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志熙《考文叙事录》:建立现代文学研究新范式


2022年08月14日 05:39    来源:美中时报    吕东亮

       解志熙的新著《考文叙事录》体现了现代文学研究新范式的建立。其所体现的超越“五四”、走向释古的学术理路,倡导的考究文献、批评校读、文史兼治的研究方法,追求的自主创新的学问旨趣,在今天学界是难能可贵的,也具有率先垂范的意义。




       在现代文学研究界,解志熙是一位以睿智博学和严谨扎实著称的学者。他的每一部著作的出版,都让人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新近出版的《考文叙事录》,收录了他近年来学术探索的成果,其中展现的实事求是的学术品格是一贯的,也是现代文学研究界颇为难得的。不过,这部个性鲜明的著作或许蕴涵着更大的学术启示,那就是现代文学研究新范式的确立。


       《考文叙事录》的内容一如封底的介绍:“本书辑校了宗白华、刘延陵、刘梦苇、梁宗岱、叶公超、沈从文、林庚、吴兴华和汪曾祺等现代作家的一些佚文,也联系相关文献对这些作家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有所考论,同时还对抗战及1940年代话剧文学的繁荣、知性散文的崛起有所叙论,并从文献比勘入手对张爱玲在沦陷时期的文学行为进行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在这些杂乱的文章中贯穿着作者近年对两个基本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是怎样把文学史研究建立在坚实的文献学基础之上并使文献学的‘校注’转化为批评性的‘校读’,二是如何使文学史研究突破画地为牢的‘纯文学’文本分析而走向更具历史感的文学行为分析。”[1]作者所关注的两个问题以及为此所作的带有发凡起例意味的考论,无疑为现代文学研究贡献了新的范式。在我看来,这新的范式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超越五四新文学的格局,从大历史的角度去研究新文学,走实事求是的“释古”之路;二是借鉴古典文学研究的学术路数,重视文献、考论结合,以新文献出新问题而破旧迷执。二者一体两面、相辅相成,既代表了解志熙新的学术思考和创获,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可宝贵的方向。


       一、超越五四与走向“释古”


       我们的现代文学研究者多是由现代文学史哺育成长起来的,现代文学的观念深入人心。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2]1这样的观念诚然不错,但这只是研究对象的属性,没有任何理由成为研究者的学术理念。但五四的阴影过于庞大,以致于很多研究者长时间内走不出现代文学自身所设置的牢笼,所做的工作的有限性就可想见。时至今日,我们现代文学的很多经典论述还都是二十年代《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撰者奠定的。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的个人意志也有意无意地倾向于在新文学内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我们一直呼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但具备深刻反省能力的人总还是不多见,这也一直妨碍着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进展。经历了80年代的又一番“五四”,理论崇拜和“纯文学”迷信几乎席卷了整个现代文学研究,现代文学成为各种理论思潮的演兵场。现代文学史的史学品格受到严重的削弱。这些当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需苛责。俱往矣,今天的优秀的研究者也渐渐开始有意识地反思“五四”,其研究理路的设计和学术风格的追求也呈现出显著的变化,解志熙先生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的突出表现在于他坚实的研究实绩。


       收入本书中的《林庚的洞见与执迷》一文,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这一学术理念。此文首先从文献的考证和辨析入手,指出戴望舒和林庚的论争并非人们一直所理解的新诗格律化与自由化的论争,而是诗的新旧之争,进而论述了三十年代林庚超越“时代”和“现代”从而追求永恒诗境的艺术探索,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林庚洞见与执迷的缘由,考论结合、出语精辟。令我感慨的是,戴望舒与林庚的论争文章向为学界所熟悉,为什么却一直重复格律化、自由化之争的误读,这大概与研究者的新文学定见有关,因为按照通常的论述,30年代的新诗论争已经摆脱了新旧之争,而格律化、自由化之争应是符合时宜的话题。也因此,对于林庚诗作超越“现代”的新追求,并不能完全理解,往往带有尊敬的心态誉之为“晚唐的美丽”,并且从新诗现代化的意义上来评价这种“美丽”,岂不是南辕北辙?这样的误读和误释其实是渊源有自的,那就是研究者自身是五四新文学中人,以五四新文学之眼,去观照五四新文学的时代负载和文体形式,当然不会有对于超越者的理解与同情。而慎思明辨的解志熙,凭借对历史的高度尊重和对史料的仔细爬梳,走出了五四新文学所设置的迷障。其实,林庚对于诗的新旧的关注和超越,到了建国后得到了一次勃发的机会。建国初期特别是1956年社会主义正常建设时期开始后的文学界,基于历史新时期的定位,普遍认为历史新阶段的文学,应当是超越五四新文学的。在诗歌界,长时期为五四新诗传统所压抑的对新诗的不满,一下子暴发出来。文史学者朱偰在《光明日报》上连续发表《略论继承诗词歌赋的传统问题》、《再论继承诗词歌赋的传统问题》等文章,公开提出诗歌体式的多元化,并对新诗的状态进行了不无贬抑意味的评述。朱偰的文章虽然遭遇了郭沫若等人的批评,但文章刊发本身就标示了思想的解放。五四新诗观念再也无法“牢笼天地、包括宇内”了。也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林庚接连在《光明日报》等报刊发文,从中国文学和语言发展的历史角度,阐释其“九言体”格律诗的主张,无疑是对诗坛“新旧之争”的进一步超越,也是对五四新诗观念的大胆扬弃。这虽是后话,但可见林庚“超越五四”的“洞见和执迷”。


