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认为:“修昔底德陷阱”并非中美宿命


2017年12月27日 02:44    来源:参考消息网


       中国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影响力,美国则推行“美国优先”主义。这会否像古代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所说的那样,两个价值观不同的世界大国将走上冲突之路?日本《朝日新闻》12月22日刊载了对美国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题为《美中避免战争的智慧》的专访。作为一位长期分析霸权国与崛起国斗争史的国际政治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认为,中国的崛起不是一时的现象,要像身体状况慢性变化那样花较长时间去接受,我们有必要首先理解这一点。不要轻视任何危机。要发挥最大限度的想象力、谨慎和灵活性进行最大限度的应对。


       以下摘自专访内容:   


       《朝日新闻》问:在11月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中国呼吁进行多边合作,而美国坚持“美国优先”的主张。美国与中国的立场似乎已经逆转。


       格雷厄姆·艾利森答:铺天盖地的报道和七嘴八舌的评论容易使人迷失方向,而“修昔底德陷阱”是指导人们看清世界发展趋势的透镜。崛起的中国与接受挑战的霸权国美国,这一基本结构不会改变。


       问:美国与中国是水火不容的关系吗?


       答:美国和中国都自认为在国际社会中是特别的,这是两者的共同点。但两国对秩序的理解是完全相反的。中国在国内外重视通过等级制度进行协调,而美国要求建立基于规则的秩序。这在中国看来,美国是将自己制定的规则强加给其他国家。


       问:美国与中国终有一天会发生军事冲突吗?


       答:战争的风险正在增大。但这是“修昔底德陷阱”造成的。


       实际上,霸权国和崛起国根据自己的意志决定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多见。更多的例子是,在霸权国和崛起国的影响下,第三国进行挑衅或引发不测事态,引起连锁反应,最终使霸权国和崛起国卷入战争。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的情况极为危险。


       问:作为美国的盟国,日本应该采取什么立场呢?


       答:中国越是崛起,对于美国而言,与日本加强关系的重要性越是增大。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与美国建立了长期而深厚的同盟关系。


       不过,同盟也具有两面性。在美国加强立场的同时,如果有人对日本和韩国进行煽动则会出现风险。美国应该充分认识日中之间在历史上的对立和围绕东海岛屿产生的纠纷。日中之间的纠纷也可能将美国卷入战争。


       问:为避免战争,该怎么办呢?


       答:没有特效药。“修昔底德陷阱”是诊断手法,不是处方。但是也不希望大家将之作为宿命论或悲观论来理解。中国的崛起不是一时的现象,要像身体状况慢性变化那样花较长时间去接受,我们有必要首先理解这一点。不要轻视任何危机。要发挥最大限度的想象力、谨慎和灵活性进行最大限度的应对。


       在过去500年中出现了16例“陷阱”,其中4例没有演变为战争。避免战争是完全可能的。冷战期间,美国与苏联都有避免不慎引发或被卷入战争的意识。双方设立了热线,签署了限制武器的协定。美苏冷战期间的经验和教训现在也是适用的。从历史中学习经验和吸取教训,正是美国与中国建立不发生战争的关系的方法。


分享按钮
 
中国新闻

中美高校合作成立智

中美高校合作成立的智能网联交通联合研究院正式揭牌。研究院院长冉斌教...

小米要把旗舰手机带

  由于专利技术的阻碍,以及市场体制的不同,美国市场对于国产手机来...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