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仇恨亚裔法案:伟大的一步,但还不够


2021年04月23日 03:17    来源:侨报网

       参议院4月22日就遏制仇恨亚裔犯罪的法案——《新冠仇恨犯罪法案》(COVID-19Hate Crimes Act)投票,该法案以94:1的压倒性优势通过。



17日,数百人在美国旧金山湾区密尔布雷市参加反对歧视亚裔的集会。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和蔓延,美国社会针对亚裔群体的歧视和暴力伤害事件激增。(图片来源:中新社)


       日裔民主党国会参议员广野庆子和华裔民主党国会众议员孟昭文是这项法案的提出者。法案主要内容包括,要求司法部加快对新冠疫情相关仇恨犯罪的审查、为当地执法部门提供更多支持以应对针对亚裔的暴力行为,等等。


       大约一周前,参议院以92:6的投票结果同意推进这一法案,其中6张反对票都来自共和党参议员。22日的最终投票结果更是只有一名共和党议员反对。也就是说,所有的民主党参议员和绝大部分共和党参议员都赞成对这一法案进行辩论,并赞成该法案的大部分内容;从一个侧面说明,不论党派,绝大部分立法者都愿意探讨“反仇恨亚裔犯罪”这一议题,承认出台一些特别措施来说处理这一议题的必要性。目前改后版本的法案加入了一些修正案,比如要求政府发布“在疫情期间提升人们对仇恨犯罪的认识”的指导而非原版的要求政府发布“遏制歧视性语言的使用”的指导、建立反仇恨犯罪热线,等等。


       但无论如何,“反仇恨亚裔犯罪”引起了政坛的重视,现在即将有专门遏制这一类犯罪的法律。这是向保护在美亚太裔民众的目标迈出的可贵的一大步。


       拜登早在参议院推进该法案时就表示赞成;目前法案已经提交众议院,经过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审议并通过后,预计拜登会在5月亚太裔传统月期间签署。


       该法案通过是一个重要的时刻,这份法案也不禁让人想起美国历史上一部与这份《新冠仇恨犯罪法案》形成鲜明对比的法案,那就是将近140年前的《排华法案》。《排华法案》在当时的美国国会通过后,1882年5月6日,时任美国总统切斯特·艾伦·阿瑟将其正式签署生效。法案最核心内容就是规定禁止一切华人劳工移民在10年内来到美国——之后,10年的时限又被后续其他法案不断延长,后续一系列法案还禁止华人在美国拥有房产、禁止华人与白人通婚、禁止华人在政府任职、选举等。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针对特定族裔的歧视性移民法案,《排华法案》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除了中国赴美移民潮深受打击外,在美华人成为被“法律规定合法歧视”的社群,从地方政府到民众,对华人的歧视和排斥更加放肆,华人的生存状况和安全环境变得十分恶劣。


       由于国际形势变化等因素的作用,1943年《排华法案》被废止,但华人移民限额仍受到极其严格的限制;1965年美国通过《移民和国籍法案》,配额制才被废除,这个时候《排华法案》的执行才算完全停止了。直到2012年,在美华人总算等来正式道歉:美国国会以通过立法的形式向以《排华法案》为代表的对华人排斥、歧视的行为道歉。美国华裔众议员、推动这一“道歉”得以实现的主要人物之一赵美心表示,这个迟来的道歉表明,美国国会两院正式承认《排华法案》是针对华人的丑恶并违反美国精神的法案。


       从《排华法案》被签署执行,到该法案被废止,到美国国会立法道歉,到《新冠仇恨法案》在参议院通过并很快将进一步推进,这一路走了100多年。而这部实际上专门针对反亚裔仇恨犯罪法案的通过,是了不起的一步。


       从制度层面上说,亚裔政治人物在国会主动采取行动,推动了一项遏制种族歧视立法,这将对改善亚裔处境起到积极作用。从操作层面上说,这份法案会使联邦政府更容易追踪仇恨案件,有利于减少仇恨犯罪的发生,以及在针对亚裔暴力时间发生后让施暴人受到应得的惩罚。从历史层面上说,面对经济危机、社会矛盾加剧时亚裔(华裔)成为“替罪羊”的类似背景面前,140年前与140年后的美国政府(总统)、立法机构和亚太裔民众自己,给出了不同的回应——显然,如今的回应更符合在美亚太裔的切身利益,也更能真正守护美式价值观的可贵部分。


       但是,仅仅一项立法的通过和签署,对于完全解决亚太裔遭受种族歧视乃至暴力的问题,必然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法案中的“追踪反亚裔仇恨犯罪”“建立数据库”等措施,需要亚太裔受害者及周围的人积极举报相关犯罪行为,才能真的发挥作用;法案的执行,需要的不仅仅是执法部门,也需要每一个美国民众——尤其是有“切肤之痛”的亚太裔民众。其次,美国的种族矛盾根深蒂固,种族问题也庞杂难解。非裔社区的“团结行动”比亚太裔社区早得多,现在仍然面临种种冲突、争议和次生问题。究其原因,也是种族问题本就复杂,其解决需要政治、文化、经济、教育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措施,需要政府、组织和社会的“协调行动”,也需要漫长的时间。另外,美国亚太裔社群自身,也因为历史文化、国际形势等原因,在走向“团结维权”的路上面对更为微妙和多样的障碍。


       但“行动难”绝非“不行动”的理由。美国亚太裔在生活、职场、政坛上遭受或明或暗地歧视不是什么秘密,疫情爆发以及美中关系恶化以来,包括前总统特朗普的“甩锅”言辞在内的因素,让亚太裔的生存条件不断恶化,直到今天还未停止,近来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的“反亚裔仇恨犯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不同的细节,而每个故事都一样令人愤怒且不寒而栗。但是,从亚特兰大8人死亡6人为亚裔女性的枪击案后全美范围内掀起亚裔和其他族裔同情者的抗议运动引发关注,到亚太裔议员、官员抗议标榜“多元化”的拜登政府内阁缺乏亚裔代表促使白宫设立亚裔高级联络官,再到现在议员推动、参院通过《新冠仇恨法案》且离国会完全通过、总统签署实行不远,不同角度的行动都带来了积极的成果。或许规模还有不足,或许方式引发争论,或许作用受到限制,但若干年后回头看,这些行动对于亚太裔争取安全的环境、平等的地位一定功不可没——尽管前路漫漫,还需要、也还会有更多的努力、斗争、探讨与摸索。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