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0日讯,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即将入住白宫,而市场关注的是其一直宣扬的政策主张何时实施。对此,申万宏源在最新策略报告中指出,特朗普新政的效果要打到2019年才能体现。同时,结合中国2017年举行重要的十九大,中美两国进入关键的政治周期点。
申万宏源称,从大周期看,未来四年最重要的事情是中国的改革和美国特朗普新政。二者的成功将为持续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实现没有大的技术突破前提下的传统行业的周期启动。
考虑到新政和改革实施都需要时间,新周期启动的时间可能在2018-2019年。
2017年最先面临的是第一个检验,尤其应该关注以下几个事件和时间点。
第一,1月15号,新的班子的成立。
第二,1月20号发布就职演说。
第三,2月份提交预算案,涉及减税、增资和一些其他的改革。特朗普百日新政如何实施,如何融资,财政赤字问题怎样解决还有新政执行力如何,这将取决于二月第一周正式出炉的具体预算案。
第四,6月30日众议院完成拨款法案。
第五,10月1日,正式进入特朗普第一个完整财年。按照理想的情形,特朗普的主要政策将从10月1日开始实施。
2018年除了继续面临第一个考验之外,还将面临第二个考验,即在特朗普的主要政策主张都得到实施的情况下,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需要出台新的政策。
借鉴里根时期的经验,特朗普新政的效果可能在2018年看到,效果真正的体现可能要到2019年之后。

就特朗普新政对中国,以及中美关系的影响,尤其是基于特朗普内阁班子不断组建,更是引发了对于中美贸易战的猜测和预演。
不过,申万相对乐观的指出,特朗普新政对中国的影响有限。
共和党的务实传统有可能使得中美经贸关系更进一步。
相比较民主党,共和党对中国政策则更加务实,中美经贸关系往往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尼克松时期中美建交,其次福特、里根、老布什、小布什时期中美关系均有巨大改变。
而共和党同时控制白宫和两院,也使特朗普新政增加了组织保障。
此外,美国全球战略收缩,中国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空间都会相应扩展;特朗普不支持 TPP,利好中国, 机遇大于挑战。
可能性低,个别商品可能提税。中美贸易具有较高的互补性,特朗普说对中国商品征收 45%的关税更多是政治恐吓,真正实施的可能性不大。
更有可能的情形是美国针对美国贸易逆差比较严重的商品,以及一贯存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商品,提高关税。
对中国,维持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L型,主要矛盾是增长乏力的判断。值得指出的是L型底部并不是平坦的,而是由若干的V型构成,在小的上升期人们会憧憬新周期启动预期通货膨胀,小的下降期人们会担心硬着陆预期通货紧缩。实际上这一切都不改变L型。
从小的周期看,目前中国和全球正处于小周期的上升期,通胀预期开始替代通缩预期。由于新常态背景下各种指标的关系比以前复杂,这一上升期能持续多久有不确定性,但持续到2017年1季度问题不大。之后可能再次面临下行压力,再次奏响大家熟悉的保增长的舞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