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公安部长谈修改户籍制度:制止农民盲目进城

2013年03月21日 09:22    来源: 2013-01-23 14:12:45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最早的身份证发给“政治可靠”的人,现在中国开始进入一个“人人有权持证”的社会。

1985年9月6日,身份证制度在中国施行。听到这个消息,39岁的歌唱家单秀荣有点失落,自己持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张身份证将不再是稀罕的宝贝,“马上人人都有了”。

一年半前,也就是1984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并决定首先在北京试点。四个多月之后的8月30日傍晚时分,北京朝内大街203号大院里红旗飘扬,鼓声震天,热闹非凡。大院里172户380位居民成为了中国第一批领到身份证的居民,而单秀荣又成为这380人中的幸运儿,第一个领取了身份证,成为“中国第一公民”,后来那张身份证被北京警察博物馆收藏。

单秀荣是女高音歌唱家,曾为多部电影、电视剧配唱主题曲,如《沂蒙颂》主题歌,《归心似箭》里的《雁南飞》等,可谓家喻户晓。她被选为“第一公民”是官方精心“设计”的结果。

在当时,取得身份证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中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居民身份证条例》草案时,叶林委员说,对居民身份证的宣传很重要,要使大家认识到领取居民身份证是很光荣的事情,不要上坏人的当,把它比作“良民证”。

单秀荣回忆,当时政府在考虑谁第一个领证时,首先要政治上可靠,不能发给有犯罪前科或者有可能出问题的,其次在社会上要有一定的影响,还要年龄上合适,她当年38岁,事业也是最高峰。几个条件综合考虑,单秀荣被定为第一个领证的居民。

“政治可靠”在出台的《居民身份证条例》中也有所体现。条例规定:依照法律被判刑的犯人和被劳动教养的人员以及被羁押的人犯,在服刑、劳动教养和羁押期间,不发给居民身份证。当时的理由是为了限制这些人的活动自由,保证安定、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实际上,身份证只是一个人的身份象征,并无特别的含义,这也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这一点在2003年6月28日通过的《居民身份证法》中得到了认同,删除了《居民身份证条例》相关条款。可惜的是,至今,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上述人员仍无法领到身份证。

《居民身份证法》同时还允许正在服现役的军人、武警和未成年人领取身份证,这部法律的颁布被媒体评价为“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一个‘人人有权持证’的公平社会,是对公民身份权利的法律确认,体现了对公民权益的保护更加平等、公平、全面,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