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企业在欧洲闯出共赢路

2013年03月21日 06: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align="center">

  在伦敦街头行驶的黑色出租车。

 

  柳工欧洲有限公司的员工在检测车辆。记者 张 杰摄

  山西运城制版集团西班牙分公司的员工在车间里劳动。记者 丁大伟摄

  海尔(意大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在组装冰箱。记者 韩秉宸摄

  “走出去”,是中国品牌被世界认知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中国制造”的必然选择。欧盟一度是中资企业海外投资的“软肋”。究其原因,主要是进入欧洲的门槛较高。随着欧盟成员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中资企业赴欧投资兴业呈逐年增长趋势。本报记者在实地采访中看到,中资企业为欧洲经济注入活力,互利合作之路前景广阔。

  海尔(意大利)

  金字招牌就是广告

  记者 史克栋 韩秉宸

  走进海尔(意大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很难让人把这家企业和传统印象中的中国企业联系起来——全公司上下仅有一个华人面孔,这名当地出生的华裔女员工负责与总部联络。这种高度“本土化”模式不仅为海尔打开欧洲市场开辟出一条捷径,也为当地员工免受经济危机冲击上了一道保险。“为海尔工作,我们骄傲!”公司总经理弗朗西斯科·阿尔布利奇奥如是说。

  海尔(意大利)公司位于意大利东北城市帕多瓦附近的小镇坎波多罗(意为“黄金之地”),小镇人口只有2000多人。阿尔布利奇奥向本报记者介绍说,2001年,海尔收购了这里的一家冰箱制造企业,成立了海尔在欧洲的这家子公司,从而开启了海尔进入欧洲市场的大门。公司现有员工130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厂房面积1万平方米,冰箱年产量约8万台,产值约2200万欧元。海尔在全球生产的第一亿台冰箱,正是在这家公司的工厂中下线的。

  谈及这十几年来的发展,阿尔布利奇奥回忆道,公司起步时继承了原企业的生产线,生产旅馆使用的小型冰箱。两年后,海尔根据市场需求,加大了科研投入,对企业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使产品质量和档次逐年上升,目前重点生产“适应欧洲消费者使用习惯”的高端产品。2008年,自主研发生产的意式三门冰箱以其独特的人性化设计不仅获得了市场的一致好评,还引起众多竞争对手的争相模仿。

  阿尔布利奇奥告诉记者,海尔冰箱上醒目的“意大利制造”标牌,让欧洲消费者感到更为亲切。同时,海尔集团在非洲市场的知名度也为这些“意大利制造”的销路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欧洲市场的新发展和非洲市场的固有认同合力作用下,海尔(意大利)公司的年产量连续数年保持增长,目前已由2008年年产34359台增加到2012年的80733台,当欧洲本土家电品牌都在限产、裁员时,海尔(意大利)公司却为满足订单需求而加班加点。

  海尔在欧洲市场的发展,凭借的是产品过硬的质量,而并非铺天盖地的宣传,他们在意大利甚至连电视广告都没有投放。 阿尔布利奇奥认为海尔将大量资金用在提高产品质量和设计水平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产品销售经理蒂奥佐介绍说:“冰箱是唯一每时每刻都处于工作状态的家用电器,这本身就对产品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采访中,海尔(意大利)公司生产中的质检工序也确实让本报记者印象深刻。从开始的材料准备,再到元器件的组装,每道工序都要经过严格检验。在成品组装完成之后还要经过一系列测试,一旦发现问题,立刻从生产线上撤下。

  海尔在欧洲面临的问题并非来自经济危机,而是自身发展带来的进一步转型。阿尔布利奇奥常对公司的员工们说,“海尔已由第二梯队的顶尖位置,转变为第一梯队的新锐,这意味着将要面对更大的竞争难度。”

  运城制版(西班牙)

  交货期决定竞争力

  记者 丁大伟

  山西运城制版集团西班牙分公司的厂房位于距离马德里50多公里的西班牙瓜达拉哈拉省海纳雷斯工业园,厂房面积在2000平方米左右,共设有机械加工和综合两个大车间,22名员工中西班牙当地员工占一半以上。记者采访运城制版公司的当天是个工作日,车间里机器轰隆作响,穿着公司统一工作服的工人们忙前忙后,一片热火景象。

