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资金将近4万亿元 专家支招盘活

2014年12月28日 06:16    来源:中新网

  专家表示,沪港通、自贸区等相关政策,对唤醒沉睡资金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

  “根据中央银行资金资产负债表统计数据显示,沉睡资金将近4万亿元。”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应加大唤醒“沉睡”资金力度,使该资金发挥作用,解决民生问题,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1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在水利投资运营、义务教育、卫生、社保、环保等领域开展三年滚动预算试点。

  审计署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重点审计的32个中央部门结存资金半数闲置超过一年。至2013年底,这些部门结存资金974.20亿元中,有493.80亿元(占50.69%)是2012年底前形成的,结转超过5年的有8.36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律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盘活“沉睡”资金有利于解决我国“新常态”下金融安全、金融稳定等问题。

  “在我国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新常态的特点就是更多依靠内需,挖掘自身能够动用的资源,唤醒沉睡资金,投资到实体经济。”尹振涛表示,“沉睡资金的结构,不管是流动性还是调整性,都存在较大问题。很多资金宁可存在银行账户,也不愿意使资金流动起来,这跟我国市场化利率、金融政策都有较大关系。”

  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明确要求,将2012年及以前年度各级一般公共预算、部门预算、专项转移支付给转资金,收回统筹使用。盘活资金重点投向民生改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全面清理财政专户,各地一律不得新设专项支出财政专户。同时,对预算周转金和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占比设定上限,明年起不得在预算外新设偿债准备金,已设的纳入预算管理,促进资金科学安排,加快流转。

  尹振涛表示,要完全唤醒“沉睡”资金,最重要的是走市场化道路。营造一个较稳定的金融政策环境,带给市场稳定预期。目前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都比较清晰,应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次,货币政策的工具使用应更加多元化,尽量减少干预性政策,鼓励用多种工具手段调整货币政策。同时,相关部门要完善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基本制度,尽量把资金引导到市场化投资道路上。

  “近期,沪港通、自贸区、负面清单改革等相关政策,对唤醒沉睡资金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尹振涛告诉记者,相关政策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调动了个人投资和企业融资的积极性。未来,我国资金运用要规范发展,建立完善的法治环境。只有这样,沉睡资金才能从无效领域流向有效领域。


分享按钮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黑色档案

大众新速腾或面临二

  如果质检总局经过测试评估,认为一汽-大众的召回措施不能消除安全...

苹果授权店被曝”洗

  中新网4月7日电 (IT频道 张司南)近日,中新网IT频道接到多位网友投...

环球公司

土耳其击落俄罗斯一

  俄罗斯一架战斗机24日在土耳其边境坠毁,土耳其方面发表声明称,土...

机构解读俄飞机被击

  军工板块必须重视的两个大逻辑:  第一,改革不是狼来了!过去这...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