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跨境电商贸易峰会演讲嘉宾经济学家Ben Ghalmi(左)、聚贸集团董事长陆宏翔(中)、美国《侨报》执行总编辑刘晓东(右)。
12 月12 日,洛杉矶商会(Los Angeles Area Chamber of Commerce)在市中心举行中美跨境电商贸易峰会就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讨论,美国《侨报》执行总编辑刘晓东发表演讲,分析中国现在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川普时代下中美关系的影响。
川普在竞选期间的其中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加强美国本土制造业的发展,将在海外的工厂搬回本土,这其中更是直指在中国的工厂。刘晓东谈到,在他两周前的中国国内走访中,如广东东莞一样的昔日工厂聚集地,现在整个城市已经不如过去那样满街看到外来打工人。据闻,过去一年就有4 千多家工厂搬离此地。
不过,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制造业走向式微。目前东莞制造业正在经历升级换代的过程。在走访中,看到在一个高峰期曾有204 名员工的东莞工厂,现在全靠大部分由中国生产的机器人来组装手机,因此只有33 名多为工程师和技术工的雇员,甚至预计未来整个工厂只需要13 人。工厂工程人员还声称,完全用机器人替代工人生产iPhone 手机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问题只在于成本。
除了中国制造业工厂的变化外,刘晓东还提到到中国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他曾在中国的经济人物评选活动中,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创业平台创始人见面交谈。无论是用户超过4 亿、比美国总人口还多的手机图片处理软件“美图秀秀”,还是与优步先开打,后合并的“滴滴出行”,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让人瞩目,甚至在许多方面走在美国的前面,如手机支付、网购等等。
刘晓东总结称,川普时代,也许中国的出口动能也许会减弱,有不少工厂会搬回美国。但中国的工厂也在快速地升级;另一方面,在旧的增长引擎小事后,新的增长引擎正在出现。如消费对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1%。由于中国的强劲消费力,可以预测越来越多美国的投资会进入中国,不再是为传统的使用廉价劳动力的制造业,而是开拓成长中的新兴消费市场。如苹果公司投10 亿美元参股滴滴出行,就可以是这种新的美中经济合作模式的一个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