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美国国家青年科学家奖:7名华裔入围,6人在中国出生长大


2021年06月27日 11:46    来源:搜狐网

       美国布拉瓦尼克国家青年科学家奖(Blavatnik National Awards for Young Scientists)是美国最重量级的青年科学家奖项之一,在2007年设立,表彰在全美顶尖高校及科研机构工作、42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

       6月15日,协会公布了2021年度布拉瓦尼克国家青年科学家奖入围名单,31名终选入围者中有7名华裔,奖项的化学、生命科学和物理科学与工程三大领域都有华裔科学家入围;更值得一提的是,入围的七人中有六人都是中国出生长大、留学生出身的科学家。

       今年入围的七名华裔科学家分别为:

       化学奖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闵玮(Wei Min)

       闵玮(Wei Min)是黄石二中校友,1999年高考黄石城区理科状元

       闵玮200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08年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教授,之后继续在谢教授团队从事博士后工作,2010年起执教哥伦比亚大学,2017年起成为终身教授

       闵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是基于分子光谱学开发新型光学显微镜,结合化学探针和生物技术,推动神经科学、癌症检测和疾病诊断等前沿生命科学和医学课题的发展。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Nature Method、PNAS等国际学术期刊。

       因其科学贡献获得过很多奖项,其中包括2013年的斯隆研究奖。同样也入围去年2020年度的美国布拉瓦尼克国家青年科学家奖。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张文君(Wenjun Zhang)

       张文君,1980年生于苏州昆山。1998年,张文君提前被南京大学理科强化班(现更名为匡亚明学院)录取,不过她还是继续参加了高考,拿了昆山高考的理科状元

       2004年,张文君获得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后,决定赴美深造。2009年,顺利获得了全美第二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并进入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医学院任研究员,并崭露头角。

       如今,张文君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助理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生物学家,拥有自己的研究室和研发团队,主攻生物分子工程在医学和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一直以来,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推动着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技术革新,堪称“美国最牛的实验室”。

       2016年张文君获得斯隆研究奖

       生命科学奖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授

关开玉(Kaiyu Guan)

       关开玉(Kaiyu Guan 音译)是是UIUC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的助理教授,主要研究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植被-水文相互作用(即生态水文、水-生态-食物关系)的潜在过程。

       2008年关开玉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信息学专业,随后前往普林斯顿大学读博,于2013年获得环境工程博士学位。随后在斯坦福大学做了两年两年博士后。

史丹佛大学教授

亓磊(Stanley Qi)

       亓磊(Lei Qi),1983年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2001年考入清华大学,就读数理基础科学班,2005年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赴美国留学,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师从朱棣文教授,2007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转入生物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合成生物学先驱Adam Arkin和CRISPR先驱Jennifer Doudna。2012年获得生物工程学博士学位 。

       2014年底,加入斯坦福大学,任生物工程系、化学和系统生物学系任助理教授。同时他也是多个斯坦福研究所的研究成员,包括Stanford ChEM-H(斯坦福化学、工程学与医学研究所)、Stanford Neurosciences Institute (斯坦福神经生物学研究所)、Bio-X(生物交叉学科研究所)、以及Stanford Cancer Institute(斯坦福癌症研究所)。

       2017年获得斯隆研究奖。

加州索尔克研究所科学家

Kay Tye

       Kay Tye是一名拥有华裔血统的神经科学家。

       本科就读于MIT脑与认知科学专业,2008年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获得了神经科学博士学位。随后在UCSF和斯坦福大学各做了两年博士后研究。

       2012年起被MIT聘为副教授,2019年成为加州索尔克研究所Wylie Vale主席。

      物理科学与工程奖

马里兰大学教授

胡良兵(Liangbing Hu)

       胡良兵于2002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士学位,并与张玉恒教授合作研究了巨磁电阻(CMR)材料三年。博士期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乔治格鲁纳合作),专注于碳纳米管基纳米电子学(2002-2007)。

       目前,胡良兵课题组主要从事木材纤维基的纳米纤维和纳米微晶的研究;重点研究纳米纤维素在光学和电学方面的应用和高性能低成本新能源器件。

       胡良兵同样也入围了去年2020年度的美国布拉瓦尼克国家青年科学家奖。

奥斯汀德州大学教授

余桂华( Guihua Yu)

       余桂华教授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取得学士学位并获本科生最高奖“郭沫若奖学金”,2009年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和世界纳米领域著名科学家Charles Lieber教授。2009年于斯坦福大学师从鲍哲南教授和崔屹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员工作。

       2012年加入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目前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机械系终身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RSC)。余桂华教授课题组的研究重点是新型功能化纳米材料的合理设计和合成,尤其在能源水凝胶的新兴材料的开创性工作,对其化学和物理性质的表征和探索,以及推广其在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领域展现重要的技术应用。

       主办方表示,今年共有来自全美38个州,157个学术和研究机构提名的298名候选人,通过专业评审选出最终的31人候选名单。主办方将在7月20日公布生命科学、化学、物理科学与工程三个领域各一名最终得奖者,每个获奖者可独得25万美元奖金

       华裔科学家一直是该奖项常客,2017年还出现最终三名得奖者中两人为华裔,包括获得生命科学奖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张锋,和夺得化学奖的斯坦福大学教授崔屹。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