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中国的良好形象“走出去”
如果你坚持互利共赢,注重商业道德,注重企业的文明经营管理,讲究诚信,注意回馈当地的社会,人家就看重你,把你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你的事情就比较好办。
■
企业走出去,只是整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部分。我们过去几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不仅请进来,早些年前一阶段请进来,最近十几年走出去发展得很快。从邓小平同志,大家看电视,走到日本、走到美国或者走到新加坡,我们国家不断的走出去。领导人走出去,各方面的人士走出去,老百姓走出去,企业家走出去。我想没有这几十年来,接连不断越来越多的走出去,内政外交没有今天这么好的局面。今天可以说,世界每一个角落,都有中国人的身影存在。到处是中国人。
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期,我们的祖先也有过走出去的辉煌,但是我以为,今天中国“走出去”的规模、范围、广度、深度都远远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时期。比如我们2013年,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已累计达到了6135.96亿美元,这个远远超过了2000年的227亿美元。现在每年有7、8千万人士进出国门。2003年非典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就跟他们讲,将来亿人走出去,现在超过亿人,一亿人次往外走。
有一个数据,从建国到三中全会,28年间,我们总共走出去的人次是28万。领导人现在是走遍了全世界。比如不到两年,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他们往世界走,去寻求我们的友谊。毫无疑问,未来中国“走出去”,一定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也造福于我们中国人民,也造福于全人类。在中国“走出去”的过程当中,中国的企业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你们的成功,凝聚了中国企业家和劳动者的智慧、勤劳,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做法。
中国越发展,越需要开放,越需要我们的企业“走出去”。新的时期,企业“走出去”任务更加艰巨。中国政府、中国领导人十分重视企业“走出去”,为企业“走出去”创造越来越好的政治、经济、安全、舆论环境,实践上宏观上,为企业“走出去”做了卓有成效的公共外交。世界上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国家,欢迎我们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同他们开展有效的互利共赢的合作,包括重大项目的合作。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想与中国合作。搭便车也好,搭快车也好,都欢迎,谋求共同发展。当然我们企业“走出去”,也并不到处是红地毯、欢呼声,也面临着新的风险、挑战,但是我们企业一定要下决心,迎难而上,尽量防范和规避风险,努力学会应对风险。总之要努力提高“走出去”的能力、质量和水平,创造新的辉煌。
下面我就企业“走出去”,如何进一步发展公共外交提一点具体建议。
我以为搞企业的公共外交,最重要的无非就是做好人的工作。向当地的与会政党、政府、领导人、非政府组织、干部、群众等等,让他们了解你、喜欢你、信任你,能够同你真诚的合作。这样,你的企业走出去,就会走得好,得心人者得天下,中国人经常说,我所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何做到得人心、人家喜欢你,和你真诚的合作,我想比较重要的是:
第一,要树立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企业“走出去”,不仅仅意味着资金等等,而是我们道德行为,中国的良好形象走出去。这两者要很好的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也要两手都要硬,如果硬件很好,软件很差,这个企业不可能得人心,“走出去”也走不好,或者“走出去”也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你坚持互利共赢,注重商业道德,注重企业的文明经营管理,讲究诚信,注意回馈当地的社会,人家就看重你,把你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你的事情就比较好办。我们也要注意,我们国内有一些企业有陋习、恶习,不要带出去。你所在的国家,所去的国家,把每一个中国人、中国企业,中国出去的企业家和他的员工都看作是中国的代表,他们怎么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就通过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企业、企业家、企业的领导,每一个企业的员工,都应当是中国良好形象的体现。不要做有损中国形象的事,不要说有损中国形象的话。就是说你所有的言行、所作所为要让人家敬佩,中国人好样的。
好的行动有时候很重要。我举一个例子,我去访问的时候,欢迎仪式的时候,马背上的骑士在行进中掉下来,大概天气热晕了。胡主席作为国家元首,跑过去扶住掉下来的骑士。这个动作就是公共外交,你说多少都不抵实际行动,你在国外会遇到很多事情。所以我想,如果中国的企业管好自己,做出了好的榜样,你这个企业的公共外交就做好了。
第二,要谦虚谨慎,尊重对方。尊重什么呢?尊重人家的历史、学术和文化,尊重人家的法律法规,尊重人家选择,不要介入人家的内政。尤其在非洲这样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家很在乎你是否尊重他们的内政主权,是否公正地对待他们。我们决不可有任何大国主义的表现,决不可以“老子富起来了,财大气粗,表现傲慢”,还要虚心学习,借鉴人家的长处,任何国家,哪怕是小国、穷国、弱国,都有自己的长处、优势,都有他们在世界上存在的价值,谦虚学习、交流与互敬,习主席讲,我们无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要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融、互建、互通,不断地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学习任何国家的长处,比如新加坡,土地一点点,这个国家忧患意识极强。我们说不定哪天就消失了,包括海啸,如果发生在北岸,就不得了。忧患意识很强,国家很小,但是作为一个华人为驻守的国家,治理得很好。治理一个大国固然重要,你把一个小国治好也不容易。大家庭很难治理,小家庭矛盾更深。