       在此文的最后,作者分析了林庚一些古典诗歌论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现代诗歌观念和批评理论,并且考述了缘由,视林庚、俞平伯、程千帆等人的批评实践为现代批评。作者写道:“食洋不化的当今学术界和批评界却只把他们视为古典诗歌研究专家和文学史家,至今都不认识他们乃是真正本色的具有中国特点的‘新批评家’。”的确,囿于现代学科体制,我们很容易忽略现代文学以外的历史信息,而单纯地依靠现代文学的自我表述和自身理论,从而也无法达到真正的历史认知。这不是说,现代文学研究者应该去阅读古典文史学者的著作,也不是说无限制地扩大现代文学的研究范围,而是说就目前的现代文学研究对象而言,我们所具有的历史视野也是相当狭窄的。传统的文史兼治、古今不隔自不必说,基本的近现代史知识也是缺乏的,有的只是各种各样关于近现代历史的观念表述。研究者的这种知识结构,在研究一些问题时,缺陷并没有暴露出来,但在研究另一些问题时,这种缺陷十分明显地制约着研究的深入。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子,就是话剧与戏曲的关系。现有的文学史只讲话剧,诚然不错;然而研究者只关注话剧,恐怕很多事情都无法说清楚。因为话剧一直是在与旧式戏曲的张力中行进的,从历史实存来看,它们之间也一直存在着难分难舍的关系,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因为“戏改”,新旧戏剧的畋域一下子打破了。这些都是在新文学体制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得杨义先生在撰写《中国新文学图志》(现新版为《中国现代文学图志》)时,谈及被新文学运动所抛弃的旧戏史料,也曾十分感慨地说道:“可惜这种资料,被一些跳不出以新文学运动自身的尺码来丈量新文学运动的文学史家忽略了。”[3]17但有识之士是不会忽略的。《“戏剧春秋”的辉煌一纪》一文是关于抗战及40年代的话剧文学叙论,也是作者近年来精心结撰的《四十年代文学史》之一章。文章洋洋洒洒,笔墨酣畅淋漓。尽管是以话剧为论述对象,但对新旧剧界的联合、话剧对传统历史戏曲的借鉴、话剧作者对旧戏的改编等等,均有论及,为人们清晰地描绘了话剧在抗战戏剧中的活动影像。


       岁月不居。五四新文学也在历史的烟尘中渐行渐远,是到了古典化的时候了。一个世纪以来,五四新文学承担了太多的历史悲情和历史激情,也一次次地成为现实批判的工具。人们对于五四新文学,也很少以平常心视之,总是执着于这样或那样的意识形态借题发挥。在这样的语境下,五四新文学的历史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其实无益于我们的历史认知,也无益于我们的文化建设。今天的学人如果仍然走不出五四的阴影,那么就无法理解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全部复杂性,也无法弄清楚在中华民族复兴新的历史阶段,如何建设我们的新文化。这其实是辜负了五四先贤的文化抱负,也有悖于五四的内在精神。王晓明先生在《“大时代”里的“现代文学”》[4]一文中,特别珍视现代文学抵抗情感西化、提供多元理想的具有“超越性”的一面。这种深刻的认识当然是超越五四视界之后才有的。不过,对于历史研究来说,无论是迎拒还是超越,都需要具体的考辨和分析,然后才是稳健扎实的价值判断。


       90年代中期,解志熙就提出了“古典化与平常心”的学术理念,明确提倡以古典学术规范研究现代文学,这其实就隐含了超越五四的学术旨趣。多年来,解志熙一直警惕着各种各样的“当代视野”,力求以实事求是的学风研究历史、解释历史,走朴素求真的“释古”之路。“释古”学派在现代中国的诞生,是中国现代学术走向成熟的标志,这其中清华学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也有人把“释古”视为清华学派的学风。我注意到,解志熙在近来的著述中多次提到陈寅恪、朱自清等人的治学理念,并为之心仪。这既是他学术探索的必然归宿,也可能包含着因身在清华而弥增的学术认同吧。


