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0日,在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科大讯飞工作人员正在展示可用于大型会议翻译的“讯飞听见”。演示人说一段汉语,屏幕上几乎同时显示出汉语文字和英语译文。
此前彭博社发布的2018年世界创新指数中,中国位居第十九位,中国创新能力正在稳步提高。而专利是一个国家或企业创新能力的反映,近年来,中国企业在美国获得专利稳步上升。2017年中国公司获取专利数量比上一年度增加28%,达到11241件,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的第五大专利申请来源地。
中国申请专利多为高科技领域
美国分析师:中国正以令人注目的速度增长
美国商业专利数据库(IFI Claims)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不到10年时间里,中国企业在美国获得专利数量已增至此前近10倍;特别是2017年较2016年增长28%,中国首次成为前五大美国专利获得国。
新华社2日报道,据美国商业专利数据库统计,不含台湾地区的中国企业在美国获得专利数量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快速增长,仅2017年,新授权专利总量就高达11241项。这使中国首次进入拥有美国专利前五大国。华为、京东方和深圳华星光电三家中国企业进入拥有美国专利的前五十大企业。
“这说明中国企业的市场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大幅增强。”中国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委员徐佳宾说,“美国专利申请要求非常严格,授予中国企业如此多的专利,本身就体现了对中国创新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近年来,中国大力倡导创新创造,不断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大批以代工为主的企业开始研发自有技术、培育自有品牌。
像手帕一样可折叠的柔性屏,照照指尖就能“验血”的检测仪,只认“真人”的指纹芯片……越来越多炫酷全球的产品,其中包含诸多属于中国企业的自主专利。
中国苏州好孩子集团拥有多项美国专利。目前中国和欧、美三大市场,每2.9辆童车里就有一辆来自这里。其每年400多款创新产品的研发速度,让德、美具有百年历史的同行叹为观止。
人机交互和指纹识别的“独角兽”企业汇顶科技,近年在美国申请专利约200件。CEO张帆说:“全球化的竞争需要专利‘保驾护航’;我们的客户主要是国际知名终端品牌,他们对供应商的自主知识产权也非常重视。”
本月初,代表全球最高水准的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4000名展商有1700名来自中国。英国《金融时报》网站说,如此众多的中国参展商出现,以致一些代表戏称这个展会如今成了“中国电子展”。
据了解,目前中国在美国申请专利的,不仅有资深企业,也有初创企业;从行业分布看,专利数最多的是数据处理和传感、半导体、无线传输等高科技领域,特别是3D打印、机器学习和无人机,近几年增长明显。
另据彭博社报道,去年美国专利商标局批准320003项专利,中国企业仅占3.5%。即便如此,美国商业专利数据库高级分析师拉里·凯迪表示:“中国(获得的美国专利数量)正以令人注目的速度增长。”
企业家:专利数高,不代表专利质量高
尽管中国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但无论企业家还是专家学者,对面临的挑战都保持相当清醒和理性。
新华社2日报道,“我们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还有较大差距。”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方晋说。
2017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一,高质量科技论文产出居世界第二,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三。
不过,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划分的35个技术领域中,中国维持10年以上的发明专利拥有量,仍在29个领域少于外国。
“专利数高,但不代表专利质量高,更不等于科技实力强。”好孩子集团研发高级副总裁涂祖宏认为,中国专利的质量总体不高,高科技领域的重大发明还比较少。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胡文辉也坦言,中国部分领域专利布局尚存不足,高价值核心专利仍需大力培育。
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应变“专利”为“动力”,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并利用后发优势,缩小与领先者的差距。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数字商业市场,市场规模可以降低创新的门槛,有利于更多创新出现。同时,要坚持在开放中创新,及时学习和借鉴世界上的最新成果。”方晋说。
徐佳宾则认为,未来的开放创新应该是双向的。中国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违法打击力度,创造更公平的市场环境,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