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松献:从农村孩子到五美诗神


2018年10月30日 03:35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这是记者2016年采访中国当代五美诗歌创始人柴松献先生的纪实文章,详细展示了他怎样从一个自由诗风转向五美诗风的探索历程,并对他倡导的"语言美、意象美、境界美、结构美、音乐美"五美诗歌给予高度褒奖,一个新的“五美诗歌"流派即将诞生……



       "新锐诗人"黑马跃出诗坛


       由博客中国等组织承办的"1917--2016影响中国百年百位诗人评选"结果揭晓,经过半年的精心筹备,4个多月的线上网络评选和线下专家投票,胡适、郭沫若、艾青、徐志摩等中国老一辈重要诗人进入"影响中国百年诗人百强"。评选活动中,当代诗坛一批新人脱颖而出,荣膺"百位新锐诗人"称号,中国当代诗人、"五美诗歌"倡导者柴松献排名榜首。


       此次网络初审通过对1万多名诗人进行筛选后,1000名诗人进入网络正式评选名单,评选从6月16日开始进行,8月31日网络大众评选结束,网络投票入选300名诗人经过专家评委的严格评审产生出"1917--2016影响中国百年百位诗人"和"百位新锐诗人"。


       柴松献,笔名老希,号宇宙之鹰。70后人,生于河南省郏县一偏僻山村,大学毕业分配至老家做一名普通的公务员,为诗歌梦想毅然辞职进京寻梦,在多家媒体先后从事记者、编辑、记者部主任、总编工作,后创办商会和五美诗社,现定居北京。


       柴松献17岁开始发表诗歌,著有诗集《骚动的青春》《妹妹你是水》《做一个巨人》《宇宙之鹰》《穿越灵魂》《信念》和长篇小说《涅槃》。诗作受到贺敬之、李瑛、雷抒雁、韩作荣、吉狄马加等诗坛名家的肯定,光明日报、文艺报、解放军报、中国文化报、北京晚报、美中时报、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等海内外媒体纷纷刊登诗评给予高度评价。中国财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检察日报、中国国门时报、中国作家、诗选刊等中央大报和权威文学刊物等也不断选登其诗作。


       深秋的一天,在京城东郊一处幽静小区,笔者见到了这位仰慕已久的"新锐诗人"。


       "当选新锐诗人,并且名列榜首,出乎我的意料,也算是对我的一种激励吧!感谢组织者,感谢给我投票的人,感谢给我支持的志同道合者。"柴松献儒雅而又谦逊,回忆起自己20多年来的诗歌创作经历,他由衷感慨:"我的诗歌道路坎坷不平,多亏有导师前辈的栽培引路。"


柴松献先生为读者签名


1996年出版第一本诗集


1997年出版第二本诗集


1998年出版第三本诗集


2005年出版第一部以真情、爱情、性爱为线索贯穿始终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2012年出版第四本诗集


2013年出版第五本诗集


2016年出版第六本诗集


2017年出版第七本诗集


       身处逆境,矢志不移地追求诗歌


       柴松献的诗歌天分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当年家中非常穷困,作为村里为数不多考上初中的一员,全家人把我当成唯一能解救全家于水火的救星了,上学之余从不让我下农田干活,放暑假时让我去河边或坝上树荫下读书。经过暑假的补修,还不会写作文甚至常常害怕作文课的我到了初中三年级,语文老师竟然经常在课堂上念我的作文,那时就萌发了将来我要当文学家的念头。"


       以优异成绩考上县重点高中的他,遇到了他诗歌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也就是他的班主任赵新正老师,年轻的班主任赵老师刚从师范院校毕业,思想活跃,善于沟通,在晚自习的时候常常与同学们读诗唱歌。他发觉柴松献有志做一名文学家,便送他一本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诗集。柴松献如获至宝,课余大段大段背诵,尽管不太理解诗中的意思,但这对他以后从事诗歌创作打下了深深的基础。


       前些年有次回家乡见到班主任,柴松献无不感激对他说:"不是高一时您送我那本《雪莱抒情诗选》,我还不会这么痴迷诗歌呢,那时我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做中国的雪莱。"班主任笑笑说:"当时只认为你有写诗的激情,却没能发现你的诗歌天才。"


       《雪莱抒情诗选》整整伴随了柴松献的高中一年级,高二又背诵了很多唐诗宋词以及普希金、泰戈尔等人的名作,他的诗歌天才在高三才有所显露。


       "我刚开始读诗是读雪莱、普希金的诗,雪莱的诗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和普希金的名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至今在我脑海回荡,诗人多神圣啊!就在那时我萌发了将来也当诗人的宏愿。"柴松献回忆道,"正好当时汪国真、席慕容的诗歌红遍全国,在同学当中四处流传,这更刺激了我暗暗写诗,期待也有一天让自己的诗歌插上翅膀飞向广阔蓝天。"


       他慢慢开始记起了诗歌日记,一年下来竟写了两本,高三那年在报纸上发表了处女诗作《美的真谛》,一下子成为校园诗人。诗歌赋予他美好的希望,从此诗歌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柴松献高中时期学习成绩很好,曾名列文科全年级第一,他在一次班会上曾当众宣称"我的志向是北大,抱负是出国,理想是干番伟业!"


