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征文散文奖获奖名单


2019年04月03日 08:19    来源:作家网

       由作家网、《人民文学》杂志社发起,作家网、现代出版社、包商银行共同组织举办的第九届“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征文,历时一年,征文得到了全国各高校团委、学生会、文学社团的积极支持,共收到小说、散文、诗歌作品八万余篇(首)。本次征文作品由文学编辑初选后,隐去姓名、学校名及地址信息等,最后经终审评委投票评出奖次。


       散文类作品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30名。另有部分同学的作品入选《2018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散文卷)。


       现正式公布获奖名单及散文终审评委的评审意见。


一等奖


赵 琳/西北师范大学

《达布察克镇往事》


二等奖


孙俊波/荆楚理工学院

《归巢》


王芷怡/赣南师范大学

《老藤椅》


顾绅楠/浙江师范大学

《兰亭遥想》


三等奖


刘小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比水更安静的是淤泥》


李司平/云南文山学院

《扁担弯曲的弧度呈现》


邵 骞/上海大学

《荒草原野》


张心怡/复旦大学

《母亲和我和或许另一个女孩》


徐苏杭/杭州师范大学

《惊鸿一眼,半世长情》


优秀奖


柳 燕/云南大学

陶玉帅/河南省新乡医学院

陈斯婕/福建师范大学

卢 颖/北京联合大学

付雨文/中山大学

袁 伟/扬州大学

孙玉琪/云南大学

潘凤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王 璐/华南理工大学

李啸洋/北京师范大学

金振宁/山东科技大学

王 帅/上海大学

大 盛/岭南师范学院

耿亚成/山东师范大学

张安靖/湖北文理学院

忍 冬/安庆师范大学

马晨薇/安徽省池州学院

姜 怡/浙江海洋大学

左存文/四川大学

鲍伟亮/临沂大学

申飞凡/太原科技大学

陈余妃/云南省昭通学院

董 玥/复旦大学

刘 云/安庆师范大学

渝 万/河北农业大学

许淳彦/四川大学

陈德辉/四川大学

田云龙/山东科技大学

余 欢/贵州民族大学

马 健/辽宁师范大学


------------------------------


征文活动总策划评委会负责人


赵 智(冰 峰)



散文终审评委


白庚胜

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李敬泽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冰  峰

作家网总编辑

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


徐则臣

《人民文学》副主编


范子文

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


方  文

《中国作家》编辑部主任


张  蔚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散文初审评委


张大群

安  琪

刘不伟



评委点评



一等奖


作者:赵  琳

学校:西北师范大学

作品:《达布察克镇往事》



       是常见的童年回忆,细腻、耐心,逝去的人与物与风景,历历写来,见得出情意。文字再精确一些更好。


——李敬泽


       少年的记忆和草原上的万物有关:羊,马,草,爷爷,山羊爷爷。他们,是众生平等的众生,在星光照耀下他们一起成长,互相热爱,互相给予生命的力量。草,把“我”从疾病中治愈;马,驮我度过上课的日子;羊,是一家子生活的依靠。而“我”对它们的记录,是“我”能做到的、对它们的回报。还有神奇的“山羊爷爷”,草原上的通灵者,能看到凡人看不到的秘密。作者以自己细腻的笔触,让我们跟随他/她回到草原,回到童年,回到“丰茂的草地绵延着皎洁的皑皑白雪”的达布察克镇。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于作者,是唤醒沉睡的时光;于读者,是经历你不曾经历的生命之体验。


——白庚胜


       羊、马、草与牧民的关系,与整个草原的关系,与大地的关系,复杂而纠结。人的生存需要羊,羊的生存需要草原,而草原则需要禁牧和休养生息。生态与生存之间的复杂,让读者有了更多的思考。马是草原人出行的工具,也是伙伴,老马有着人一样的命运,与大自然的搏斗随时都可能发生,在冰河里,老马在祖父顽强的拯救下活了下来,也算是一种幸运。


       在草原上生活,当然是离不开草的,草喂养了羊,羊又喂养了人,所以,草原上的人看上去是在吃肉,其实也是在吃草。“我”病了,当然要用草来医治。经过“我”的一场病,牧民所处的生存环境和与大自然所进行的“勾结”便跃然纸上。


       山羊爷爷和祖父是比较清晰的两个人物,山羊爷爷是有神性的,他的神性源于对环境以及羊马之性情的熟悉,同时,也有小人书和许多故事的相融,所以,他在草原上,是无所不能的。而爷爷则是一位朴实本分的牧民,像老马一样,用尽最后的力气也要把生活拉向未来。