       二、率先垂范与文史兼治


       既然是走向“释古”,那么就需要深厚的学术积累和谨严的学术原则。其中,对于文献的考辨和分析是最基本的工作。解志熙有感于现代文学研究者对文献的轻视,近年来组织召开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座谈会”等一系列学术会议,提倡现代文学研究应建立在真实可靠的文献基础上。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个曾经以理论思辨和历史思考见长的“学术新锐”,竟然俯下身子,在浩如烟海的史料里爬梳,编出了《于赓虞诗文辑存》这样的集子,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分。


       收入本书的《现代诗论佚篇选辑》以及关于林庚、沈从文、吴兴华、汪曾祺等人的佚文,可以视为作者文献考论工作的一个继续,而且所考所论,愈发精进,有炉火纯青之势。这些文章的校注以及相关的考论文字,颇多精辟的见解,而且就其理路和做法而言,带有鲜明的“率先垂范”的意义。所谓率先垂范,就是倡导“从文献学的‘校注’到批评性的‘校读’”。对于校读的批评性意义,作者解释道:“在保守的意义上,由于校读法坚决反对脱离文本语言实际的望文生义之解,力戒游谈无根的想当然之论,始终注意文本语言意义的解释限度,因而它无疑有助于预防各种主观主义批评的过度阐释以至于逞臆妄说。……在积极的意义上,校读法要求对特定文本的上下文及与其相关的各种文献材料进行广泛细致的参校、比勘和对读,以观其会通、识其大体,并且要细心揣摩文学文本的语言修辞特点、努力倾听作家的话里话外之音,从而也就有可能穿透作家言说的表面意义并突破单一文本语境的封闭性,达致‘读书得间’、‘别有会心’的发现和‘照辞若镜’、‘鞭辟入里’的分析。”解志熙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可作范例的便是《“乡下人”的经验与“自由派”的立场之困窘》和《乱世才女和她的乱世男女传奇》两文。


       前文通过对《<七色魇>题记》等佚文的钩沉,结合相关“今典”的考释,清晰地描绘了四十年代沈从文“转型”的压力和困窘,并指出沈从文创作的中断事实上在解放前就由于自身经验与理性认识的冲突而发生,并非是建国后的某种政治压迫。文章写得从容不迫,分析细致深入,说理清晰透辟,是近年来沈从文研究中难得一见的好文章。后文则把张爱玲《自己的文章》等理论言说放在时代的具体语境中,分析其言说的指向和背后的文化目的,指出张爱玲所宣叙的“妇人性”实乃一种宣扬苟安妥协的汉奸人性理论,是人的文学的迷途。值得注意的是,该文自觉摆脱张爱玲研究中抛开具体历史语境、张扬其“纯文学”天才的窠臼,而是有理有据地把张爱玲的所作所论视为一个实存的文学行为和政治行为进行解读,这无疑是富有历史感的,也不知比那些“数典忘祖”的纯文学论者高明多少。


       两文研究的对象都是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热点,已有研究成果不可谓不多,但解志熙的文章却新意迭出,不能不令人瞩目。我想这原因不外乎两方面。第一,越是研究热点,我们就越容易把研究对象神秘化、定型化,逞臆妄说、过度阐释的倾向就越强烈,文学想象挤压历史透视的现象就越严重。第二,那就是解志熙先生的渊博学识和深厚学力,这是令我心折的,阅读过程中也常常有拍案叫绝的举动。在我历年来的学术阅读中,就对“今典”的熟悉程度而言,在现代文学研究界罕有人匹,况且他的学术理念是那样的清醒和深刻。这里,我也想谈谈“文史兼治”的学风在现代文学研究界的可行性问题。文史兼治,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常规学风,它并不是提倡文学研究者去涉足历史研究领域,而是主张把文学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进行具体的解读,这当然要求研究者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历史修养。在现代文学研究“古典化”趋向越来越明显的今天,提倡文史兼治的学风大概不是什么无稽之谈。不仅具体的文学事件、文学行为需要历史的描述,即便是深奥玄虚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也需要进行历史化的解读,以呈现现代文学真实的历史情状。事实上,没有什么作品和理论是不可以解释的,非理性也是可以用理性来解释的,只不过我们要么囿于理论观念的自缚,要么困于史料的局限,总是处于历史认知的进程中。而解志熙先生,则处于这一历史进程的前端,为后学者披荆斩棘、导夫先路。