至于发达国家,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长处,他们对外侵略,搞殖民主义,这些我们不学。他们的制度,他们走的道路我们学习。比如美国,他有他的优势。这个国家200多年怎么发展起来的?侵略扩张我们不学。但是他能为中国所用。我想我们的企业家走到世界上去,一定要虚心、认真的学习各个国家的优势,包括在发展方面等。学会或者注意倾听人家,虚心的求教,学会赞扬人家也是一种尊重。我们中国人也喜欢听赞扬的话,很舒适,现在讲舒适度,赞扬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我举一个例子,有一回,一个外国专家来访,我们谈了接近2个小时,几乎是我在问,我越问他他越兴奋,他觉得有人向他学习、请教,其实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在结束的时候他讲,我头一次当了一会儿教授,跟别人讲课,他很舒适。有一个主持人,我第一次见她,跟她说我在电视上见过你,你比电视上更漂亮,她一下子很开心,一下子气氛不一样。后来美国人说,当时你这么说,就像圣诞节的灯,一下子亮了起来。需要赞扬她漂亮、年轻。所以你跟外国人谈话、说话,不管跟什么人,你一定要认真准备。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创造谈话的气氛?这是要下工夫的。我每一次跟外国人谈话,都要自己琢磨的,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能够把话说到人家心里去。你写一个稿念,你念得一个字都不错,但没有效果。
第三,要善于坦诚沟通,正确解读中国。随着中国的不断成长壮大,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深入、妥善、正确地解答外界提出的许多问题。比如中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中国向何处去?战略力度究竟是什么?你们这么一个人口众多的中国,为什么在几十年时间就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等等。如果要让人家了解你,认识中国,认识企业,或者减少人家的疑虑,企业的扶植要注重。“走出去”的所有同志,都恐怕要注意。先培训自己,你去做别人的工作,做公共外交,你先自己搞,培训好自己。用人家听得懂的语言、方式去解读。如果你说得好,人家对中国会产生好感。
我现在说一下,世界上,包括很多发展中国家,并不认为已经是发展中国家。如果我们讲非洲还是发展中国家,他们就笑,认为不是发展中国家。可能我们中国人自己是不是也有人不太认同,不太认这么一个定位,我们已经很发达了。我想我们还是要老老实实承认,我们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只用了28年的时间就建立了新中国,当年同我们共产党一块建党的,印度共产党、南非共产党等等,都没有走出来,中国走出来了,这是奇迹。同样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也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了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个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国家,十分了不起,值得中国骄傲。但是我们国家,要真正强大起来,老百姓过上精神和物质上都很富裕的日子,我觉得日子还很长。过去革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我就想,我们这几十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胜利六十多年了,万里长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共同努力。所以我们务必要清醒。企业家“走出去”,可以实事求是的讲我们取得的成就,但也要讲我们面临的困难、挑战和问题。一定不要过分渲染我们的成绩,让人家感到害怕,或者让人家觉得你很富饶,我提什么要求都可以满足,或者国际上要求承担超出我们所应该承担的。今后如果你们把外国人领导或者外国的合作伙伴请到中国来,都让他去西部看看,不要老去北上广,到我们老家贵州,云南、四川去看看。你们看看四川、云南的山区里头,六级地震能造成多大的损失、伤亡?一个地震在日本、美国,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为什么?因为你还处于发展中国家,你还没有发展中的水平,有能力在山区里头能修建高水平、高质量的房子。
至于中国的经验,所发生的问题,不要跟外国人理直气壮地去谈,更不要让人家学你,照搬。我们不照搬西方的东西,也不能让别人照搬我们的。现在也有人讲中国模式,我们自己讲就是中国道路,这个鞋子只能我们中国人自己穿。而且这一条道路还在继续探索过程中,并没有终结。还有你们走到欧美去,尤其是美国,美国的很多人,特别欢迎我们去投资兴业。但是美国也有些人总害怕我们强大以后,跟他们抢位置。所以我们企业走出去,要用真诚的合作去消除人家的疑虑,要用你们亲身经历和熟知的中国的国情和省情、乡情,甚至你的家情来生动地告诉他们,中国要真正发展起来、强大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几年以前,我访问美国的时候,也就针对一些问题谈。我说中国人只有洋墨,洋墨就是摆脱贫穷,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很多地方还很落后,发展的任务还很重。比如我贵州老家,那就很穷,人均GDP(很低),跟上海、北京比差好远。
大家同美国人打交道的时候,更要注意不要轻言美国的衰落,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总量,确确实实下降了。但是我以为一个不争的结论是,长时期以来,美国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人他们自己有人说衰弱,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我想我们不要参加。一个国家的兴衰,并不取决于别人的愿望和判断,归根到底取决于这个国家自己。美国是这样,其他国家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我们中国现在在发展方面,应该有差距,我们中国人自己要争气,要奋发努力。如果这个机会我们不好好抓住,就会失去这个机会。
第四,要关注和把握你所走出去的国家,世界、地区发展的变化。来决定取得正确“走出去”的战略、政策,不可盲目地瞎走。我们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不仅要有一些人会搞公共外交,还应该有一些人注意跟踪研究形势,做到心明眼亮。现在世界上要和平、发展、合作,这个仍然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大战不容易打起,我们“走出去”仍然存在着良好的机遇,战略机遇大有可为。但也要看到,现在这个世界小战不断、冲突不止,天下并不太平,你看现在中东地区就很乱。还有中东欧,乌克兰这些地方。亚太,是最有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企业经营有自己的战略,企业“走出去”要有国际战略,注意跟踪不同国家、地区的动态,学会把握机会。一个国家所在的地区,是相联系的,特别是大企业家“走出去”,跟企业智库紧密联系,这是一个趋势。
(作者系前中国国务委员、中共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前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名誉院长。本文是作者在8月31日“首届长江公共外交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本报根据人民网文字实录整理,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