       通观全篇,作者选取的羊、马、草、祖父、山羊爷爷这几个点是“能说事儿”的,这些事有草原的味道,也有情感和生存的体验信息。作者用笔细腻,生活内容厚实,有独特的选材能力。


——冰  峰


       四个关于达布察克镇的往事片段,涉及羊、马、草和那些星光一样的事物。作者有比较充分的写作经验,所选题材之于草原牧民都是最基本也最重要,因为事关他们的日常生活,俯仰之间,哀乐之际,乃至生死存亡皆有赖于它们。看上去平常,实则兹事体大,所以羊、马、草对草原人来说,无不具有某种神性。作者写出了这种敬畏和神性。而那些星光一样的事物,就是生活中习焉不察的细节,经文字擦亮,熠熠生辉,如同那片草原上一个个卑微却倔强的生命。


——徐则臣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朝诗人薛道衡的一首《人日思归》,看似平淡的寥寥数笔却饱含着浓浓的思乡之情。亦如作者赵琳对幼时发生在达布察克镇往事的追忆,深情款款,细腻动人。


       那丰茂的草地、皑皑的白雪、勤劳的牧民以及在草原上驰骋的马儿和成群的羊羔,如同一幅隽永的画卷浮现在我们眼前。“找羊羔”的故事、“家中老马”的故事和“芨芨草”的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着不变的主人公,便是祖父与祖母。老一辈人的爱往往是含蓄的,他们不习惯说些亲密的话,可为了子孙们却不辞辛苦。祖父母为了支撑全家人的生活,极力守护着未出栏的羊群。家中那匹“老的不能再老的马”,也正如祖父一样,为了这个家默默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而一直没有找到的芨芨草,则象征着祖父对“我”最深沉的爱。往事历历在目,那些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也一一跃然纸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可那些如星光一样的人和事物,会温暖着我们的整个人生。


——范子文


       这次阅读的作品,我的感觉是女性作者较多,南方题材的作品较多,普遍呈现细腻阴柔之美。而这篇《达布察克镇往事》则尽显北国阳刚气概,描绘了作者记忆中司空见惯的羊、马、草……正是这些童年时期铺满视野难以回避的平凡事物,让大漠草原的人们繁衍成长生生不息。对童年故乡的眷念,对祖父祖母的怀恋,无疑将成为已在大学校园的作者的重要创作源泉。


——方  文


       《达布察克镇往事》自成一格的叙事和抒情的格调,仿佛蒙古草原上的长调,悠扬、婉转、纯澈。作者带着孩童般的视角,稚气仰望与细心观察着小镇上的那些往事——人们对羊和马的极度热爱,草与人生命之间互动的秘密,山羊爷爷近乎通灵的本事,以及一切和星光一样闪闪发光的事物。随着童年的逝去,小镇的故事也几乎消散,然而,这些闪光的记忆经由作者栩栩如生的记录,而得以鲜活存在,就像梦中的“百草园”,永不凋零。


——张  蔚




二等奖


作者:孙俊波

学校:荆楚理工学院

作品:《归巢》


       滚轮在地上滑动的咕噜声,浩大的人群,故乡的寥落,河流与父老,这是近年常见的回乡主题,好在,他并不掩盖他的困惑,能够直面和表达自己直接的、直觉性的感受,不强求达成一个“意义”的结论,这使这篇文章有宽阔真挚的气象。


——李敬泽


       回乡的路也是一条脑波翻涌的路。作者在放假离开学校返回故乡的公交车上、火车上,脑中翻滚着故乡的点点滴滴。这是中国乡村的共同的命运:为了致富,引进造纸厂,产生的水质污染让村人丧失了生存的依靠,纷纷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这其中,大伯脑溢血病逝于异乡,父亲又从建筑工地脚手架上摔下,折了脚,不得不回到故乡。“我”,作为家中的希望,靠读书考大学考出故乡,背负着家族命运的“我”,对故乡,可谓爱恨交加。全文情感沉郁,有作者深切的感受在。好在“故乡现在开始在疗伤,那些以对土地和天空残暴的方式来谋取利益的手段正在被终止”,这样的结尾终于让读者松了一口气,而作者,也在篇末抒发了自己的热爱之情,“不管我们远赴千里之遥还是万里之遥,总会回来的,一定会回来的”,这是年轻一代的故乡情结,丢弃故乡,终究不是爱的方式。