       就在这时,班上一个美丽的女孩走进了他,从此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荡起了一波一波的浪花。


       那个女孩是城市姑娘,在柴松献眼里,她漂亮、妩媚、活泼,虽然模样微胖,但仪态大方、举止文雅、歌声如莺,宛如李隆基眼里的杨玉环一样散发着异样的光彩,让他春情萌动。然而家境的贫穷加上孤僻的性格又让他望而却步。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初恋在他心中燃起了火焰,暗地里挂念她,依恋她,痴迷他,他再也无法安静地读书,脑海里全辉映着女孩的影子。而女孩的若即若离又令他怅然若失,相思之苦常常汇流成泪,泪流成诗。


       当年高考,他没有考上梦想中的北大,去了省内一所普通商业院校。"不过我还得感谢她,虽然我因她失去了北大,但她也造就了我的诗歌才华。"聊起经年往事,柴松献并没有丝毫怨恨。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乡政府做一名普通干部,除了工作就是写诗,后来他的诗作在一次全国十五家省级以上媒体举行的诗歌大赛中获得银奖,这极大鼓舞了他的创作热情,两年后他又出版了人生第一本诗集《骚动的青春》,经市县新闻媒体一报道,在当地引起了巨大轰动。


       1996年,柴松献给县委书记写信,毛遂自荐要求到县委文联搞专业创作,愿以一生热血振兴全县的文学事业!乡党委书记也到县上呼吁:人才不能埋没。不久,县委宣传部长主动和柴松献联系,要求他先去县委宣传部工作。柴松献到了县委宣传部工作后,创作进入到高峰期,接连又出版了《做一个巨人》和《妹妹你是水》两本诗集,再次激起强烈反响,成为当地的文化名人。


       在此期间,柴松献曾和著名诗人、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的李瑛写信,没想到,李瑛在住院期间的病床上很快给柴松献回复:


       "柴松献同志:你好!


       你寄给我的信和诗稿,家人送来了,我现在正在医院住院,做手术。在医院,医生不准我坐下来读书写字。真对不起,只好请你原谅。


       这些年来,不少写诗的青年朋友要求写序、作评,我至今只是业余从事创作,我的繁重的正常本职工作常不允许我也无暇再做别的事情了。


       看到你们年轻朋友的成长,我感到由衷的欣慰。简短地写这短信,请家人交邮。


       匆匆!希望不致耽误你,祝有更大的进步!


       冬安!"


       这份回信让柴松献一阵激动:"其实我把诗稿寄给李老时根本没有想到他会回信,因为依他的身份我猜他很可能会把它扔进废纸篓里,现在居然收到他大病之际给我的亲笔回信。"


       看着这简短的来信,柴松献仿佛看到李瑛老人家在病榻上强撑着虚弱的病体,头上冒着丝丝冷汗,一手摸索着稿纸,一手颤抖着写字。"那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啊!作为中国文联的副主席,作为在中国诗坛上有深远影响的权威大家,李老能这么平易近人地关心我的成长,实在是深深振奋了我的精神!"


       这一年底,柴松献应邀参加了中国诗歌学会首次举办的全国性诗会北京迎春诗会。他去的目的一是希望能看看李瑛老人家,二是想结识各路诗坛大家。


       这是他第一次进京,也是第一次参加全国性诗会。在开幕式上,诗界元老贺敬之、牛汉、郑敏、屠岸、朱子奇、蔡其矫,中国作协领导陈昌本、吉狄马加以及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张同吾在主席台上依次就座。据张同吾介绍说此次参会的在京知名诗人除会长臧克家高龄不便、副会长李瑛因病住院外,其他基本到齐,真可谓星光灿烂、群英荟萃。


       "当我和贺老站在一起合影留念的时候,顿有一种自豪感,宛若自己也成了诗坛巨人。"柴松献说,"来京之前,根本没想到能见到贺老,也根本没想到能让他老人家和我合影并题词,这大大超过了我的期望。"


