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约半数中国人、即5.93亿人次出行。这比居住在北美的所有人口都多。

1日,北京六里桥长途客运站挤满了准备踏上黄金周旅程的旅客。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10月8日刊登题为《尽管旅行狂热,但作为一个初来乍到者,我依然发现中国的黄金周有很多闪光点》一文,作者为迈克尔·霍尔茨。文章摘编如下:
当我和高羽其(音)抵达位于北京西南部的汽车站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10月1日是一个周六,是中国为期一周的国庆假期的第一天,关于黄金周的旅游狂热,我已经提前得到了警告。我刚刚来到这个有大约14亿人口的国家做记者,还不太了解“全国人民同时在路上”的含义。
一天前,我到北京火车站亲眼看了一下。我在外面看到,一大群人如潮水般涌出,而要出城的游客推推搡搡地排起了绵延数百英尺(1英尺约合0.3米——本网注)的长队。
10月1日也是一样。我们在汽车发车前5分钟挤上了车。但这只是第一个障碍。下一个是交通状况,不久之后汽车就变得与爬行无异了。
我们比预定时间晚了两个小时抵达我们的目的地呼和浩特。我没有跟随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南下前往张家界新修的玻璃栈道,或到因二十国集团峰会而吸引了更多游客的杭州西湖,而是跟随北京的朋友高羽其拜访了她在呼和浩特的家人,这可能还好一点。
黄金周假期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建立新中国,也是为了促进国内旅游消费。更重要的是,它给中国广大劳动者提供了一个少有的机会,让他们从工厂或办公楼里日复一日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由于假期时间有限,同时适龄劳动人口常常远离家乡,这是一年中他们少有的可以见到家人的机会。
出行人数让人震惊。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报告指出,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约半数中国人、即5.93亿人次出行。这比居住在北美的所有人口都多,与去年相比增长了12.8%。
报告称,中国游客本周的总消费达到4822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加14.4%,使旅游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中的亮点。去年中国国内旅游业收入为3.42万亿元,国内旅游人数达40亿人次。
天津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徐虹说,中国政府乐于见到这种增长。决策者试图把经济重点从制造业和出口转向服务业和内需,他们希望旅游业能起到示范作用。徐虹说:“旅游业在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连接作用。它是帮助其他行业发展的拉动力量。”
尽管内蒙古不是中国热门旅游地区,但黄金周效应也在呼和浩特得以显现。该市古老的佛教寺庙中挤满了游客,商店和餐馆里也全都是人。
徐虹曾告诉我:“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我很快意识到,不论是在北京和上海,还是在这个内蒙古城市,都是这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