——白庚胜


       读完这篇散文,咕噜咕噜的声音仿佛依然回响在脑际。是啊,我们在充满噪音的马路上徘徊,不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人头攒动,前路渺茫……村子里的造纸厂,污染了村庄,让一条清澈的河变成了死亡的标本。搬迁,改造,致富……工业文明对乡村的入侵,使乡村涂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原来拥有的恬淡、安静、清澈在远去,各种各样的困惑在袭击乡村,让乡村疼痛和受伤。好在时代在不断调整步伐和方向,“故乡现在开始在疗伤,那些以对土地和天空残暴的方式来谋取利益的手段正在被终止。”


       作者的叙述是轻松的,语言在游刃有余的词汇间穿梭。农村,城市,故乡,远方……这些场景在作者回乡的途中不断交替出现,蛊惑读者在回忆与现实的多维空间中进行思考、回望和判断。这样的结构,是有图谋的,也是成功的。


——冰  峰


       近乡情怯,离乡迷茫,大概是所有出远门的中国人都要面临的精神和情感窘境。尤其在今天,拆迁、城市化、移民浪潮,为生存背井离乡,乡土的故乡成了游子们最为纠结的心病。《归巢》的作者有很多话要说,想明白的很多,想不明白的更多,所以说得纠结、痛彻,也说得语无伦次、披头散发。作为一篇散文,这既是该文的优长,情感投入、思虑深沉,也是该文的问题,还可以更凝练、更集中、更有力。无论如何,这是一篇入情、深思、尽力地追究自我之作,就让“发而为文”有了最切当的理由。


——徐则臣


       当人口迁移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常态,越来越多的人不断踏上离家和归家的旅程。无论我们为什么离开家乡,外出求学也好,独自打拼也罢,家乡都成为了我们背后那个永远无法割舍的地方。每到春节,离家的游子们都会纷纷踏上归途,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然而作者却在一开篇就告诉我们,他越来越不明白回乡的意义,反而仅仅是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使命。


       拥挤的人群,嘈杂的火车站,无数的旅行箱被人们推着前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作者用最简朴的文字描写了回乡路上大家最熟悉的场景,无需过度地渲染,我们似乎已经置身于返乡大军之中。随着列车的行进,我们看到了父亲当年离乡的经过,没有浮夸的煽情,仅仅通过那句“父亲不是选择了远方,而是被迫在流放”,就让我们体会到了隐藏在背后的伤感和无奈。


       作者对于回乡的意义所提出的所有质疑,在他踏上故土的那一刻起得到了答案,这就是家乡对我们每个人的意义。作者十分细腻地表达出游子对家乡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也许有过伤心,有过失望,有过愤怒,但是最终我们对于家乡和故土,永远都饱含深情。


——范子文


       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大学生散文,具有今天大学生典型生活经历和典型价值观,也具有典型的朴素文风。中国人讲究过年,因此寒假回乡是大学生的惯例。在列车上,作者一边回顾一边思忖,故乡和亲人之于自己,意味着什么。以“河旁边的那座造纸厂”为符号的工业文明,将在田间劳作的父辈们驱赶到城市,然而,城市并没有将父辈们真正吸纳。故乡,成为魂兮归来的父辈们的归巢。作者在文章最后写道——不管如何,故乡和我已然不可分割。


——方  文


       近乡或许情更怯,离乡则需断肠。回去和离去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作者带着这个巨大的疑问,走在归途。轰轰烈烈的城镇化,将许多人的故乡都放置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渴望逃离却无法脱离,想要回去却再也回不去,这部分人的命运又何尝不像故乡一样,迷茫、尴尬、充满身份的焦虑。故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会让父亲背着在外务工去世的大伯,骑着摩托车穿越大半个中国,实现爷爷“回来就好”的哀嚎?在巨大的创痛里,在故乡的河流和暖阳里,在爷爷、父亲和自己的身影里,作者搜寻着那些微妙却割不断的线索,重新确认着:“故乡和我已然不可分割”。


——张  蔚




二等奖


作者:王芷怡

学校:赣南师范大学

作品:《老藤椅》


       文字是这次的稿子里最好的,干净精确。童年记忆里的细微处幽隐处表达得委婉尽致,时有警拔、动心的段落。


——李敬泽


       作者显然是个熟读过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水浒传》《聊斋志异》的孩子,文笔间氤氲着一股淡淡的古意,某个时刻,她会穿插这么一句来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兀的不困杀人也么哥。兀的不困杀人也么哥。”这时候,她的父亲已跟母亲离婚另娶并生下了一个弟弟,她呼天抢地感到了自己被父亲抛弃的痛苦。这篇散文的主题事关家族叙事,以“老藤椅”作为关键词,这把藤椅,父亲坐过,父亲在上面吞云吐雾他的红梅香烟,父母离婚后母亲舍不得丢弃它,暗示了母亲对父亲的不舍。文章没有交代父母为什么离婚,母亲像一个沉默的道具,安安静静地在女儿的笔下出现。虽然如此,通读全文,我们还是读到了女儿对父亲的不满。姥姥过世后母亲决定卖掉老藤椅,应该也是母亲的一种自我解脱。文章时间跨度长,子孙四代,都在一篇不长的文章中出场,作者的把控能力值得称道。