       回想当年情况,柴松献至今记忆犹新。他自嘲说,在第二天各地诗友们自由发言的时候,我用提前准备的发言稿不知天高地厚地这样胡乱发了一通:对当今的诗歌我是有看法的,无病呻吟的居多,故弄玄虚的居多,玩味深沉的居多,晦涩难懂的居多。究其原因,我自认为这跟当今诗人一味追求语言的奇幻无常、一味追求意境的光怪陆离而忽视了鲜明突出的主题、忽视了深远的思想境界、忽视了读者的承受能力有关。所以我认为诗不在故弄玄虚,而在通俗易懂;不在高深莫测,而在简单明白;不在无病呻吟,而在情真意切;不在玩语言游戏,而在思想境界。这也难怪当今诗坛备受冷落,有如此南郭先生滥竽充数于诗坛,不倒读者的胃口才怪!他们把那些流畅朴实明朗可解的诗作斥为赝品,斥为不是真正的艺术,而把那些语言模糊意境艰涩的高深莫测的东西奉为神明,奉为真正的诗歌。这不能不说是当今一些诗评家和诗人的悲哀。难道当今诗歌真的是完美无缺了吗?难道当今诗歌真的是成熟的经典了吗?难道当今诗歌真的是无懈可击了吗?难道当今诗歌真的是如火如荼了吗?难道当今诗歌永远是写给学者、教授、诗评家的吗?难道当今诗歌永远与中下层读者无缘吗?还是谦虚些吧!还是不要那么夜郎自大吧!还是多查找自身的缺憾吧!不要光为自己的作品辩解!不要为诗坛遭受冷落寻找客观理由!不要把下里巴人的东西看成低贱!我们要为自己的作品卖不出去感到耻辱!我们要为没有给读者奉献出真正撼人力量的精神食粮感到不安!我们要争取诗作一旦发表也要像当年的《死水》《雨巷》《再别康桥》那样当即在诗坛乃至全国引起轰动!那才是诗坛幸事!那才是真正的飞跃!那才最终像狂飙一样在五湖四海卷起万丈巨澜!……


       他的发言似乎与诗会的主题格调不符,使得整个会议大厅鸦雀无声。大会主持人打破了这层沉寂道:刚才这位年轻人的发言发人深思。不过当今新诗的不景气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二个人并不能左右,它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甚至更多的时间啊!试想唐诗宋词千百年来一直传唱不衰,可那历经了多少诗人多少年代的探索啊!先是《诗经》,后是《楚辞》,继而是两汉乐府,再就是魏晋南北朝五、七言,如果没有这些古体诗作垫衬,唐诗宋词何以灿烂千古?!所以我们大家要不自悲,不急躁,坚定信心,新诗终究是要昌盛的!……


       掌声淹没了大会主持人的发言,柴松献的脸上阵阵发烧,为刚才自己的唐突坐卧不宁。散会后,一位四川诗友说你真有勇气,这说明你对新诗有深刻的思考,你真正沉进去了!他心里多少有了点安慰。


       诗会后,当他得知参会的李小雨就是李瑛的女儿时,忙去找她说我曾想找李老为我的诗集作序,没想到他老人家有病住院,但他病中仍给我回了亲笔信,我很感动,想去看望看望他老人家。李小雨说他现在已病情见轻,正在疗养,但部队医院纪律很严,外人根本进不去,你还是别去了吧,你有那份心就行了,我把话捎到。


       这次没有拜望李瑛让柴松献有些许遗憾。"不过2012年冬我出版第五本诗集《穿越灵魂》时见到了他老人家,"柴松献道:"当时李老86岁高龄了,精神状态依旧很好,他还给我的这本诗集亲自题写了书名,并题词诗歌是诗人的生命激励我。"


       从北京回到县城,柴松献心潮起伏,感觉北京名人云集,犹如龙入大海可以掀起惊涛骇浪,而在县城犹如浅水一潭已无前途可言,唯有到北京才能实现自己当年的凌云壮志。但要离开刚踏入县委大门不久的他又不免有些矛盾,毕竟这是自己的老家,要背井离乡去人生地不熟的北京打拼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魄力啊!


       柴松献激动的心慢慢平静下来,决定暂时先留下来,日后再图。不过接下来他体验到的官场上的勾心斗角使他渐渐心灰意冷,他逐渐感觉到那些领导表面关心是假,和他心中想象的神圣的县委天壤之别。


       他已无意从政,也不再以在县委宣传部工作为荣,一心想去文联搞专业创作,可文联也人满为患,两年过去了,只有无限的悲愤:我算什么诗人/这个称号早已不再稀罕/人们也深深把它忘记/可即使明天就是沦落成乞丐/也决不冷落那其实早已遭冷落的断臂之神//我算什么诗人/烛光里有我孤独的身影/与虚伪诀别/思绪的野蔓伸向夜空/涓涓深情里漾动着我的骨魂//我算什么诗人/明知沧海一粟的力量微乎其微/却还要依然故我地声声悲愤/哪怕我为之劳累一生/也梦想苍鹰般飞出重重乌云……


       2000年,他决定出走县委,去北京实现自己的文学梦。也就是这时,即春节过后上班头一天,他意外地收到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的来信,上写"松献同志"收。他又惊又喜,惊的是他和文化部没有任何瓜葛,怎会收到这样一封来信?喜的是上面称呼挺亲切,省去了姓。赶忙撕开一看,竟是诗坛老前辈贺敬之寄给他的千禧贺卡,上写:"松献同志:新春愉快,创作丰收!贺敬之"。


       这是中国文联特意为贺老定制的别具一格的千禧贺卡,上面印有他的头像及其主要著作的封面。


       柴松献十分敬佩贺老这种虚怀若谷、平易近人的品格,他和贺老只是1998年北京诗会见过一面,随后寄给贺老《骚动的青春》和《做一个巨人》两本诗集,就没再联系过,谁知别后两年贺老竟还想着他!


