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的贺乐赋将前往新加坡,担任微软亚太区总裁。新上任的柯睿杰将面对反垄断调查和开发中国“专供版”Windows10等多项挑战

微软大中华区员工即将迎来新的领导者。7月1日,微软宣布,担任其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超过四年之久的贺乐赋(Ralph Haupter)将前往新加坡,担任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及亚太区总裁。微软法国总裁柯睿杰 (Alain Crozier)将接替贺乐赋,成为新一任的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
2012年4月,微软打破连续20年的传统,任命德国总经理贺乐赋为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此前,微软大中华区CEO均为华人。贺乐赋上任之后,积极推进微软在中国的本土化,包括与世纪互联合作,将Azure公有云平台落地中国。2015年,微软还与中国电科签署备忘录,宣布双方将成立由中国电科控股51%的合资公司,开发“专供”中国政府和国企的Windows 10操作系统。
2016年3月,贺乐赋在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表示:政府和相关企业提供的支持以及与他们达成的合作伙伴关系,对于微软理解如何参与中国市场“非常重要”。
“(与中国电科成立合资公司)是一项大工程,也是微软‘与中国一起创新’承诺的体现。这是我们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针对中国需求进行调整的体现。”贺乐赋告诉财新记者。
微软表示,在新岗位上,贺乐赋将全面主持微软亚太区的工作,管辖在39个国家和地区的12间分公司,下辖1.35万名员工。
新上任的柯睿杰从1994年进入微软,至今已有20多年。从2012年起,柯睿杰便一直担任微软的法国总裁。
除了本土化等难题之外,柯睿杰还需要处理国家工商总局对微软的反垄断调查。这项调查开始于2013年,当时有企业举报,由于微软没有完全公开其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相关信息,造成兼容性、搭售和文件验证等问题。之后,工商总局对微软涉嫌违反中国《反垄断法》的情况进行核查。但至今为止,该项调查尚未终结。
对此,微软回复一直是:“微软始终严格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一直积极配合工商总局的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