——白庚胜


       老藤椅是一句悼词,是一场爱情或一个家庭的遗物,是一个孩子童年的伤口。父亲离婚后走了,而父亲坐过并且享受过的老藤椅还在。这把藤椅是母亲的心病,也是母亲唯一的情感期待和回忆。母亲是坚强的,父亲对婚姻的背叛并没有击垮母亲,在孩子面前,母亲掩盖了所发生的一切。


       文章还刻意写到了狗,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而小狗赤子却背叛了它的小主人,最后也是不辞而别的离去,暗示着父亲对母亲、家庭的一种无情背叛。破碎的家庭让“我”经历了苦难的童年,童年唯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迷宫游戏机也被别人“抢”走了,没有父亲的“我”居然没有胆量把应该拥有的东西要回。迷宫游戏机是父爱的另外一种象征,父亲被一个小弟弟骑在脖子上,“我想跑过去叫他,又犹疑了,因为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叫他爸爸”。被抢走的父爱已经一去不回。


       作者从一个孩子的视角诉说一个离异家庭给幼小心灵带来的伤害。淡淡的忧伤,仿佛轻轻洒在伤口上的盐,一点一点的溶解和渗透,让伤口深处的情感一阵灼痛。文章的语感好,表达通畅,虽然文中情调弥漫着哀伤,但作者并未表现出语言的急躁和冲动,由此可见作者对文字所具有的克制能力和挥洒自如的表达能力。作为大学生的散文,是足可让人点赞的。


——冰  峰


       老藤椅是岁月的一件证物,也是成长过程中创伤和疑问的提醒,它提醒“我”爱的珍贵与缺失。父亲的“消失”、迷宫游戏机的易主、小狗赤子的失散、姥姥的意外死亡,乃至最后海上母夜叉故事来处之谜,都维系在一把老藤椅上。往事中有哀伤、遗憾、恐惧和愤恨,但正如藤椅之旧与破败,缓慢日常到消磨了情感的烈度,当然更得益于自身的沉淀和修为,多年后回首往事,文字和情感能深沉、克制。这也是此文打动人的地方。但一篇好文章,还须在修辞、结构和创意等文学的基本面上层楼更上,方可情、理、趣、美四者兼具。


——徐则臣


       这是一篇来自女儿内心深处的独白。儿时喝过的可乐,父亲爱坐的老藤椅,忙于家务的母亲,成为了女儿记忆中早已定格的画面。当这幅画面被骤然打破时,女儿甚至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她并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会突然离去,也不知道自己何时能再与父亲团聚。她只知道,那把老藤椅成为了父亲留在这个家里唯一的印记,母亲默默地守护着这个印记,难以割舍。作者用平淡的笔墨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家庭的解体,没有撕心裂肺的哭闹,没有孰是孰非的争论,只有一个年幼的女儿对爸爸离去的不解。


       若干年后,女儿在街头偶遇消失许久的、很像父亲的背影,却丝毫没有勇气走上前叫一声爸爸。她就那样平静地看着父亲的身影消失在视线里,并没有往前走出一步。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女儿在这一刻把她曾经得到的、现在和将来都不再拥有的,一并还给了父亲。这场父女之间无声的道别,让我们看到了女儿心里压抑多年的亲情。飞逝的时光中,依然留存下来的,是那把破旧老藤椅发出的声响。


——范子文


       老藤椅,实际上是作者生命经历中创巨痛深的记忆。多年来,它像梦魇一般,令作者困惑感伤,又挥之不去。父母离异让作者的童年不再完整,对父亲的爱恨交加,被作者宣泄在对老藤椅的描绘中。姥姥、母亲、“我”,三代女性的命运,由老藤椅串连,漫长岁月,令人唏嘘。


