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林和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推出“中国当代文艺学话语建构丛书”


2022年10月30日 05:43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服务号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乘国家改革开放事业顺利推进之东风,锐意开拓进取,呈现出主流浩荡而又多元拓展的生机勃勃局面,取得丰厚的学术积累与探索成果。进入 21 世纪以来,日益加速的社会转型对知识生产之现实感提出新要求,文学研究的学术位置随之发生持续变动,文学理论一度因为囿于学科话语而在当代知识竞争格局中处于被动地位。


       近年来,文学创作、文学传播及整个文学活动方式持续地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迁,与此相应,新的社会与审美经验、媒介生态、知识增量等交相迭变,人文学术思想形态进一步裂变、重组,各学科既有话语藩篱面临更大挑战。在此特定语境下,人们充分认识到如何重新反省自身面对上述诸种挑战时的经验感觉、问题意识与话语惯性,特别是如何应对正不断地涌来的文学活动及文学理论的未来,乃是当前亟待认真面对的重要议题。


       事实上,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中坚代”学者深刻体认到:中国作为一个拥有长期连续历史的巨大文化存在,其中的思想问题显然需要被重新发现和解释,并且必须重新生成一种独立的、完整的文化新表述、叙事和提问方式,而不应该被在边缘文化叙事方式中被简单化或被不当替换和消解。因此,新世纪以来,他们有意识地积极回应当代知识生产新要求,试图通过跨学科领域的研究致力于新文科观念与实践,重构当前各个知识领域的学科意识与现实眼光。


       这批“中坚代”学者围绕文学理论知识形态与话语结构问题表征、文学理论学科化与跨学科实践、当下中国社会演变与文学理论研究变革、当代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新进展与文学理论研究新挑战、当前西方学术话语新动态与文学理论研究新路径等问题,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如,吴子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的述学文体建构、陈定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的网络文学研究、刘方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的人工智能研究、赵勇(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的大众文化批评与理论研究……这些比较前沿、先锋而厚实的学术成果,在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有某种开创性的理论意义。


       本着“问题共享、方法共享、思想共享”的学术原则,主编吴子林教授和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系统地编选、推出“中国当代文艺学话语建构丛书”,分人分批结集出版这些代表性的前沿研究成果,每人一集,收录具有代表性的、在学界产生影响的佳作,以凸显“一家之言”的戛戛独造,为建构当代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尽一绵薄之力。



       “中国当代文艺学话语建构丛书”第一批包含6部学术专著,分别为:《“毕达哥拉斯文体”:述学文体的革新与创造》(吴子林著)、《文士精神与文论传统》(周兴陆著)、《一屏万卷:网络文学理论与媒介文化批评》(陈定家著)、《脑工解放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文化生产工艺学批判》(刘方喜著)、《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当代阐释》(张永清著)、《走向批判诗学:理论与实践》(赵勇著)。下面一一介绍这几部颇有分量的专著及其作者。



       内容简介


       在《“毕达哥拉斯文体”:述学文体的革新与创造》中,作者认为学术研究是一项个性化的事业,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述学文体不仅关涉学术表达形式,而且关涉学术思想的创造。学界普遍缺乏述学文体的自觉,至今充斥着干瘪的概念演绎和空洞的体系构架。本书运用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具体论述了“毕达哥拉斯文体”的问题意识、理论渊源、语言学基础、哲思路径、语体特征、理论旨趣、中西文化的和合创生、内在创构机制及其与传统的书写经验、思维模式、文化范式之间的关系等诸多核心问题,系统构建了自觉融通古今中西思维与言说方式的“毕达哥拉斯文体”理论。作为一种走向未来的述学文体之“预流”,“毕达哥拉斯文体”倡导由对象化之思转为有我之思,由“知性智慧”转为“诗性智慧”,在以汉语思考、写作的过程中,自觉打通古今中西,打通人文各学科,动态地立体呈现独创性灼见和个人化风格。作为未来学术之“预流”,“毕达哥拉斯文体”理论主张用汉语写作而不是用术语写作,力图站到精神领域的最前沿,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之学术话语系统的建构。本书系论者近年来最具原创性、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