  运城制版集团是首家进入西班牙的中资生产型企业。被问到为什么千里迢迢来西班牙建厂,运城制版西班牙分公司总经理陈军说,这主要由其产品的特点决定,运城制版生产的凹印版辊主要用于食品、饮料包装的印刷,客户印刷厂一般要求在下订单后几天内供货。在这种情况下,交货期就是竞争力,而只有靠近目标市场才能缩短交货期。

  “我们在成本上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我们使用的钢板是直接从国内采购的,而且部分机械也是由我们集团公司自己制造的。但我们的主要优势仍然在于质量和服务,比如目前西班牙同类企业的平均交货期在5到6天,我们则能缩短至3到4天。未来我们还将通过提高自动化和员工技术水平来改进产品质量,进一步在西班牙打响品牌。虽然这并不容易,但我对此有信心,因为只有我们自身过硬,才会有竞争力。”陈军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运城制版的客户有西班牙和法国的印刷厂,下一步还将开拓葡萄牙市场。

  回忆起刚到西班牙建厂初期的困难,陈军仍然心有余悸。“最难的是各种手续,尤其是员工的签证和居留。我先后找了两家律师事务所,但都空手而归。然后我直接去马德里移民局排队,第一天是早上8点到的,一直排到下午2点,结果移民局关门了。第二天我凌晨4点就去排队,终于排上了,但最后对方只给了我一页纸,上面写着一些申请居留的要求等,仍然无法解决问题。最后我找到了瓜达拉哈拉的招商局,在他们以及当地雇主协会的帮助下才解决了员工工作居留问题。”

  经过数年发展,运城制版在西班牙基本扎下了根。目前运城制版每年的产量有五六千支版辊,而西班牙制版业每年总产量约为10万支。在西班牙四五十家规模最大的印刷厂中,有四五家是运城制版的客户。

  西班牙人路易斯是运城制版的一名销售员,他从公司开始投产时就一直在这工作。“我在制版行业已经工作了12年,这是一个竞争很激烈的市场,对于一个后来者尤其是一家外国企业要想在这个市场中立足难度是很大的,但我们做到了。对于公司的未来我充满信心,因为我们有技术、有服务,因此就有竞争力。”对于自己的“东家”运城制版,路易斯表示很满意。他说:“公司的管理很规范,与所有员工都签订了劳动合同、缴纳了社会保险,工作时间不超时,工资也按时发放,我真的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商务参赞季先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截至2012年底,在西班牙的中资企业共有34家,主营业务为通信、金融、钢铁、渔业捕捞、航空运输、海运、销售等。根据国内相关统计,截至2012年11月底,中国对西班牙累计投资4.1亿美元,其中1—11月中国对西投资2421万美元。总体看,中资企业在西投资起步较晚,总数也不太多,但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在西中资企业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为当地经济和就业做出巨大贡献。

  此外,近年来中资企业越来越重视承担社会责任并积极参与当地公益事业,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认可以及舆论好评。比如,华为公司组织产品展示及体验巴士走进当地校园,为学生免费开展通信产品互动体验活动,组织优秀大学生赴华为公司总部培训;中兴公司积极赞助当地政府有关公益活动,向慈善机构捐赠电话等。此外,在西中资企业已注册成立西班牙中国商会,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在西融合发展。

  吉利(英国)

  留住伦敦“文化标志”

  记者 李文云

  中资吉利英国集团有限公司2月初斥资1104万英镑收购英国锰铜控股公司,引发英国主流媒体高度关注。路透社报道称,收购行动保住了英国的就业岗位及堪称伦敦标志的出租车在英国的生产。就此,吉利英国公司董事长李东辉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看好“锰铜”的长远品牌价值,是吉利此次收购行动的战略考虑。李东辉说,2006年吉利购得英国锰铜控股公司19.97%的股份,为英国锰铜控股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新的生机,此后吉利一直为英国锰铜控股公司及其旗下的伦敦出租车公司的发展提供支持。2009年,吉利和“锰铜”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生产TX4出租车,降低了TX4的生产成本,提升了竞争力。由于吉利只是“锰铜”股东之一,不能完全决定“锰铜”发展战略方向,加上近几年国际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影响,以及出租车市场竞争升级,“锰铜”的发展遇到了困难。“但我们仍然相信‘锰铜’的品牌价值,它生产的经典黑色出租车已成为伦敦的文化标志,同时我们也看好专业出租车市场的前景。”李东辉表示。

