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8日报道,最近,美国网民对于由外星生命搜索协会(Search for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Institute)科学家发布的一份报告进行了剖析,认为我们可能收到了第一个星际信息。这则让大家激动紧张的新闻占领头条不久就被泼了冷水,说那可能并不是外星生命发来的,或者只是一个错误的信号。但是,如果那真的是来自94光年外的信号,我们应该做出回应吗?
任何读过中国最著名科幻小说《三体》的读者,都会对这个问题保持沉默。
《三体》共有三部。第一部在2014年登陆美国后,立刻就被喜爱关注未来趋势的奥巴马总统和脸书(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列进了书单。有人或许会问,有必要花时间去读中国人写的科幻小说吗?尤其在你近来并没有读过众多西方科幻题材的小说的情况下?
在我们看多了美国人用想象力摧毁人性的作品,比如电影《独立日》、《世界大战》之后,我们难道不应该给其他人一个机会吗?而这个新尝试带来的回报既伟大又严峻,它充满了对于科学发展局限的怀疑。
中国的科幻小说进军美国并没有取得显著的进展,但是这个状况应该改变一下了。土耳其作家、诺贝尔得主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曾经这样描述中国正在崛起的中产阶层:“在我们通过小说了解他们的私人生活之前,我并不认为我们能够彻底理解这些人,他们是组成变革的一份子。”
翻译们正在奋力拼搏,以便美国读者能够尽快读到这些小说。著名华裔科幻小说家刘宇昆翻译了《三体》的第一部和第三部,他将这部作品演绎得既细腻又引人入胜。《三体》第三部在美国出版时,美国著名在线科幻作品杂志Clarkesworld的主编尼尔•克拉克(Neil Clarke)发起了一场启动活动,这场活动最终筹集了1.3万美元用以支持其他九部中国科幻小说的翻译工作,这其中包括中国科幻作家韩松的作品。据称,韩松在中国国内与《三体》的作者刘慈欣齐名。
刘宇昆警示英文读者说,不要轻易给中国科幻小说与美国科幻小说的不同下定义。中国有许多优秀的科幻小说。读一读他人对于未来的描述将使美国民众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