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新一届政府政策走向瞬间备受关注。11月10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GG)就邀请国内研究美国政党、选举、国会的专家深入探讨了美国大选结果与大选后中美关系的走向。
CCG副主任王欣表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概念本身并没有问题,如果可能,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TPP融合一下,建成一个亚太的、中美共同建立的自贸区,甚至不一定囿于亚太的范围,对中美及周围国家都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个共同出路,参与者将获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和收益。
《世界知识》杂志编辑、记者安刚认为,此次美国大选的结果之所以出人意料,是因为当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对美国经济形势不够了解,所以今后应当更加关注美国国内政治,做细致深入的工作。他强调,特朗普的上台为中美两国G2式的双和结构创造了空前的历史机遇。所谓G2是指中美双方通过合作协商,创造出一个新的亚洲和世界,共同保障地区和全球的安全和繁荣。为达成战略协调,要注意处理好当前的各种冲突。就外交政策而言,特朗普主张美国要进一步收缩在亚洲的军事存在,与东亚地区保持距离,这或许会使亚洲再平衡失去势头。美国在特朗普治下一定会把注意力放在国内,中美协调的前提是有的,要对特朗普入主白宫后抱有期待。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所所长周晓晶谈了三个观点。第一,特朗普以70票优势打败希拉里,犹如美国版“脱欧”公投,对美式民主政治是一种颠覆式冲击;第二,美国市场并没有出现选前那种剧烈震荡,这反映了全球市场投资人的理性和务实;第三,总体来看,特朗普上任对中国利好大于利空,对于他在人民币汇率、中美贸易方面施压,中国必须要有充分准备和必要的应对措施。她进一步分析称,特朗普胜选是反建制和民粹的胜利,这是近年西方社会正在兴起并日益强大的思潮,这与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经济特别是底层人士的生活状况有直接关系。另外,奥巴马执政八年讲得多干得少,政绩乏善可陈,美国实力下降。她说:“目前欧美反全球化的力量明显上升,我们需要及早做好准备和做一些研究,加强双边渠道建设,保持沟通,在经贸方面形成新共识,不遗余力地推进全球化进程,以保证我国在全球整合中的利益和地位。”
CCG主任王辉耀认为,美国大选和选后的中美关系走向是个重要话题,值得智库深入研究。同时他表示,特朗普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中国需要在挑战中把握新的机遇。经贸是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交集最多的领域,也是两国通过双边合作和管控分歧获得切实利益、实现互利的领域。中美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共同肩负着促进全球发展繁荣的重要责任。现在美国主导的TPP和跨太平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谈判双重受阻、压力增大,中国可以发起设立更加宏大的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区(FTAAP)多边贸易机制,将美国主导的TPP与中国支持的RCEP衔接在一起,以涵盖TPP和RCEP两个多边机制下的所有成员国家,引领和推动新的、更大范围的贸易投资合作,让所有的亚太地区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并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