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局势出现了很多变化,尤其是川普当选美国总统,更有可能对全球格局带来影响,中美关系也因此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在“新理念、新角色:全球时代的全球智库国际论坛暨盘古智库成立三周年典礼”上,中美双方的学者对不确定时代中美关系的走向进行了探讨,他们表示,川普上台以后,中美之间仍有广泛的合作空间,但博弈、竞争甚至冲突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并存在深化的危险。
美国战略或将出现转折和调整
川普在竞选期间并未对国内和外交政策有清晰连贯的表述,其就任总统后的具体施政方针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参与论坛的专家们都认为,美国的战略很可能出现重大转折和调整,由此迫使其他国家调整其战略。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苏格表示,川普从政风格乏迹可寻,其执政团队尚未就位,政策走向在上台后半年到一年内才能明朗,但从目前执政团队的组建情况来看,具有“老人、军人、富人”三个特点。
“他上台之后内政外交可能出现几个趋势,一个是内部趋势显著,应对经济和移民的措施会在他执政百天得到部分体现。美国优先的孤立主义色彩会有所强化,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会加强。”苏格表示。
但他同时表示,美国战略收缩并不意味着美国会放弃全球霸权,“美国的全球战略会有很多调整,但作为超级大国,其政治经济安全利益遍布全球,TPP作为亚太再平衡的经济轮子或许被卸掉,但基于美国维护霸权地位的考虑,其在亚太地区加强政治军事存在的努力有继续保持甚至加强的倾向。”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也表示,美国战略将进入大转折大调整时期,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都将出现战略调整,“川普只是开了头,将来即使民主党上台也会继续调整。”
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是全球局势的缩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崔立如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发展持续乱象层出,“其原因是结构性的:国际秩序受到新生力量的挑战,首先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边缘走向中心,其次反全球化的力量也开始登上舞台。”
国际研究协会前主席安明博(Amitav Acharya)也指出,川普当选只是全球秩序变化的结果而非原因。“很多人认为川普的当选将意味着由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衰败的开始,但世界秩序衰败其实是一个结构性的变化,与美国国内政治没有关系,这一过程已经持续十几年。”
中美关系面临重建平衡的挑战
在国际秩序发生调整的时期,在这个大背景下,大国关系也面临着重塑平衡的挑战,中美关系更是首当其冲。“重建全球秩序的核心是重建平衡,中美关系未来也是重建平衡的过程。”崔立如说。
美国大选期间,中国媒体普遍认为,如果川普当选,美国的战略收缩会减轻中国在亚太面临的经济和政治压力,但在参与论坛的学者看来,川普治下的美国可能与中国在地区问题上出现更多的摩擦。
“美国战略调整会迫使所有大国进行一定程度的战略调整,中美关系也将面临新的变化,”黄仁伟表示,“新型大国关系还是新型大国关系,但不只有合作,是合作、竞争甚至是冲突并存的新型大国关系,只有合作的新型大国关系客观上是不存在的,而且随着美国战略调整,中美之间摩擦可能会增加并深化。”
安明博也表示,川普采取的政策可能会使南海争端、台湾问题等更加棘手。同时,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新兴国家也很难通过美国的相对衰退来促进自身发展,“如果美国有危机,这也对中国产生负面影响。川普的一些政策可能会使中国的崛起过程更加复杂。”
纽约大学历史系教授詹姆士·派克(James Peck)则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前景更为乐观,他认为,中美两国的关系和稳定性会极大影响到整个世界的格局和走势,未来世界会出现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混乱,但中美之间的包容性和互补性也会得到进一步增强。“在未来世界格局中,中美关系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美国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但不会影响两国关系的实质。”派克说。
他进一步指出,除了美中关系,川普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处理。同时,派克认为,目前人们表达对川普上台后台湾问题的担忧是情有可原的,但川普并不有意推翻中美台湾问题的共识。派克根据对川普的了解,认为川普有自己一套处理问题的方法,“我认识川普三十多年,对他有一定认识。他更多使根据直觉进行判断,这一点会影响到他的外交政策。但如果他愿意,他可以成为一个很有魅力的总统。”
中国需要审慎应对挑战和机遇
国际形势的变化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参与论坛的学者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更加小心谨慎,增强战略定力。
“美国似乎在收缩,中国似乎在拓展,这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是中国最好地时代。但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最好的时代通常也是最坏的时代。中国要格外小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王逸舟说。
他进一步表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国内和国际层面都充满着乐观的情绪,但后来战争爆发。“所以我们今天看未来世界,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在欧洲和美国,人们普遍会对未来采取谨慎的态度,但在中国似乎乐观情绪占据主导,周边有很多让我不安的现象。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需要回头看历史,越要抱着学习的心态,这可以让我们走得很稳,而不至于重蹈覆辙。”王逸舟说。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海滨也表示,应对世界范围和中美之间的不确定性,中国不能过度乐观或悲观。当务之急是设定情境和进行预案,“如果基本稳定,我们怎么做。适度恶化、严重恶化,也要区分清楚,看利弊各到什么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