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国际多感觉通道会议在苏州召开


2016年06月29日 12:36    来源:美中时报    宗觉玉

第十七届国际多感觉通道会议现场


第十七届国际多感觉通道会议现场


   6月15日,第17届国际多感觉通道研究论坛(InternationalMultisensory Research Forum, IMRF)在苏州南园宾馆召开,旨在促进国际多感觉通道领域前沿研究的业内交流,并探讨科学成果与医疗、商业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结合和应用。


   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主办,苏州大学承办,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恒源祥集团协办。媒体主办方为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本届会议组委会有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陈立翰、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陈骐、苏州大学心理学系冯文锋和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岳珍珠。本届会议由苏州大学承办,承办委员会有苏州大学心理学系张明、冯文锋和冯成志。



北大副校长王杰发言


   本次会议主持人是本次会议的秘书长、来自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陈立翰副教授。会议伊始,他简单介绍了IMRF的历史,欢迎海内外各位学者的到来。紧接着,本次会议的名誉主席北京大学王杰副校长和苏州大学田晓明副校长先后进行了简短而概括的发言。



苏州大学副校长田晓明发言


   王杰副校长总结了本次会议所涉及的与多感觉通道研究相关的主要论题,同时向与会者介绍了北京大学的历史和使命,并对认知神经科学和多感觉通道研究在科技发展中的巨大潜力进行了展望。田晓明副校长介绍了苏州大学的概况和师资力量,并欢迎与会者来到美丽的苏州。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方方教授发言


 随后,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方方教授对北京大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回顾。恒源祥集团副总经理李巍作为会议主要的赞助方代表,着重阐述了科学与技术结合的重要性和其中潜在的商业价值。



恒源祥集团副总经理李巍发言


   接下来,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神经科学系的HenrikEhrsson教授进行了大会第一场主旨报告。他以“橡胶手错觉”为入手点,逐步深入地介绍了其神经机制和这种错觉从手到全身的扩展。他认为,将“橡胶手”或“橡胶身体”归为本体感觉的错觉,离不开刺激的时空一致性,且这种错觉的产生与多感觉通道整合的脑区有着紧密联系。主旨报告结束后,会议先后展开了两个口头报告专题,一项主题是躯体表征与自我,主持人是来自加拿大约克大学的Laurence Harris教授;另一项主题是多感觉通道加工中的学习与可塑性,主持人是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的Micheal Beauchamp教授。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Henrik Ehrsson博士发言


   第一天的会议到这里就结束了,更多前沿的研究专题报告会在接下来的三天中陆续进行,请继续关注。





分享按钮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黑色档案

大众新速腾或面临二

  如果质检总局经过测试评估,认为一汽-大众的召回措施不能消除安全...

苹果授权店被曝”洗

  中新网4月7日电 (IT频道 张司南)近日,中新网IT频道接到多位网友投...

环球公司

中国在牙买加修路建

  英媒称,在牙买加,一条4车道的公路从北到南,围绕着一座山绵延40...

中国在牙买加修路建

  英媒称,在牙买加,一条4车道的公路从北到南,围绕着一座山绵延40...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