       吴子林,1969年生,福建连城人,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审、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叙事学研究学会副会长等。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文论、文学基本理论、中西比较诗学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研究与批评,已在《文学评论》《清华大学学报》《文艺理论研究》等发表论文近160篇;专著有《经典再生产——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文化透视》《中西文论思想识略》《文学问题:后理论时代的文学景观》《童庆炳评传》《文学瞽论》等10余部;主编有“闽籍学者文丛”(30部)、“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丛书”(8部)等;另发表诗歌、散文、随笔若干。



       内容简介


       《文士精神与文论传统》旨在探索如何接续文论传统,对优秀传统文论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当代中国文论的话语建设和理论建构,提供民族文化的有益的思想资源。围绕两大主要问题展开专题研究:上编阐述中国传统的文士精神及其现代意义。梳理从先秦游士、策士向汉代大一统政治结构中辞人、儒士的转变,文士阶层的形成,文士与辞人的分途,刘勰《文心雕龙》对“文士”精神的基本认知和定位。梳理传统“文士”精神的现代走向,阐论其存在的历史问题,探索如何激活传统“文士”精神的当代意义,发挥其当代的文化价值。下编阐论由传统文论向现代文论转型过程中的理论问题。通过中国文学史上的北游南归与文化认同、民国初年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小说审查、现代国文教育中的文学理论问题、“寒衣曲”的古今演变、当代旧体诗的理论历程等专题研究,对近现代转型时期产生的一些文学基本观念进行重新审理,提出建设贯通古今、本位而开放的“中国文论”。在古与今的问题上,打破现代文论与古代文论的疆界,实现贯通古今的文论研究;在中与西的问题上,坚持立足本土、视野开放、以我化人、以中化西的原则。站在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上,面对当代社会现实, 建设性地思考中国未来文化发展的需求,从中华文化的“天人之际”“家国情怀”“安心立命”“多元包容”的人文思想出发,对中国文论的性质特征和价值做出切实的阐释与评判,尊重中国文论政治性、伦理性和审美性相统一,经验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特征,阐发中国文论的基本思想与理论观念。


       作者简介


       周兴陆,1971年生,安徽合肥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教学与研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中国文论通史》《〈文心雕龙〉精读》《中国分体文学学史·诗学卷》《吴敬梓〈诗说〉研究》等。



       内容简介


       《一屏万卷:网络文学理论与媒介文化批评》从媒介文化视角切入,以网络文学现场记录和理论思考为中心,对网络文学30年风雨历程进行大写意式的“散点透视”,力图以“咫尺千里”的传统艺术手法展现网络文学波澜壮阔的发展态势。书中有关超文本与互文性的部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数字化生存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的市场化和网络化转型,进行了史论结合式的具象化描述。随着视频视像、动漫动画、网游手游、互动绘本、有声读物等新媒体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化,网络文学的“破圈效应”势不可挡;基于AR视听一体化技术对文艺生产与消费的强力介入,传统文学的单向文字阅读越来越难以满足积极受众的需求,新兴“视听小说”正在快速融入立绘、镜头、动效、配音等富媒体形态,对于“一机在手,万象在旁”的网文消费者而言,如何适应“一屏万卷”的变化,如何享受“快时代”的“慢阅读”,这些都是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概而言之,本书的“移动视点”主要在深度影响网文生存与发展的媒介与市场之间穿行,力图对资本催发与技术驱动、媒介转型与审美重构等问题进行别开生面的探寻与确证。此外,本书还对网络文学海外发展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深入调研与分析,并对文学网站的发展历程、媒介特征和运营成败及其文化意义进行了反思性总结与评判。


       作者简介


       陈定家,1962年生,湖北红安人,文学博士,安徽大学文学院讲习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文化研究》主编,中国中外文论学会新媒介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网络文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爱奇艺文学院特聘专家,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ast-West Studies研究员。主要研究网络艺术和网络文学,出版专著和主编学术著作《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文之舞:互文性与网络文学研究》《全球化与身份认同》《审美现代性》《身体写作的文化症候》等20余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社科院的院与所级重点项目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史哲》《人民日报》等刊物和报纸上发表论文和学术评论文章300余篇。目前主持的主要项目有“共和国文学期刊70年”“网络时代的优秀文化传承与话语体系创新”等。



