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3至25日,为纪念中美建交35周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在美国波士顿共同举办“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暨哈佛中美公共政策高层论坛”。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孙国祥应邀出席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哈佛大学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等双方嘉宾约80余人出席会议。 孙国祥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回顾中美关系35年所走过的道路,给我们的重要提示是,一个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的中美关系,不仅给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也有利于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孙总指出,中美关系中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如何处理好中美关系中的“同”与“异”是中美双方需要直面的重要课题。双方要承认中美国情不同带来的差异,要积极培育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氛围,要坚定致力于不断深化共同利益。孙总强调,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基因、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现实所致,不管外界如何评论,中国坚持走和展道路的意志和决心永远不会改变。 李小林在论坛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美双方与会者普遍认为,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对两国和世界都有益。两国和则两利,斗则双输。中美两国通过努力完全可以避免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相互冲突的历史覆辙。 李小林表示,两国的共同利益在增多,相互依存越来越紧密,不仅是双边层面的经贸关系、人文交流等对两国非常重要,而且两国在更宏观的层面上,如应对国际和地区问题、反对全球恐怖主义、环境保护、预防传染病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多交集,面临共同的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两国的合作,都要求中美两国进行合作共赢,而不是冲突对抗。 会议主要就变化中的全球机构、金融和贸易、能源环境和科技教育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