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猫非常可爱。肩负着其家乡的外交使命,它们被派到世界各地。例如眼下熊猫幼仔贝贝必须要改善与美国的紧张关系。至少在民众中间,这一战术取得了成功。
据德国《世界报》8月22日刊登题为《如果熊猫能拯救美中关系》的文章称,一年前在美国出生的熊猫幼仔起名“贝贝”,以此强调两国间珍贵的关系。
在距离杭州G20峰会开幕还有两周之际,美中关系再度冷却。华盛顿对北京与南中国海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经济改革遭遇阻力以及中国在处理人权方面的做法表示不安。
作为中国王牌的熊猫外交
文章称,反过来,北京感到美国在南中国海的干预以及美国在韩国部署针对朝鲜的“萨德”反导导弹系统的威胁。另外,2016年正值美国总统大选年,在竞选期间,候选人对中国的种种言论攻击让本已就脆弱不堪的双边关系雪上加霜。任期即将结束的贝拉克·奥巴马对此影响甚微。
为在G20峰会之前改善关系,黑白相间、憨态可爱的熊猫再度被寄予厚望:熊猫外交是中国的一张王牌。毕竟北京要在G20峰会上致力于寻求新的提振世界经济的道路。没有华盛顿的帮助,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文章称,于是贝贝的周岁生日举办得非常隆重。有关方面为贝贝奉上一份巨型的冰淇淋蛋糕。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也出席了贝贝的生日派对。《纽约时报》以《首个有地缘政治含义的大熊猫生日派对》为题作了报道,也是为了创造积极的气氛。熊猫外交似乎显出成效。
曲折的熊猫赴美路
新浪网曾报道,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熊猫外交”是在1957年,接受这份大礼的是苏联。1957年,平平成为第一只作为国家礼物送出的大熊猫来到苏联,象征着当时中国与苏联老大哥之间的深厚感情。两年后,安安又作为配偶送到苏联。而对于传统友好关系的邻邦朝鲜,中国则在1965年至1980年间先后赠送五只大熊猫。
“熊猫外交”最著名的例子发生在1972年:那一年,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访问。周恩来总理特别向美国送上大熊猫兴兴和玲玲。
事实上,早在1956年至195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稀有鸟类饲养场和美国芝加哥动物园就分别先后两次致信给北京动物园,希望“以货币或动物交换中国一对大熊猫”。
据北京园林局1956年的文件显示,北京动物园当时只有3只雌熊猫,其中2只已经预定送给苏联。更重要的是,时值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政治压迫,此时中国答应美方的要求,几乎不可能。但中国外交部出于增进中美人民友好交流的考虑,数度斟酌后,通知对方,“原则上可以交换”,但需要“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动物园访问并领取交换的动物”。
坚持直接交换而不通过第三方,是中方当时的唯一要求。但当时的美国并不“领情”,尽管美国动物园求之若渴,但仍“不同意直接与中国进行动物交换”,大熊猫最终没能在当时突破国家关系的藩篱走出去。除了美国,当时英国、荷兰等也向中国提出了类似的要求,但中方均以“皆属稀有的珍贵动物且不易捕捉”等理由婉拒。
时移事异,1972年,随着中美关系破冰,熊猫玲玲和兴兴赠送美国,这是1949年以后,熊猫第一次被送到西方国家。“玲玲和兴兴被送到美国,那可是熊猫外交史上最轰动的一件大事。”时任外交部美澳司(今美大司)美国处处长、亲身参与尼克松访华中方筹备第一线的老大使丁原洪回忆往事:
周恩来总理在招待尼克松的一个宴会上,把熊猫牌香烟递给尼克松夫人,问她:“喜欢吗?”
尼克松夫人说:“不吸烟。”
周总理就指着烟盒上的熊猫图说:“喜欢这个吗?你们把两头麝香牛送给中国人民,北京动物园也送两只大熊猫给美国人民。”
尼克松夫人一听,惊喜地对尼克松叫道:“天哪!你听到吗?大熊猫!总理要送大熊猫给我们!”
42只租借大熊猫在海外
文章称,从那时起,全世界都在谈论熊猫外交。截至1982年,作为国礼,北京一共向9个国家赠送了23只大熊猫。从1982年,中国停止了赠送的方式,转为实行租借的模式。外国动物园每年必须为每对从中国租借来的大熊猫支付100万美元的费用。熊猫只能以一对的方式租借,租期10年。租借的大熊猫一旦产下幼仔,待到幼仔两岁以后,必须送还中国。贝贝也得送回它的故乡,不过它可以待到4岁。
跟20世纪80年代不同的是,早就没有再说这种国家标志性动物的濒临灭绝了。但是当野生大熊猫的数量降到1114只时,全世界拉响了警报。经过几十年对大熊猫的援救运动以及对其栖息地的恢复,大熊猫的数量有所增加。据2015年对大熊猫的最新普查,野外生存的大熊猫数量恢复到1864只,有422只幼仔在动物园或保护区诞生。仅成都自然保护区,到今年8月为止,就有9对双胞胎降生。
迄今为止,有42只大熊猫在海外巡展,其中超过三分之一分布在美国的4家动物园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