       面对贺老的新春贺卡,想想自己的遭遇,柴松献感慨万千,早已对官场深恶痛绝的他禁不住失声痛哭:还是贺老关怀文学青年的成长啊!也就是贺敬之的这封信,更加坚定了柴松献出走县委赴京发展的决心!


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兼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亲自致信20多岁的柴松献,称呼多么亲切,让柴松献感动至今



       贺老激励柴松献文学创作


       慷慨悲歌,赴京实现文学梦想


       2000年春,已近而立之年的柴松献告别双亲北上。观念陈旧的父亲、哥嫂都在生他的气,都以他在县委工作倍感荣耀的全家人非常不理解,感觉在村里很丢人,好端端的国家公务员不做偏要瞎去外面折腾为了什么!村里还风言风语说他犯了什么错误才离开县委呢!柴松献全然不顾这些,临别那天,风还挺大,村头唯有老母亲送他。母亲千叮咛万嘱咐,直到把他送到村外的一条深沟,翻过沟去,走出老远,回头遥望老人家斑白的苍发、清癯的脸颊及瘦弱的身影,柴松献泪水模糊了双眼,发誓到北京一定要干出一番宏伟业绩。


       怀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决绝,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信心,柴松献擦擦泪,愤然踏上赴京的征途……


       北京人才济济,在这里未必就更有前途。柴松献知道,他性格孤傲狂放,遭遇坎坷在所难免,但他来北京的目的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享受富贵的,来北京就是为了文学创作,为了圆他的作家梦。


       现实比他想象的还要残酷。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为此他被中介骗过,介绍的公司不是做直销就是变相拉广告,他还曾去酒吧面试但没通过,在街上跟人卖图书三天一本也没卖出去……


       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也有慈祥的老人在黑夜的大街上安慰他,也有老总看过他的诗集打电话鼓励他"千万莫失掉锐气"……


       后来在那位好心老总的指点下,他去登报求职,很快一家报社联系了他,北京终于向他展开了笑脸。


       工作后,他白天在报社编稿,晚上回住处坚持写作。他一直想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长篇小说,当初离开县委就是这个目的,如若还在县委工作就会束手束脚,心存忌讳。他常常写着写着,泪水就会不自觉留下来。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再苦再压抑是自己选择的。当时工资不高,他经常更换住处,地下室、远郊平房、集体宿舍都住过,有时钱接济不上,甚至能吃一周的方便面来维持生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创作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滴血的双脚/在沙漠里跋涉/每走一步都印下深深的足迹……如火如荼的生命呵/默默忍受着艰辛和嘲弄/是为了人生的尊严//不过/饱尝了风雨沧桑/一个不屈的信念在分娩/搏而无憾 尽管平淡


       他的第一部反腐长篇小说《涅槃》就是在这样饱受磨难的环境下完成的,后经著名作家、时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负责人张胜友的极力推荐才得以出版。《涅槃》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力作,主要描写了一个文学青年从他求学时胸怀壮志、立志要夺诺贝尔文学奖的伟大宏愿,到在踏入社会中与这个世俗社会格格不入,最后因爱情和理想的双重破灭而愤然投入北大未名湖的悲剧命运,大胆抨击了当前物欲横流的传统世俗观念、党政官员腐败和社会道德沦丧等丑恶现象,进而呼唤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意识的觉醒!其小说语言流畅成熟,富有诗情,而小说思想也饱含深意,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痛苦反思。


       不过小说虽然出版了,张胜友也亲自作序,但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在全国并没有太大反响,这对呕心沥血数年的柴松献无疑是很大的打击,他从此放弃了走职业创作的道路。


       凭借自身过硬的文字功底和能力,柴松献很快成为一家商业杂志的主编,他开始不断接触商界老板、社会名流和政府要员,地位不断攀升,事业不断扩大,逐渐脱离了刚来北京的困窘,甚至办起了自己的公司,拥有了自己的杂志,还担任商会的重要职务,在北京扎稳了根。


       事业蒸蒸日上,梦想坚守依旧。柴松献始终没有忘记他的诗歌,他一直对诗歌有着如痴如醉的迷恋。他每天坚持早起,研读大量中外名师名篇和古典诗歌,背诵一位大师指点他要重点研习熟读的《诗经》《离骚》《道德经》《易经》《黄帝内经》等经典国学,并逐渐悟出应以中国古典诗歌为基础,重点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中汲取营养,并借用西方现代诗歌表现技巧,融会贯通,中西合璧,创造性地发展中国新诗。他也因而创作出了一批融古典诗歌与西方现代诗歌为一体的"语言美、意象美、境界美、结构美、音乐美" 五美诗歌。


       2012年7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诗歌珍藏版《宇宙之鹰》,并在北京财富公馆举行了大型诗歌音乐朗诵会,被业界誉为"开启了中国现当代诗人开创个人诗歌音乐朗诵会的历史"。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原会长雷抒雁在朗诵会上致辞:"有了梦想谁都了不起,老希(柴松献笔名)从农村到大都市,他的脚印是诗行,也是标点,他用诗歌的翅膀飞翔,生活是大海,诗歌则是老希出海的船,也是他远行的帆。""柴先生给蓬头垢面的诗歌以荣誉、以尊严,让她精神焕发,让她流光溢彩,了不起!"