——方  文


       一些生活中的物件,比离散的人、凉薄的情、动荡的生命,更持久地深埋在我们头脑的图景里,更固执地用占据物理空间的方式,遮掩着我们内心的缺口。作者生命中缺席的父亲,所坐过的老藤椅就这样固执地存在着,见证着被抛弃母女碎裂的庸常生活:父亲来过,又消失;一条叫赤子的狗,来过,又跑远;姥姥,来过,又逝去……这所有的往事,如云飞散,甚至来不及问为什么——包括,那个关于母夜叉被抛弃的伤心故事。旧日生活的句点,以“老藤椅被卖掉”为标志,然而,对生活的不舍追问,可能才刚刚开始。


——张  蔚




二等奖


作者:顾绅楠

学校:浙江师范大学

作品:《兰亭遥想》


       这样的历史文化散文,本易流于浮泛。作者融汇个人经验、知识、见识,一路写下来,颇见性情怀抱,也是难得了。


——李敬泽


       作者文气十足,纵横捭阖,文贯古今。有引证,有深度,也有观点,可谓行文扎实,让人叹服。大学生对《兰亭》有如此高屋建瓴的论辩,实在难得。《兰亭》身世说法甚多,正史野史均有,各说纷纭,难有定论。而作者敢于移步沼泽,与诸多学者争辩天下,其胆识过人也。当下学子,文已被西化,言满口字母,民族气节丧失,令人担忧。而此文作者,汉语基础稳固,兼具国学修养,是国家正统未来之才。如多数学子效仿之,中华之血脉,必有传承也。


——冰  峰


       此文甚好,首先来自“专业”。不学书、单靠对书法进行偏僻的纸上研究者,大约难以对《兰亭》的来龙去脉作如此体贴入微的推断。其次来自“文学”。作者就读中文系,于作文与思索乃立身之本,此文旁征博引、开合有度,作文之法也颇妥当,所以一万余字的长文能气韵贯通,娓娓道来。文章稍有些“大散文”的八股习气,摆拍的雄伟姿态不时闪现,不过鉴于作者之年轻以及丰沛的才华与想法,一俟自信与平和降至,此等习气当自然消除。此子可期也。


——徐则臣


       这是一篇“学院派”散文,引经据典,却非常注意博古通今,不停留在书卷里。写这样的文章绝非一时之功,需要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身体力行,通过内文可以看到,其中一些观点还需要通过争论和感悟才能形成。在提倡文化自信的今天,《兰亭遥想》令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寄托厚望。


——方  文


       从“兰亭遥想”到“兰亭天问”,有一段长长的思绪,作者俯仰其间,切磋琢磨,引人深思。《兰亭》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其背后的故事为人们长久地津津乐道,其流传的跌宕身世充满戏剧性,甚至兰亭所在之处亦占尽风流。作者行文至此,并未停歇,而是结合现代以来思想家们对文化的反思而继续审视:《兰亭》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当它镶嵌于博大的中华文化走向时,究竟意味着什么?书法这一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对中华文明而言意味着什么?又将何去何从?这一穿越时空、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疑问,可谓大哉问也,难能可贵。


——张  蔚




三等奖


作者:刘小笨

学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作品:《比水更安静的是淤泥》


       写泰国北部的支教生活,很新鲜的题材,行文朴实,娓娓道来,有亲切自然的气息。如果能把这段经历背景交代一下就更完整了。


——李敬泽


       在大学生的来稿中,写亲情和故乡的作品占了多数,而这一篇散文,没有写亲情,也没有写家乡,写的是异国他乡,写的是具有亲情之感的友谊。


       作者把“我”与泰国副校长的友谊写得很细密:体贴,关怀,命运的依靠。而与安安的相遇,则潜藏着隔膜、狭隘、冲撞。就人性而言,人性中分布着宽容和刁难,这是正常的。面对安安的挑衅,作者所给予的理解和超越人性的隐忍,是当代中国大学生学养的表态。这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场景和细节书写,都具有亲和的魅力,很容易把读者带到更加宽泛的思考之中。“比水更安静的是淤泥”,让人想到淤泥对人性的纠缠和陷入。


       大学生的生活是多姿多样的,异国支教生活是大学生创作的珍贵题材,作者能够抓住其特点进行客观表达,并用自然朴实的语言进行呈现,让读者在了解异域人情的同时,感受异域文化的细微碰撞,这是作者处理题材的成功表现。


