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美肆意破坏中美人文交流“百害无一利”


2020年09月11日 08:04    来源:中新网



       美国务院本月9月9日证实,为落实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5月签署的公告,截至9月8日,美国已吊销超过1000名中国留学生和学者的签证。这是美方肆意破坏中美人文交流的最新例证。


       今年5月29日,特朗普发布总统公告,宣布将禁止部分中国留学生、学者入境,以保护美国敏感技术和知识产权。以此为标志,在中美关系中长期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文交流开始受到严重破坏:7月14日,美国宣布暂停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富布赖特项目;8月13日,美国宣布将孔子学院美国中心指定为“外交使团”;8月26日,美国北得州大学切断同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合作关系,要求领取基金委补助的公费研究人员限期离境。


       此外,美国执法部门肆意监控、滋扰和盘查,甚至逮捕在美中国留学人员,公然罗织罪名,损害其名誉。中国留学人员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受到严重干扰。


       对于美方的种种肆意妄为,外界不免产生这样的疑问:中美人文交流在过去几十年间运行良好,且取得了丰硕成果,美方近期为何突然“下狠手”?


       笔者认为,当前局面可从短期和中长期两个维度审视。


       从短期来看,美国一些政客为了个人政治私利,不惜肆意栽赃陷害中国留学人员,将正常的人文交流活动污名化、妖魔化。必须看到,每到竞选季,美国共和、民主两党都或多或少地拿中国说事儿。但此次大选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受疫情、经济、种族等多重因素影响,两党在竞选期间竞相在对华问题上展现强硬,甚至有竞选人摆出要与中国“脱钩”的架势。在此背景下,中美人文交流必然难逃厄运。


       从中长期来看,美国一些政治势力始终抱着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不放,无视时空环境变化,静止地看待世界,执意把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在中美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方面,他们炮制出“美国吃亏论”,并据此认为美国不应再对中国开放包容,应该不断加强防范,尽可能地打压遏制中国发展进程。


       事实上,美方破坏中美人文交流的举动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会深受其害。首先,此举将对美国引以为傲的科技优势造成沉重打击。比如,美国保尔森基金会6月发布报告称,虽然美国拥有全球60%的人工智能领域尖端人才,但华裔在其中占据最大比例。可以想见,如果华裔被排除之外,那么美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也将被严重削弱,持续的人才流失或最终导致美国走向平庸。


       第二,美方的政治迫害与种族歧视不仅损害到中国留学人员的正当权益,也对在美华裔乃至亚裔造成负面影响。美国民间组织华人权益促进会8月底发布的报告显示,从2020年3月19日至8月5日,全美至少出现2583起针对亚裔美国人的歧视事件。这表明,对“中国”二字搞种族歧视的恶果已经显现。如不遏制,美国国内的反华排外情绪会进一步撕裂美国社会。


       第三,美方此举严重损害中美关系的根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如果科研人员无法进行畅通无阻地交流,那么中美科技合作便无从谈起;如果连汉语教学都被贴上意识形态标签,那么美国民众将失去了解真实中国的重要窗口;如果人文交流长期遭遇阻碍,两国民众心理上的距离势必会越来越疏远,而这种疏远也势必将作用于双边关系未来走向。


       简而言之,美方肆意破坏中美人文交流的行径“百害无一利”,有违开放自由的美国立国之本,有违两国民众渴望增进了解的真实民意,有违包容发展、携手并进的时代大势。


       奉劝一些美国政客,莫要执着于以冷战视角看待中国,莫为一己私利而扭曲、裹挟民意,莫要成为中美关系发展史上不光彩的污点。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