       2013年10月,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了他的诗歌精华版《穿越灵魂》,中国诗歌学会在中国作协举办了该诗集的诗歌研讨会。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原会长韩作荣评价:"老希的诗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热爱,乡情与爱情交织,生活与生命辉映。他的诗既有丰沛的激情,也有对命运理性的思考与感悟。"


       2016年5月,他的自我解读诗集《信念》出版发行,并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了发行仪式和研讨会。这本诗集由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著名诗人吉狄马加题写书名并作序,吉狄马加认为:"当代中国诗歌界正需要唤起一种新的激情,在复兴中华文明的伟大进程中,在文化强国的历史背景下,整个社会呼唤理想与激情,呼唤生命创造力,以推动当代诗歌的发展,创造新的诗歌高潮。松献恰逢其时。"新颖的是,《信念》诗集中每篇诗作都配上了作者写作背景解读,容易理解和传播,目前诗歌界还没有诗人这样做过,也许这更有助于诗歌的弘扬。


       坚守与创新,历来都是一对相拥而行的矛盾统一体。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些东西和价值要执著地去追求、去坚守,矢志不渝、终生不改。诗歌是诗人的生命,而诗歌的生命在于创新,唯有创新,才能超越,唯有努力超越,才能实现卓越。在诗歌的坚守与创新道路上,柴松献一直孜孜不倦探索着,追求着。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保育钧(已故),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张胜友,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雷抒雁(已故),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小雨(已故)、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杂志常务副主编杨匡满等出席柴松献诗集首发式暨诗歌音乐朗诵会


著名书画家萧宽赠送作品


著名书法家米南阳赠送书法


柴松献和出席贵宾保育钧、张胜友、李小雨、杨匡满、石厉、大卫、米南阳留念


柴松献和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雷抒雁(已故)留念


柴松献和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小雨留念


柴松献和他的团队


柴松献诗集《穿越灵魂》研讨会在中国作协会议厅举行,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白庚胜(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原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张胜友,中国诗歌学会名誉会长张同吾(已故),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小雨(已故),副会长曾凡华、程步涛以及创研部主任粱鸿鹰(现文艺报总编辑),《中国作家》常务副主编杨匡满,《诗刊》评论组组长朱先树等中国作协各部门诗歌专家、学者、评论家集体留念


柴松献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活动留念


柴松献和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协原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党委会主任张胜友留念


柴松献和中国诗歌学会创始人、名誉会长张同吾(已故)留念


柴松献和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曾凡华留念


柴松献和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程步涛留念


柴松献和文艺报原总编辑吴泰昌


柴松献和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梁鸿鹰(现任文艺报总编辑)留念


柴松献和原诗刊编审、评论组组长朱先树留念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霍俊明致辞


柴松献和白庚胜、石厉、熊元义进行诗歌交流


著名漫画家王麒诚为现场的诗歌专家画像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鲁迅文学院院长吉狄马加和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党支部书记刘方为柴松献诗集《信念》举行首发仪式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刘方、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文艺报总编辑粱鸿鹰、美中时报总编辑张来民、诗参考总编辑中岛、中铁建设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汪文忠等为柴松献《信念》诗集举行首发式


柴松献和吉狄马加、邱华栋、刘方、米南阳、丁谦、汪文忠、夏赶秋等嘉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贵宾室


著名书法家米南阳赠送书法


著名书法家丁谦赠送书法


柴松献和中国作家杂志诗歌栏目负责人方文留念


柴松献和出席活动的好友汪文忠、夏赶秋留念


       提出五美诗学主张,被誉为"五美诗神"


       谈起自己的诗风,柴松献说:"我写诗断断续续20多年了,一直在思索诗歌兴盛衰败的原因。刚开始写诗时什么也不懂,只知道模仿看到的报刊杂志发表的诗歌,感觉分行就是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能把感情发泄出来即可。但写着写着又不满意了,感觉新诗太自由散漫,没章法可循,如果不分行,就像散文一样。后来接触到新月格律派领袖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歌,感觉他们的诗歌耳目一新,诗意浓,有创意,纠正了诗歌散文化问题。但过了一段时间,又感觉闻一多的诗歌理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太死板,完全豆腐块式,非常限制灵感的发挥,妨碍创作的积极性。后来又接触到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冯至、穆旦等象征派、现代派诗歌,感觉他们的艺术价值很高,但他们的诗歌以晦涩为主。而现今诗坛流行的主流诗歌为了和世界诗坛接轨又一味模仿西方的象征主义、后现代主义,更加晦涩难懂,脱离了大众,以致读者尽失,所谓的读者都是诗人,失去了写诗的意义。"


