,中国的等级公路里程达424万公里,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0万公里。这在亚洲都居第一。
近几年来, 中国的铁路运输快速发展更是引世界瞩目, 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无法比拟的。截至2013年底, 中国的铁路通车里程突破10万公里;从公里数来看,在全球仅次于美国。 高速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万公里。这也是目前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
中国的港口建设也推动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2013年中,中国大陆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3亿吨的港口数量达10个;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前10大港口中, 中国大陆占据了8位; 而发达国家的美国的港口并没有一个入围。
近十年来, 中国机场建设快速发展,有力的保证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快速运输。截至2013年底, 中国的投入运营的机场已经有193个。未来几年内, 中国机场数量将要增加到250个, 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的运输服务。
此外, 中国已经建成了良好的通信系统。 互联网路, 各类短信服务,特别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服务系统, 可以说是在中国通讯系统的又一次革命。由于中国国内通讯系统发达,使从海外拨打中国国内的电话费用大幅度减少。 例如, 从北美拨打中国大陆地区的电话号码,在全球范围来比,目前是最便宜的,每分钟不到2美分; 这远远低于拨打其他地区的电话号码。
除了拥有良好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服务外, 中国的经济体制仍然在不断地进行改革, 不断提高为投资者服务的水平。例如,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开辟;计划加快对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步伐;在亚洲和欧洲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逐步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等等,这些改革措施的逐步实现将进一步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这些机会都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目前无法相比的。
所以,从长远来看, 中国目前仍然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地区。
(配图据青岛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