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垄断中国市场30年,今“败走”中国,被阿里取代


2019年11月14日 03:46    来源:新业财经



       很多人都知道,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多年来,中国吸引了很多外企的入驻,其中有些企业在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但有些企业却在中国市场中“遇冷”。


       继亚马逊撤离中国之后,另外一家美国公司同样也“败走”中国。


       它就是全球知名公司——甲骨文。对于圈外人来说,或许很多人并不太熟悉甲骨文,但在圈内,甲骨文几乎无人不晓。


       在软件领域里,微软公司无疑处于巨头地位,而在数据库领域,甲骨文是名副其实的行业老大,占据了全球数据库的绝大部分市场。


       甲骨文的发展历史也很悠久。在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一波波科技浪潮,一家又一家的互联网和软件公司相继崛起,而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需求——需要数据库来存放数据。


       1977年,甲骨文的创始人埃里森在看见“IBM”发表数据库论文后大受启发,并以此为理论基础迅速研发出了商业化性质的数据库软件。


       不久后,甲骨文就以迅猛之势占据了数据库市场。直到2010年,在数据库市场份额占比上,甲骨文首次超过了50%,成为了该领域的绝对巨头。


       甲骨文的成功让埃里森的身家随之大涨,在2012年的美国富豪排行榜上,他以410亿美元的身价成为了仅次于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大富豪。


       1989年,甲骨文开始进军中国市场,此后其数据库产品就成为了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标配,就连阿里巴巴也是它的重要客户之一。


       不过,虽然甲骨文在中国市场发展多年,但几乎没有一家中国公司不“憎恨”它。


       据悉,当年甲骨文的服务态度相当傲慢,我国企业不仅要高价购买其数据库产品,还要每年支付20%的服务费,而甲骨文还对此一直表现出“爱买不买”的架势。


       由于当时我国的科技发展还不太成熟,大部分企业都要高度依赖于国外成熟的设备和系统,因此就算甲骨文让他们不满,这些企业也没什么办法。


       不过,随着我国互联网和科技行业的不断发展,云数据库被逐渐应用到各大企业中,与此同时,甲骨文的数据库产品也在慢慢失去优势。


       再加上甲骨文仍然保持着陈旧的发展模式,于是当阿里云计算兴起时,很多企业便选择放弃甲骨文的数据库模式,而开始使用起阿里的相关产品。


       此外,甲骨文败走中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所谓的“去中国化”。


       据相关报道,甲骨文的公司内部几乎都是美国人和其他部分国家的人,唯独不愿意让中国人加入,因为他们认为中国人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企业当中。而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中国人想“挤进”甲骨文。


       作为曾垄断中国市场30年的全球数据库软件巨头,甲骨文最终还是没能摆脱“败走”中国的命运,可谓是赢得了全世界,却输在了中国。



分享按钮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