       柴松献陷入了很长时间的迷茫期,一直在痛苦地深思诗歌的发展方向问题并努力突破。"小时候常常背诵古诗,高中时尤喜欢唐诗宋词,不仅仅被里面的古典意境所吸引,更被那精致的完美形式所惊叹,真是内容和形式的绝佳结合。平时我总喜欢把唐诗和宋词放在床头,那日翻着翻着,忽然想,中国新诗的发展,是不是就缺少完美的形式呢?论内容,中国新诗丰富多彩,精湛绝伦,绝对可与西方诗歌媲美,可为什么百年新诗就一直呈现不了盛唐气象呢?中国新诗的发展为什么不借鉴唐诗宋词的优点而总是跟在西方诗坛的后面呢?越是有民族艺术特色的作品越容易流传于世,西方的象征主义是解决不了中国的新诗的!"


  他开始探究新诗的产生和发展。所谓的新诗,主要是舶来品,深受西方诗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阶段,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彻底地反封建,否定旧诗歌,盲目地"横移"西方诗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大白话就行,以致无节制的诗歌泛滥成灾,毫无形式可言。好在新月派注意到了这种缺陷,但最终因成就卓著的新月派旗手徐志摩的不幸早逝而后继乏人,逐渐淡出诗坛。二是表现在1949年后的台湾诗歌和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当代诗歌。台湾地区的诗歌由于政治因素,基本全盘西化,大量借鉴西方诗歌技巧。而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闭关锁国,排斥西方文化,诗歌主要是以歌颂为主的革命诗歌,表现手法单一,思想视野贫乏,所以改革开放后当西方诗歌如波涛滚滚涌进时,诗人们如获至宝,于是"朦胧诗"和后来的"新生代"诗人都争相继续"横移",而把中国的古典文化丢弃一边。其实西方诗歌很多也是讲形式的,但因语言特点不同,往往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容易翻译,而形式一经翻译,就大相径庭,失去了原文特色。这也是中国新诗往往只注重西方诗歌内容、表现技巧而不注重形式的原因。如果把西方善于运用的象征、隐喻、暗示、通感、意象等艺术手法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之美结合起来发展新诗,也注重结构、节奏、韵律等,把内容和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那么中国的新诗肯定会有闪闪发光的那一天的。


       柴松献综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和诗歌前辈的观点,要想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新诗,必须从中国的古典诗歌里汲取营养,同时还不能排斥西方诗歌的现代语言和技巧,讲究内容和形式的高度完美结合,这才能产生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新诗体,因而他总结出了自己的诗歌理论:


       一是要语言美。中国诗歌自古都很注重语言的锤炼,当代诗人更应注重语言的锻造,注重语言的"陌生化"。诗歌毕竟不同于其它文体,要有新意,要有起伏,要奇特,要出人意料,不能让人感觉平平常常,似白开水没有味道。要想达到这样的出其不意,可以借用西方诗歌善用的象征、借喻、隐喻、转喻、暗示、通感、嫁接、置换、联想等。当然像中国古典诗歌里有些朴实、简洁的语言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要根据诗歌题材和内容而定。


       二是要意象美。中国古典诗歌最讲意境,而意境的产生离不开意象的营造。从实际上看,不论是中国古典诗歌还是当今西方的现代派诗歌,凡是卓越的诗歌,无不讲究虚实结合,讲究斑斓多彩的意象,意象是诗的精髓。有了意象,诗歌才会含蓄蕴藉,如梦如幻,避免直抒胸臆的浅白,滋生丰富多彩的意境。意象要不断创新,不能陈旧,否则产生的诗歌就不会有艺术感染力。


       三是要境界美。不论面对人生、爱情还是社会,中国诗歌历来有各种各样的境界之美,境界是思想层面,但要超越思想之上,比思想更有深度和广度,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净化读者的灵魂,升华读者的情感。要使诗歌有境界之美,首先应对儒释道乃至西方的圣经都有深刻的研究,同时更要关注百姓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命运。著名诗评家谢冕就曾批评当代新诗“过于沉溺于私语状态,自说自语,新诗的多数写作者不关心自己以外的生活和社会。”再加上诗歌的晦涩难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诗歌难怪被大众冷落到社会角落里去了。著名诗人李松涛也感慨:“我执著于文学的功能,坚信诗歌与社会、与大众是一种自然的联系,是一种血脉性的关系。……诗是生命与生活的咏叹调,诗人心怀苍生便热血激荡,热爱生活便永不失语。”是的,写诗不仅仅是自我抒发感情,更是为社会担当责任,我呼唤屈原精神、李白精神、杜甫精神、鲁迅精神,“心系国家,忧国忧民”。世界有光明就有黑暗,光明需要呼唤,黑暗也需要鞭挞,让“屈原精神、李白精神、杜甫精神、鲁迅精神”的诗歌像涛涛巨浪一样漫过我们的长江黄河。