       解志熙先生目前所做的工作,在学界影响深远。不过,大概不会有人视之为史料专家或文献学家。因为,他对史料既有“独立的准备”,又有精深的研究,他所提供的结论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历史感,而且往往令人反省既有研究成果的严重缺陷,不能等闲视之。《考文叙事录》中收录的文章,并没有一定的体系,不免给人以“短钉碎屑”之感,但有心的读者会从其中发现作者宏伟深远的学术抱负。他的工作也提醒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史料的收集和校注,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为史料而史料的史料专家,只有转化为批评性的校读,我们文献史料研究才会有真正的出息,才会真正赢得学界的尊重。


       三、学问旨趣与学人心态


       《考文叙事录》的后记是一篇体现作者学问旨趣和学人心态的《聊寄堂自记》,读来颇堪玩味。《聊寄堂自记》有云:“尝为时髦思辨之文,曾获‘学术新锐’之名。然频年作论,心实厌之;加之话语络绎,信乎应接之不暇,左支右吾,确乎不胜其烦也。清夜自推,值此老大不小之年,为此不东不西之学,岁月蹉跎,何时是了!”这些话基本上代表了解志熙先生治学为文的心路历程。早年,他以“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颓废唯美派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崛起于学界,所作的研究都是以理论思辨见长,论题也都是现代文学研究中的“难啃的硬骨头”,今天的《考文叙事录》相对于前者而言,不免给人以“保守后退”的印象,这大概是作者“频年作论”之后的坚定抉择。所谓“不东不西之学”,大概是指现代文学研究界盛行已久的以西衡东从而不伦不类的学风,而这种学风使现代文学史研究很长时期内停留在简单的文学批评状态,迟迟不能获得带有超越性的史学品格,现代文学研究者也由此而大多长于作论而拙于考史。对于络绎不绝的西方理论话语,国内学界大多趋之若鹜,却常常不求甚解、不辨对象地应用于学术研究,现代文学研究界的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虽久曾呼吁,然不见好转。所以,在世人多未能免俗的情况下,解志熙《考文叙事录》一空依傍的朴素简直带有弥天之勇。不过,这是“老大不小”的学人不懈探索的“新锐”之思,也标示了其学问的新境界。


       言及此,不禁想起了民国学人黄侃的一句治学名言:“治中国学问,当接收新材料,不接收新理论。”这句话不少人作为认识“黄疯子”的谈资,一笑了之。在我看来,黄侃的这番言说是极为严肃的。因为任何的新理论都是特定历史时空中对特定材料的抽象总结,都有一定的限度,以新理论研究与其相关的学术问题,尚有几分可行性,不过也难免先入为主的“傲慢的偏见”;以新理论来贯穿不相干的学术研究,那就更荒谬了!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很多“病相”,恐怕都与“接收新理论”相关。不堪困扰的解志熙先生,于是横下心来,“试试自己能否依据文献来体会历史、言说历史,以及在自觉对新新不已、日渐高深的文学理论话语望尘莫及之后,看看自己还能否凭一己的直觉谈谈文学、用简单的语言写写文章”。 [5]也正是依据一手文献考究历史,解志熙才敢于提出的自己独立的意见,乃至独立的具有原创意义的概念和命题。记得2008年10月在河北大学召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的大会主题发言中(那次会议解志熙并没有参加),吴福辉先生盛赞解志熙敢于提出自己对一些现代文学形态的命名,举的例子就是解志熙认为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并没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心理基础,而只是一种先锋时尚而已,与其说是现代,不如说是“摩登”。“摩登”既是英文modern的音译,又具有中国色彩,也足以概括说明中国现代文学形态。这个例子看似平常,但对于严重丧失主体话语权,过分依赖“海外来题”、“海外来名”的现代文学研究界,则是难得的自主创新的学术实践,可谓空谷足音。这种自主创新的学术抱负反映在述学文体上,则是“札记”、“叙论”、“考述”、“考论”之类的文字成了主体,文笔也渐趋疏放不羁,气象自是不俗。


       当然,解志熙的转型并非难以捉摸。其早年的“作论”文字虽是时髦,但也可见出非同寻常的历史感;而近年来的考述文字,也常有议论风生的惊人之笔。


       令我难以释怀的还有作者“流连兮光景、随缘乎学术、从容于岁月”的心态,这大概是知识分子社会参与激情退却后的淡然,也含有作者“知天命”后的超然。不过,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作者在常规学术建设进程中的自我定位。而对于作为后学的我们来说,道理已经说完,惟有“赶紧读书”。


       本文原载《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作者是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



-----------------------------------------END-----------------------------------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