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6日,《华尔街日报》网络版消息称,阿里巴巴集团和百度这两家大型中概股公司及其外部审计机构正准备接受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下称PCAOB)官员的审计检查。
上海界面新闻报道,《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这标志着中美跨境审计问题的纠纷将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将有更多美国中概股公司接受PCAOB的检查。
阿里巴巴回应称:“PCAOB负责监督上市公司的审计,对审计公司的工作进行审查是该委员会的常规工作。”但是,就PCAOB是否在检查阿里巴巴审计公司普华永道的细节和进展,没做进一步说明。
中美审计跨境监管问题由来已久,最核心的是中美双方对于上市公司审计相关文件是否公开之间的矛盾。
据中国法律及监管机构具体规定,未经中国政府许可,中国会计师事务所不得直接向任何外国监管机构提供文件。然而,美国证券交易监管法律规定,应美国证监会SEC的要求,海外审计机构应向其提交在美国上市企业的审计资料。
仅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就超过130家,政策上的差异让很多审计公司左右为难——遵守中国的规则,会丧失审计美国上市公司的权利;遵从SEC的要求,则被迫停止在中国执业。跨境监管差异影响巨大。
中美审计跨境监管的争议源于近年来的中概股财务造假丑闻。中概股中第一家被质疑的主板上市公司是东南融通,它也是被SEC“点名”的企业中引发最大轰动的。2011年8月16日,纽交所宣布,东南融通被正式摘牌。
冲突最严重时是2014年,SEC对几家可能存在会计欺诈行为的中国公司进行了调查,并要求这些公司的审计公司提供审计资料以配合调查,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均拒绝了SEC的要求,部分原因是中国法律禁止其对外披露这些文件。
美国证监会在2014年初判决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中国分部暂停美国执业资质六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