       四是要结构美。结构是形式美的出发点,结构没有考虑好,作品本身就会失掉形式美。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优点之一就是重视结构,重视视觉上的美,唐诗是这样,同样宋词也是这样。新诗的结构不一定非得像闻一多提出的"建筑美",而是百花齐放,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只要有规律可循,让读者感觉出视觉上的美感即可,节与节可以讲究整齐,但句的字数不一定非得相等,就像宋词的长短句一样,因为白话新诗没有古诗的语句精炼简洁,限制字数容易冲淡语言美感,也减少有些为了凑齐字数所使用的无用的衬字。


       五是要音乐美。首先"诗歌"的定义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具有节奏和韵律、富于音乐性、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从这个定义上讲,如果不讲音乐性还能叫诗歌吗?中国古典诗歌自《诗经》起就非常注重音乐性,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始终没有丢弃,可到了"新诗"就完全一棍子打死,这实在是中国诗歌的悲哀。"作诗不押韵,等于瞎胡混",群众的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诗是语言艺术,艺术地表现母语音乐美正是诗的特殊功能。这样的格律因符合现代汉语而为今人易于掌握,又为艺术树立了标杆,写起来虽有一定难度,却显出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从而区别于口水诗,也区别于散文。


       这就是柴松献提出的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五美诗歌"美学主张,即:语言美、意象美、境界美、结构美、音乐美。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新诗既要有感觉上的美,也要有视觉上的美,还要有听觉上的美。感觉上的美就是指新诗要语言清新,要有意境,要有思想,要有生活上的真情实感;视觉上的美就是指新诗要有结构,要有创作规律,不能杂乱无章;听觉上的美是指新诗要有音乐美,要有节奏和韵律,当然这种音乐美不一定像中国传统诗歌一样结尾一定要一韵到底,既可以一节一节换韵,也可以两行两行的换韵,还可以一三行押韵二四行押韵,还可以一四行押韵二三行押韵,更可以多种形式的韵律出现,不能千篇一律,这样才便于诗人更有助于发挥诗歌的想象力。所以他认为真正的诗歌应符合感觉上的美、视觉上的美、听觉上的美,这才是完美无缺的天籁之音。


       诗是诗人纯净灵魂的艺术载体,是诗人抒发情怀的美好途径,更是诗人远离世俗的精神港湾,而不是赚钱的机器,也不是炫耀的工具。诗对柴松献来说更是一种精神,是他永不言败、自我奋斗、傲视苍穹的一种精神,更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在一个物欲横流、红尘滚滚的年代,在一个大众远离诗歌、诗歌已经沦落到凄惨可怜的时代,柴松献感到他有责任坚守诗歌精神,有责任让社会和大众重新重视诗歌,有责任让当代诗歌呈现"盛唐气象",有责任让中国诗歌复兴走向世界。


       柴松献坚定地说:"以后我会按着自己的诗歌理论身体力行,创造特立独行的"诗风",争取影响更多的诗人,使之成为诗坛的一种主流诗潮。我相信凭我对诗歌的感悟和执著,我一定能在中国诗坛乃至世界诗坛上留下一席之地!"


       当今诗坛,流派众多,但大多只在诗歌圈流传,没有一家在诗坛乃至社会上形成权威,诗歌越来越受冷落。而柴松献在总结前辈诗歌流派的基础上提出的"语言美、意象美、境界美、结构美、音乐美"五美诗歌理论非常适合大众欣赏习惯,非常接地气,而且中西结合,不排斥西方诗歌现代技巧。他的这种融会贯通的美学主张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吸纳西方先进诗歌技巧,正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诗歌不仅仅需要在诗歌圈流传,更需要在社会上流传,就像唐诗宋词的传播一样,这才是真正的成功。柴松献前期的诗歌《妹妹你是水》、《一个蝶恋花的故事》、《秋风吹来一丝惆怅》、《可不要说你过的想流泪》、《信念》、《做一个巨人》、《我梦见我是一只宇宙之鹰》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而近几年诗风大变,目前已创作出大量的五美诗歌,如《大鸟》、《鹗鸟》、《鸷鸟》、《冬日》、《生活》、《我的诗歌进入夏季》等等,朋友圈已广为传颂,很多诗歌专家也给予极大赞誉。笔者相信,在这种"五美诗歌"理论指导下的作品很可能就是我国新诗未来发展的风向标,这也许正是他能名列众多"诗坛新锐"榜首的原因所在吧。正因为此,柴松献还有"五美诗神"的美誉。


柴松献看望有知遇之恩的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兼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