——冰  峰


       作者没有运用华丽的辞藻,就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呈现在我们面前。年轻的支教老师,无所顾忌地拼命燃烧自己,为偏远的泰国乡村学校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在她看似坚强的外表下,却隐藏着略显脆弱的内心;安静而青涩的捡茶姑娘青青,住在简陋的房子里,赚着微薄的薪水,对现状却十分满足;终日不见笑容的教务主任安安,并不受支教老师的欢迎,然而事实却是她其实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根本笑不出来;脑子慢半拍但却热爱学习的静静,在大雨滂沱中递给支教老师一把雨伞,送上自己力所能及的关心。作者对这些人物性格和身份背景的挖掘,使得他们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们不自觉地跟随着作者的笔触一步步地走进了他们的世界。


——范子文


       一读到这篇散文,就觉得应该获奖。因为作为大国的汉语文学早应该具有世界的维度。美国人赛珍珠凭借中国题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汉语文学当然也可以去描绘世界的各个地区。很高兴当代大学生作出了这种尝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视角下的泰北故事和人情。


——方  文


       我们时常把生活比作水——或平静如水的日子,或偶有波澜的扰动;也许,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始终对生活的浪涌怀有期待。然而,因前往泰国最北部的民养村支教,作者深入观察与切近了某些“淤泥”般的生活:永远分拣茶叶换取微薄利润的青青,因原生家庭而坠入贫瘠困苦、在生活里阴郁奋战的安安,因现实变故而放弃读书、过早坠入尘埃的静静。这些生活,无法奢谈平静如水,却任由命运的时光穿梭而过,留给作者的是真实中生发的生命力,与对所有沾染着灰尘的平凡个体的深深恻隐。那些“淤泥”,就是生命原本的底色。


——张  蔚




三等奖


作者:李司平

学校:云南文山学院

作品:《扁担弯曲的弧度呈现》


       作者气足,就像他的扁担少年,这个从十四岁第一次和父亲挑粪上山,到十八岁成年一直跟在父亲后边挑担的小男子汉,有切肤之痛的生命体验,方能如此详尽描述扁担之于一个少年的沉重和必须。穷人的孩子,14岁就懂得分担父亲的重量,从父亲肩膀上接过来一部分生存的压力,到自己稚嫩的肩上。这是扁担的故事,也是少年成长的故事。扁担走过的路,是一个人一生的路,每个人的一生,是各自不同的一生,无论王老挑,还是爷爷,仿佛告诉读者,平凡人也有自己不平凡的人生际遇。作者叙述能力十分强悍,能把一件事缓慢深刻一一道来,行文间是不屈的命运和对艰难困苦的承担。这也是一篇父与子相互认同的爱的礼赞,父亲帮助儿子成长,儿子也以父亲为楷模,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白庚胜


       以十四岁那年第一次跟随父亲挑粪上山为线索,详尽地把“挑工”呈现出来,个中姿态、技巧、乃至力学原理,并由此生发,及生活悲辛,及人生百态,及乡村里人与土地、与粪肥的近乎哲学般的生存心得。作者有着很强的细节还原能力,建筑在丰富的细节之上,他的情感和议论才更加沉实可靠。文章不复杂,道理也没那么高深,但作者还是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显出劳动者的沉着和对生命朴素的体悟。当然,文章再精炼一些,效果当更好。


——徐则臣


       作品所描述的内容十分厚重、可靠。生活在这个村庄的人,扁担挑着一生的命运。随着年龄和挑担技术的成熟,“我”肩头承受的分量也越来越重,最后挑到了八十斤。而当“我”考上大学的那天,“我挑断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根扁担。”如释重负,自己终于逃脱了,可以不被扁担重压一生,重复爷爷和父亲的命运。


       作者独有的生活体验让其拥有了丰足的素材。有了这些素材,作者就想倾其所有把经验展示给读者。文章对扁担的功能、力学原理也进行了一一交代,显出了极度的专业。问题是,有的读者对这些与己无关的讲述并无兴趣,特别是第一章节,缓慢的阐释足以让读者丧失阅读的耐性。如果将此节内容分解在情节所需之处,可能会出现更好的效果。


       作者的文字能力,叙述功夫都很出色,具有写小说的天赋。散文,需要轻灵与精致,而不是沉重和繁复。如果在这一方面有所注意,相信作者会写出更好的作品。


——冰  峰


       这是一篇描述父子情深的佳作,更是一首歌颂劳动人民的赞歌。作者用极细腻的笔触,为我们详细再现了与父亲挑扁担的整个过程。一个十四岁的“少儿不壮”的少年,挑着父亲亲手为自己制作的扁担,模仿着父亲的样子,极力去证明自己已经长成为一个小男子汉。从挑扁担的重量上,父亲传授于他凡事要“量力而行”;在“挑担子”的路上,父亲告诉他“每一步都要保持专注”。这些经验始于“挑担子”,却受用一生。


