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在美国赢得诉讼 曾与中国官方对战


2016年06月24日 04:14    来源:侨报网



   历时一年半,阿里巴巴集团因2015年1月与中国工商总局“对战”引发的股价暴跌而导致的集体诉讼,如今有了结果。6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NYSE:BABA)宣布,美国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驳回针对阿里巴巴的一项集体诉讼。


   法院认定,阿里巴巴的信息披露“准确而充分坦诚”,原告无法证明阿里巴巴曾作出虚假陈述,亦无法证明阿里巴巴曾有意欺瞒投资者,从而裁定撤销该起诉讼。阿里巴巴对这一裁决表示欢迎,并表示它充分体现出阿里巴巴对信息披露透明的承诺。


   阿里与中国工商总局“对战”


   据北京财新网报道,事件的导火索是2015年1月23日,中国工商总局在网站发布的一份《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数据惊人:57%的产品“非正品”,其中,阿里巴巴旗下最大的电商交易平台淘宝网的正品率仅37%。调查数据一经公布即引发媒体关注。


   该监测结果发布4天后,1月27日,淘宝网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公开信,点名批评中国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司司长刘红亮。该信主要质疑前述工商总局发布的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指出工商采样、抽检程序等存在问题。此后,又将该文删除,于第二日发正式声明投诉司长。


   而1月28日,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司作出回击,在其官网公布了一份名为《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即2014年7月和阿里巴巴闭门会议的纪要与总结。这份文件指出了阿里巴巴5大方面多达19项问题,也收录了各地工商部门补充的另外6大问题。白皮书措辞直接,明确点出阿里的态度傲慢。


   当时的背景是阿里巴巴正在来美上市的关键时期,监管部门特意提出“为了不影响阿里系上市前的工作进展,该座谈会以内部封闭的形式进行。尽管1月30日,马云拜访工商总局,双方“握手言和”,工商总局也称白皮书无法律效力。但双方的争论通过媒体报道已经暴露出政策监管风险以及平台上的假货问题,并实际上造成了股价下跌。阿里股价在2015年1月28日和29日,仅两天时间就累计暴跌12.8%。


   股价暴跌引发集体诉讼


   白皮书的发布引起海内外媒体的关注,投资者质疑阿里巴巴是否就白皮书指出的种种内部治理问题在IPO前进行充分披露,多家律所对阿里巴巴发起集体诉讼调查,调查阿里巴巴是否违背联邦证券法律,以及与中国工商总局的“对战”显示出的监管风险。


   这起集体诉讼的牵头原告方为Christine Asia公司和威廉姆-泰(William Tai)。原告方认为,阿里巴巴刻意隐瞒了这一“行政程序”,令其在IPO时发布的申请上市登记表有误导性质。


   而阿里巴巴也向法院提交了对于原告提出的各项指控的驳斥,申请法院驳回诉讼。


   法院裁定非正式行政指导无披露义务


   据新浪财经报道,6月22日,法官表示,阿里巴巴“并没有义务披露2014年7月16日会议及受到行政指导,因为2014年7月16日的会议最多只能被看做是一次与监管机构的非正式会议”,并裁定“准许被告关于驳回原告起诉的申请。”


   美法院在判决书中提到,2014年7月16日,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市场规范管理司及省级工商部门的代表召集阿里巴巴开会,就其淘宝及天猫平台上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给予“行政指导”。行政指导是工商总局的一个非正式管理行为,用于鼓励商家及行业自查,帮助商家提高运营管理水平,预防或避免发生违法行为。行政指导并不具有强制性。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并未就该会议发布任何正式的结果,亦没有要求阿里巴巴以任何方式在任何指定期限内解决他们关切的问题。


   根据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消息,2014年,中国工商系统共实施了1万余次行政指导。通过行政指导,较好地帮助经营者树立守法意识,促进企业自律,缓解和避免了传统行政管理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矛盾,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


   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金融证券部合伙人沈海强律师认为,美法院的裁定是公正客观的。任何一家规模型企业,都会频繁地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判断阿里巴巴是否对此存在误导性的披露或刻意隐瞒此次行政指导可以从结果入手 —— 阿里巴巴并没有因此事受到任何行政上的处罚。这意味着此次行政指导没有发生任何确定性的法律后果,只是一次正常的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交流。


   阿里巴巴IPO信息披露详尽坦诚


   在7月16日会议的两个月后,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募集资金250亿美元,创下纪录。判决书对阿里巴巴上市前的信息披露予以认可。法院认为,阿里巴巴的上市申请表及招股书“完整披露了所有实质性的投资风险”。


   判决书中提到,上市之前,阿里巴巴递交给美国证监会的上市登记表(包含了IPO招股书),提及了电商可能遇到的困难,中国的监管环境以及随之而来阿里巴巴业务的风险,披露内容还包括中国政府可能会发布新的法律法规,以及其可能会对阿里巴巴及中国电商行业产生不利影响。


   沈海强律师认为,阿里巴巴在IPO前披露的信息高度透明,不仅提及目前的困难和潜在风险,甚至包括了阿里巴巴在社会上遭遇的一些批评。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法学教授罗培新认为,McMahon法官做出的判词,涉及到阿里巴巴风险披露的描述和观点非常广泛,多处赞赏了阿里巴巴在风险披露方面的积极表现。


   阿里巴巴胜诉,假货问题仍饱受诟病


   阿里巴巴年报透露,与世界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的诉讼仍在进行,同样因工商总局“对战”引发的州级层面的集体诉讼也尚未有最终结论。


   假货问题让阿里巴巴旗下电商平台饱受诟病。此前,在6月14日的投资者日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称发现品牌商和代工厂以及既有顾客之间之前的关系链路正在发生转移和变化,传统OEM(代工生产)厂商目前面临的并不是简单意义的“假货”问题,而是商业模式问题。


   有解读认为该发言中提到的“(代工厂生产的仿品)产品不见得比正品差,同时有更好的价格”意味着阿里巴巴支持假货。


   马云近日在《华尔街日报》英文版发表署名文章,谈及阿里巴巴保护知识产权的立场和思考,对此问题进行澄清。


   马云在署名文章中称:“阿里巴巴绝不姑息纵容而是坚决打击假冒商品。” 他表示,阿里巴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这个企业发展102年的长远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基于真实可靠的原则。“品牌商和其知识产权必须受到保护。阿里巴巴的使命是支持那些创新和投资自己品牌的生产商。我们对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零容忍。”


分享按钮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黑色档案

大众新速腾或面临二

  如果质检总局经过测试评估,认为一汽-大众的召回措施不能消除安全...

苹果授权店被曝”洗

  中新网4月7日电 (IT频道 张司南)近日,中新网IT频道接到多位网友投...

环球公司

中国在牙买加修路建

  英媒称,在牙买加,一条4车道的公路从北到南,围绕着一座山绵延40...

中国在牙买加修路建

  英媒称,在牙买加,一条4车道的公路从北到南,围绕着一座山绵延40...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