贺敬之翻看柴松献当年的诗集


柴松献看望中国诗坛大诗人、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解放军总政原文化部部长李瑛


柴松献和诗友石厉、大卫看望李瑛、李小雨父女留念


柴松献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雷抒雁过70大寿时留念


柴松献看望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人民文学杂志原主编韩作荣(已故)时留念


柴松献看望中国诗歌学会名誉会长张同吾(已故)时留念


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为柴松献诗集题词


柴松献看望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协原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时留念


柴松献看望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时留念


柴松献和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杂志原常务副主编杨匡满出席中国作协举行的庆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活动时留念


       不忘师恩,祝他早日成为诗坛"王者之鹰"


       临别,在柴松献创办的五美诗社,笔者看到了两位诗坛老诗人贺敬之和李瑛为柴松献写的信和题词,亲切而又感动。柴松献动情地说:"贺老今年已经92岁了,李老已经90岁了,他们都在我20多岁正处于逆境的奋斗中给我写过信,激励我的诗歌创作,有了他们的肯定和鞭策,才有了我在黑暗中不断探索光明的勇气,才有了我持之以恒的诗歌精神。我为曾经在中国诗坛叱咤风云的老诗人致敬,我不会辜负先辈的期望,一定会完成我今生在诗歌上的历史使命!"


       是的,柴松献之所以取得诗歌上的成就,除了自身的不懈努力,还得益于这些诗歌大家的鼓励与支持。他第一个特别感谢的是诗歌前辈贺敬之的来信激励,才让他毅然决然地走出中原,走进了北京新天地。第二个特别感谢著名诗人李瑛老前辈90年代在病床上的回信鼓励,并于2013年为诗集《穿越灵魂》题写书名。第三个特别感谢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的关心,才有了他的长篇批判小说《涅槃》的出版。他还特别感谢一代学者、著名哲学思想家、军事战略家、全球共同利益观察家乐后圣的鼓励,让他在文学迷茫与放弃之际重新回归,并有了诗集《宇宙之鹰》的出版。更感谢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著名诗人吉狄马加为新诗集《信念》题写书名并作序,感谢中国诗歌学会的雷抒雁会长、张同吾会长、李小雨秘书长等诗坛大家的帮助,以及诗歌路上一直关注呵护激励的诸如大卫、王世尧、宁新路、王彬、中岛等各位挚友。


       "从苍茫的山脉飞出一只鹰/展迎阴霾/穿越沙漠/鏖战黑夜/眼眸闪现利剑一样的光芒/以风萧萧易水寒的悲壮远离/去追寻梦想……鹰高瞻远瞩/开始积聚超越梦想的力量/十年磨一剑/已磨出了王者之剑霸气之剑/能砍断一切缠绕筋骨的锁链/向宇宙冲刺/冲刺 冲刺/无论再涌过来多少磐石/都会被神鹰一样的力量击碎/看啊/不远的将来/茫茫宇宙里疾飞着一只王者之鹰……"


       柴松献以"宇宙之鹰"的雄姿屹立诗坛,"打造五美诗风,开拓五美诗派"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因而他在社会上的 "五美诗神"以及"诗歌骄子"美誉并不过分,是实至名归。我们被他长年执着的诗歌精神感动,仿佛看到茫茫宇宙里一只"王者之鹰"乘着"五美诗风"正在腾飞……




       五美诗歌就是指“语言美、意象美、境界美、结构美、音乐美”,宗旨就是以中国古典诗歌为基础,重点从《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诗歌、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中汲取营养,再借用西方现代诗歌表现技巧,中西合璧,开宗立派,开拓一代诗风。我推出的五美诗歌,形式上糅合唐诗宋词的优点,采取唐朝律诗起承转合和宋词长短句的格式,只不过律诗是8句,五美诗歌是16句,分4节,每节4行;每句不一定像律诗字数相等,而是像宋词长短句一样,更有节奏;韵律上讲究押韵有规律,但也不一定一韵到底,既可以一节一节换韵,也可以两行两行的换韵,可以一二行、三四行分别押韵,一三行、二四行分别押韵,还可以一四行、二三行分别押韵,还可以一二四行押同一韵,更可以多种形式的韵律出现,押韵形式灵活多样,富有变化……当然我推出的五美诗歌也不限每首16行,根据诗歌内容短诗也可以4行,6行,8行,长诗也可以50行,上百行,甚至数百行,只要语言、结构、押韵有规律可寻就行,讲究章法,结构严谨,特别反对诗歌过于散文化!


       五美诗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诗歌既要有感觉上的美,也要有视觉上的美,还要有听觉上的美。感觉上的美就是指新诗要语言清新,意象传神,境界高远,要有生活上的真情实感;视觉上的美就是指新诗要有结构,要有创作规律,不能杂乱无章;听觉上的美是指新诗要有音乐美,要有节奏和韵律,便于吟咏和传播。感觉美、视觉美、听觉美,诗歌三者合一,才是完美无缺的天籁之音。




分享按钮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