       作者用了一个绝妙的比喻,他将土地比作波澜壮阔的舞台,每一个奔走在道上的挑担人,都行走在前往舞台的道路上。这个舞台可以是庄稼甚至可以是我们的愿望和理想。“山有巨幕,舞台中呈现生活。”这是一个积极向上又热爱生活的从容少年,在父亲的助力下极速成长的故事。


       我们常常在追寻生活的过程中忽略了生活本身。其实,每一段看似平凡的人生经历,每一句看似质朴的谆谆教诲,都在为我们夯实脚下的土壤,助我们前行。


——范子文


       直接写乡间劳作的散文,在时下九五后的大学生作品中并不多见。在连续阅读了数篇女作者描绘城市生活的散文后,读到《扁担弯曲的弧度呈现》,让我耳目一新。文中对于挑扁担的细节描写,没有相当时间的亲身经历,是不可能有如此感悟的。一个城里的孩子,用“淘宝”购买油盐酱醋日常用品,就算是做家务了。但一个南高原大山里的孩子,用扁担挑起粪肥,从家中到田间,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人生。


——方  文


       物理意义上的扁担弧度,肢体记忆上的承重硌骨,都成为少年成长当中不可或缺的细节呈现。十四岁的少年,接过父亲亲手制作的扁担,第一次挑粪爬坡,极具仪式感。一根扁担,能够串联的,是一片巨大的故事汪洋——制作扁担的扁担匠,挑回跳崖儿子尸体的王老挑,挑了一辈子扁担、“四个孙子都是大学生”的爷爷……一根扁担,能够生发的,是无数朴素的人生哲学:量力而行;挑出去的是粪便,挑回来的就是粮食;男孩如何成为负重的男子汉……扁担弯曲的弧度里,呈现着人生百味。


——张  蔚




三等奖


作者:邵 骞

学校:上海大学

作品:《荒草原野》


       不露声色的批判是这篇散文的成功之处。作者用大量文字描绘“我”上学时路经的一块废地,这里的草是自由的,童真烂漫的,“呼唤着生命剧烈的野性”。然而,美好和自由只是暂时的,空地很快就变成了购物中心。这一切的变化似乎与一个人成长的命运相同,童年时“恣意的生长”只能是短暂的过程。长大了,只能融入社会,在“人声鼎沸,异常热闹”的环境中寻找生活。同样的一个地理空间却变成了不同的风景,此时的“我”再也无法返回到童年的“我”了,这是人类的伤感。作者借景抒情,在批判商业掠夺人性自由空间的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的无奈感怀。


——冰  峰


       作者通篇善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充满诗情画意地描绘出了自己少年时代所生活的一座南方小城。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作者,还为住所前的一块废地起名——“荒草原野”。盛夏时,废地中那些肆意生长的野草被喻为“绿色的海洋”;伴着风雨它们摇曳着身姿,“像一只鲸鱼沉溺于海水时候肺部欢畅地呼吸,匀称而又倔强逞强”;阳光照耀下,它们“像是璀璨的金色瀑布”。寒冬时,这些野草则“像是一群在冰雪里挺立但是又将倒下的卫士”;远远看去,“像一个巨大的白色毯子或者被褥,或者就像一个冬日里沉睡的巨大的湖泊”。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仙踪林”,让读者也仿佛置身在这“荒草原野”之中。结尾处,作者笔锋一转,曾经的“世外桃源”被新的购物中心所取代,原来作者怀念的是寄托于“荒草原野”中自己那一去不复返的少年时代。


——范子文


       那是一个充满象征意味的空间——荒草原野,它可能是时间里的无垠荒野,是空间里被遗忘的废地,是含混着草的疯长、雨的肆意和风的舞动的青春。作者站在荒草原野生命的涌动里,观察这一切,就像观察自己。在观察中,与各色天气相处,更偶得自然中寻常却依然动人的美,“云开雨霁的时候,天光从洗白的云朵倾泻下来,像是璀璨的金色瀑布”;“四面的云也朝我涌来,就像站在宇宙的肺腑里,静静聆听世界的呼吸”。这种平衡最后被推土机打破,荒草原野不复存在,变成了水泥森林。然而,我们和作者一样确信:有一些生命的草,就长在我们的心里,恣意地生长,春风吹又生。