       内容简介


       《脑工解放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文化生产工艺学批判》是运用马克思机器生产工艺学批判理论较为系统探讨人工智能对文艺、文化影响的理论专著。生产工艺学主要研究物质和精神生产的工具,这种现代化的工具就是自动机器,“机器”就成为现代生产的“工艺性方式”,而“资本”则是现代生产的“社会性方式”,机器/资本的二重性结构及其历史辩证运动,就成为马克思生产工艺学批判研究的主要内容。马克思考察的自动印刷机开启了文化生产工具的现代化进程,现代文化进入“印刷资本主义”时代,广播、电影、电视等技术使之进入“电子资本主义”时代,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又使之进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在马克思考察的现代机器第一次“能量”自动化革命中,“使用劳动工具的技巧,也同劳动工具一起,从工人身上转到了机器上面。工具的效率从人类劳动力的人身限制下解放出来”,传统手工劳动中工具使用技巧的等级性被打破,人类进入“手工”平等时代。马克思把与“手工劳动(Handarbeit)”相对的劳动称作Kopfarbeit,可译作“脑工劳动(Head-labor)”:当今人工智能正在引发现代机器第二次“智能”自动化革命,使用精神劳动工具的技巧也正在从人身上转到机器(计算机)上,传统脑工劳动中精神工具使用技巧的等级性也将被打破,人类将进入“脑工”解放时代。扬弃资本之后,人类将进入人人平等、人人自由时代。


       作者简介


       刘方喜,1966年生,江苏扬州人,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军人才、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马克思生产工艺学批判、文化经济学批判与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等基础理论研究,已出版研究马克思的理论专著《审美生产主义》《批判的文化经济学》《马克思与物联网分享时代》《机器/资本二重性:物联网生产工艺学批判》等,有关中国传统诗学“声情”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的研究原创性较强,有关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在国内多学科领域中较为领先。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当代阐释》着力于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当代阐释问题,主要围绕三大问题域展开。第一,从现实出发,以时代性为视角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的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变革中如何发展等问题。第二,以“理论形态”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历史境遇、现实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等,努力为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路径、拓展新的研究空间。第三,以“回到历史现场” 等方式对恩格斯的文学活动、批评观念等问题做进一步的追问,内容包括青年恩格斯与青年德意志的关系,白尔尼在青年恩格斯思想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青年恩格斯在白尔尼—海涅论争中的基本立场等问题。


       作者简介


       张永清,1965年生,山西平陆人,文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文艺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组专家。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西方现代文论方面的研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学术月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内容简介


       《走向批判诗学:理论与实践》是一本专题论集,由10多篇论文组成,分上下两编。


       本书上编主要从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诺的文学批评理论入手,解读其“内在批评”方法,释放其“论笔体”写作的意图和魅力,同时也对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的文学批评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延伸至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和批评,重点谈论学院批评存在的历史问题和现实困境,进而反思童庆炳文化诗学话语的主要贡献和不足,最终提出走向批判诗学的理论构想:“批判诗学”是对“文化诗学”的继承与拓展,它在保持文学理论审美品格的同时,试图增加批判这一动力系统,意在让文论与现实保持一种鲜活的关系,从而强化理论的及物性、实践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批判诗学”的理论资源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诗意的裁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否定的辩证法引领下的文学批评和大众文化批判。其理论预设和操作方案很可能在萨特的“文学介入”与阿多诺的“艺术自主”之间,即在对其二者的双重借用和批判中保持一种张力和平衡。下编主要聚焦于中国当代文学,对赵树理、张柠、《平凡的世界》等进行批评,是对批判诗学理论话语的批评实践。


       作者简介


       赵勇,1963年生,山西晋城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2015-2019),现兼任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文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与批评、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赵树理的幽灵:在公共性、文学性与在地性之间》《文学与时代的精神状况》《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散点透视》《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透视大众文化》等1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文艺争鸣》《南方文坛》等刊物发表文章200余篇。在文学刊物、报纸发表散文、随笔、时评等数百篇。著作《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获北京市第十二届(2012)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获北京市第十五届(2018)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0)。



-----------------------------------------END-----------------------------------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