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医学专家携手实现肝癌研究新突破:揭秘肝癌转移新机制


2016年09月06日 07:17    来源:中新社    陈静


钦伦秀师从著名肝癌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二十多年间,他坚持外科临床与学术研究同步发展。他每年完成约500例外科手术,并坚持研究肿瘤转移复发机理、探索预测诊断与防治新措施。


  肿瘤转移是癌症,特别是肝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复旦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揭秘了肝癌转移新机制:肝癌细胞中高尔基体相关蛋白,通过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细胞内的循环再分布,可以驱动肝癌细胞的转移。


  这项研究成果将对预测肝癌转移大有益处。高尔基体相关蛋白或将成为肝癌转移的潜在标记和治疗标靶,研发相应的抑制剂控制肝癌转移将成为可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5日披露,这项突破性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国际顶级肿瘤相关杂志“CancerCell”(影响因子23.218)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主任钦伦秀教授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王心伟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中方研究人员还包括华山医院、中山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的专家。另一著名杂志“CancerDiscovery”(影响因子19.78)同时为该项研究配发专门述评。


  据悉,肝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肿瘤相关性死亡因素中排名第三。中国是肝癌高发国家,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肝癌的预防和治疗是世界性难题,至今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由于复发和转移是肝癌切除手术后致命的最常见原因。


  钦伦秀师从著名肝癌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二十多年间,他坚持外科临床与学术研究同步发展。他每年完成约500例外科手术,并坚持研究肿瘤转移复发机理、探索预测诊断与防治新措施。


  在钦伦秀看来,肿瘤本身并不可怕,如不转移,无论肿瘤长得多大,都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彻底治疗;而可怕的是恶性肿瘤转移。这位专家说,90%的肿瘤患者死于转移。深入了解肝癌转移的机制对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改善疾病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全世界研究肿瘤转移已经历一百多年时间,仍然没有完全识破肿瘤转移的“密码”。


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癌细胞会扩散到其它器官,并适应新的环境。钦伦秀认为,在肿瘤发生和转移的进程中,细胞表面各种受体通过接受外界各种生长因子刺激,激活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相关的下游信号通路,进而促进肿瘤转移。此外,近年来发现的高尔基体膜蛋白1(GOLM1)在多种疾病及癌变组织中都有高表达,与肝脏疾病关系尤其密切;多项研究显示,GOLM1有望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


  研究人员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皮生长因子类受体(EGFR)的异常活化是促进癌症进展、转移的关键因素。据了解,尽管EGFR再循环调节肿瘤转移背后的机制吸引了很多科学家的注意。但目前国际上对于该机制仍不清楚,尤其是高尔基体相关途径在其中起的作用几乎没有报道。医院方面表示,在这一突破性研究中,钦伦秀课题组发现,高尔基体相关蛋白GOLM1与肝癌肝内远处转移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进一步机制研究还发现,GOLM1促进肝癌转移进程是通过调控细胞内EGFR再循环途径实现的。


分享按钮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黑色档案

大众新速腾或面临二

  如果质检总局经过测试评估,认为一汽-大众的召回措施不能消除安全...

苹果授权店被曝”洗

  中新网4月7日电 (IT频道 张司南)近日,中新网IT频道接到多位网友投...

环球公司

中国在牙买加修路建

  英媒称,在牙买加,一条4车道的公路从北到南,围绕着一座山绵延40...

中国在牙买加修路建

  英媒称,在牙买加,一条4车道的公路从北到南,围绕着一座山绵延40...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