——张  蔚




三等奖


作者:张心怡

学校:复旦大学

作品:《母亲和我和或许另一个女孩》


       这是一篇生命意识很强的作品,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只有母亲知道,而母亲又能知道什么呢?母亲只有感知,比如说疼痛,或者忍受疼痛。母亲是伟大的,伟大需要用疼痛来创造。作者站在一个女儿的角度、母亲的角度细腻书写了生育的整个过程。然后,开始书写“我”和母亲无休止的情感摩擦。生命的轮回,情感的轮回,让女儿自然而然地经历叛逆到理解的整个过程。


       这篇散文的语言和叙述方式是我特别喜欢的,读起来如行云流水,通透畅达,但语言中包含的能量和血淋淋的生命意识又显得十分沉重。女儿变成母亲,有二十多年的路程,角色的转换变成了人类悲悯的繁衍。这是悲哀,又是伟大。


——冰  峰


       “娄太太”,张爱玲小说中一个并不很著名的人物,成为这篇散文的影子主角,时时浮现在文本上空。究竟母亲,或者我,哪一个会成为娄太太?或者本来就都是娄太太?或者,每一个女性,都有可能成为“娄太太”?现在有必要了解娄太太是什么样子的?“她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她常常偷眼看着别人,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话,做错了什么事。然而她实在是做错了什么。她的每一个生活场景都成为一种预言式的阴影”,这段文字让我想到了《红楼梦》里的邢夫人,尴尬人难免尴尬事的邢夫人,和娄太太一样都是可怜的人。文章当然不只是为了告诉我们,母亲和我都有成为娄太太的可能,它更想揭示的,是何以母亲和我都有成为娄太太的可能,贫穷,是的,贫穷!父亲去世后相依为命的母女俩只能精打细算过日子,当母亲谋算着如何用十元钱在超市的活动中买到可以吃四个早晨的口粮时,作者感叹,“不是母亲把我变成了什么样子,而是我把母亲变成了什么模样”,读者也不免心有戚戚。


——白庚胜


       母亲和女儿,可以是伙伴。在这篇非常女性主题的散文里,作者思考女性天然的生生不息的命运,她笔下的母亲,既是将她带到人间的人,也是她身体里女性角色成长的知心伙伴。正是这些母亲们,也可以说是女儿们、女儿的女儿们,世代传递,让我们人类绵延不绝。


——方  文


       正如作者所言:父亲去世后,没有男人的家庭里,生存关系就进入一种特殊的哲学命题之中,我只有你,你也只有我。这是一篇对母女生存关系的深切体察,从女性分娩之痛的意义开始叩问母亲的意义与养育的本能,其间包裹着窘迫生活里的内疚、亏欠、依赖、相互需要、爱的给与,以及一个女儿对母亲、女性等身份的思考和理解。在这份思考和理解里,所有被日常模糊了面容、可能会被忽视的母亲,都有不可言说的力量和光辉。


——张  蔚




三等奖


作者:徐苏杭

学校:杭州师范大学

作品:《惊鸿一眼,半世长情》


       我是冲着文章的内容给予高分的。我希望当代的大学生眼界更开阔胸襟更宽广。文章里的张默君与邵元冲,都是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们的爱情也堪称今古传奇感天动地。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近现代史像个小册子,寥寥数页,许多当年的轰动故事、许多当年的风流人物,如今都淹没在昨夜星辰中。重新发掘中国的近现代史,绝非一人一时之功,至少需要成千上万人历经数代的努力。我希望当代大学生里出现有志者。“很少有人能伟大到使历史折腰;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却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事件的一小部分,这些行为的全部将谱写我们当代的历史。”


——方  文


       跳出自我,用散文的笔法书写一段历史人物的爱情故事,在诸多来稿之中,屈指可数。作者用文字所营造的惊鸿一眼,半世长情的人生故事,可谓如梦如幻,如泣如诉。作为尝试之作,有一定让人欣赏之处。


——冰  峰


       作者将张默君与邵元冲之间的情爱辗转,编制于国破山河碎的宏大历史背景之中,描绘出一段心系家国的民国往事,更以细腻而婉转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对长情的风雨故人。初见,紫金花枝桠摇曳,幽香萦绕;再逢,紫金花赠予默君之手,难得芳心;春去秋来,误会丛生如紫金花瓣纷翻如雪;久别重逢,紫金生欢,漫天飞舞……直到,邵元冲逝去,独留紫金花书签与故人相伴,共守往昔回忆。在作者用心晕染的唯美氛围中,情感的波澜一次次被推向故事的高潮,推向历史细节的深处,推向每个个体可能体验的至情至爱的惊心动魄处。


——张  蔚




分享按钮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