  吉利并没有忽略公司面临的挑战,目前首要的任务是恢复部分业务的元气,让供应链正常运转起来。短期目标是将“锰铜”的生产恢复到托管之前的水平,使生产、销售、服务都能进入稳健的发展轨道,迅速恢复“锰铜”的盈利能力,同时着手制定公司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吉利要加大对TX4车型的研发投入,寻求吉利与“锰铜”之间的协同效应,在保持TX4原有特色基础上,推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更加节能、环保的专业出租车产品。吉利还要开拓新的运营模式,如个人租赁市场,加大英国之外国际市场的开发。李东辉说:“英国锰铜控股公司的品牌、技术和设计能力将会与吉利产生协同效应,有利于吉利其他车型的发展。”

  吉利的收购行动为英国当地经济与就业作出了贡献,受到英国商务部、伦敦市政府和工会的欢迎。这对吉利“走出去”长远发展也颇有裨益。收购行动使英国锰铜控股公司这个享誉世界的品牌和伦敦的文化标志得以保留和发展,也保住了考文垂工厂和设在伦敦的销售公司的就业岗位。

  对于吉利集团来说,通过收购英国锰铜控股公司的核心资产和业务,可以更好地开拓英国市场,并考虑进入个人租赁和私家车市场的潜在可能性。同时,收购和运营有助于吉利了解国际市场的法律法规、市场需求、人才基础、社会情况,以及国际化运营经验的积累、提升企业的国际化运营能力和水平。

  柳工(荷兰)

  服务和维护现场跟进

  记者 张 杰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荷兰经济2009年开始下滑,需求萎缩,中国对荷兰出口受到抑制,但对荷投资却逆势增长,自2010年起,连续3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资来源国。广西柳工集团便是在此时进驻荷兰的。2009年底,广西柳工集团正式在荷兰注册成立了子公司——柳工欧洲有限公司,并以此为基地,大力拓展欧洲市场。

  柳工欧洲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肖远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荷兰地处欧洲门户,因公司绝大部分的产品都是通过海运来到欧洲,公司选址需考虑要距离鹿特丹、安特卫普等欧洲重要港口相对较近,有比较便捷的物流运输渠道,对周边市场具有较大的辐射效应。

  记者来到位于阿姆斯特丹附近阿尔梅勒市的柳工欧洲有限公司总部时看到,公司院内停放着该公司生产的各式大型工程机械。肖远翔告诉记者,荷兰政府是一个服务型政府,特别是在欧债危机期间,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积极推动、吸引外资。当他们决定在阿尔梅勒市建立总部时,该市政府在选址、厂房建设、寻找宿舍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大量帮助;公司开业剪彩时,该市市长还专门到场祝贺。

  在肖远翔看来,当前整个欧洲的大型工程机械的总体需求量确实在下降,原来只考虑使用沃尔沃、卡特彼勒等高端昂贵机械的客户,现在也开始考虑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我们的产品价格相对低,但产品各项指标都符合欧洲的各类标准,能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随着我们售后服务和设备维护等领域的现场跟进,企业的好名声已经在终端客户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柳工产品。”肖远翔自豪地表示,2012年,一个未曾购买使用过中国设备的芬兰大客户最终一次性购买了柳工价值800多万欧元的数十台设备,这也说明越来越多的欧洲客户开始了解柳工,信任和支持柳工产品,“在2012年,我们的销售不降反升”。

  中国驻荷兰使馆经商处李飞参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荷兰近年来出台了许多便利和优惠政策,包括对我商务人员签证便利、外资企业派出人员30%所得税减免、研发和创新企业工资税和所得税减免、控股公司收入免税汇回国内等,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2011年和2012年,中国对荷兰新增投资项目分别达到30个和31个,已经从一般的贸易、运输领域扩大到能源、建筑、金融、高科技等纵深领域,在荷兰投资的中资企业还充分利用荷兰与第三国签署的投资保护协定及荷兰本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以荷兰为基地向第三国投资。

  李飞告诉记者,目前,在荷中资企业总数超过300家,累计投资总额约30亿美元,在荷中资企业雇佣当地员工约7000人,直接和间接为荷创造两万余个就业机会,不少企业已成为荷外资企业中的纳税大户,也很好地维护了中资企业整体形象和品牌声誉。随着企业的发展,柳工欧洲公司的员工总数已达20人,外籍员工数量也从最初的1名增长到8名。

  肖远翔对记者说,今后还要继续走当地化的路子,为当地创造就业,也为自己拓展欧洲业务提供便利。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