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伯翱:从“苹花书屋”到“访谈书院”


2019年02月28日 05:12    来源:美中时报    刘仝保/文

       书,在政治家眼里是知识的源泉;在文学家眼中是人类的营养品。著名作家万伯翱,先是把知识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再把转化来的文化输送给了社会。他,年少时通过读书让自己的人生转向光明;到了中年开始著书立说成为知名作家;伴随着中国各地的捐书育人度过了花甲;步入古稀之时筹建了以父亲名字命名的万里图书馆;如今又在指导年轻人谋划着继往开来的现代书院事业。


       读书、著书、捐书、藏书、书院,这就是“书”生万伯翱。


万伯翱在苹花书屋中创作。


《红墙内外》再版北京首发式上,万伯翱给读者签名赠书。


万伯翱同萨马兰奇。


万伯翱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颁发聘书。


万伯翱向笔者展示父亲万里当年写给自己的书信。


爱心万里公益基金会于2013 年12 月在京成立。


       10年知青父亲15封家书鼓励读书


       万伯翱是新中国首任总理周恩来表扬的“干部子弟下乡”典型。


       1962年9月6日,万伯翱18岁高中毕业后在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父亲万里同志的鼓舞下到河南黄泛区下乡锻炼,一干就是10年。临别时,父亲除了给他15元生活费,还有两本书《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在笔记本上写下:一遇动摇,立即坚持。


       万伯翱说,十年的知青生活中,父亲的两句话和寄给自己的那些书,都成了他坚持的力量。“父亲就是希望我在每当意志消沉的时候,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想想他老人家的‘一遇动摇,立即坚持’。”虽然有父亲的教诲,但万伯翱坦然地说在黄泛区也有过动摇。


       1963年春节,是万伯翱下乡后的第一个春节。随着年味的渐浓,看着职工们纷纷准备启程回家,他也盼望能够回城与父母团聚。于是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在离春节仅有10天的时候,收到了父亲的回信:为了你更好地进步,更好地锻炼,你还是不回北京的好。因为你刚下去半年多就请假回来不好,容易产生动摇……同时寄去《社会发展简史》,望在春节空闲中,认真地阅读,并做好笔记。


       看完父亲的信,万伯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不由自主地流泪,但最终还是听了父亲的话,在阅读中度过了这个春节。从那个时候,读书已经成为他每天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并慢慢地开始记日记、写文章。“尽管高强度劳动让自己的身体疲惫,但读书一直未被放弃,每天晚上靠着自己做的一盏油灯坚持读书。”万伯翱说。


       万伯翱的事迹很快传回了北京。


       时隔一年后,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都应届中学毕业生代表大会上,把万伯翱称为全国干部子弟下乡的典型。1963年9月24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头条以“市委书记的儿子参加农业劳动”为标题,报道了他在父亲鼓励下下乡锻炼的经历。


       看到儿子的成长,万里非常高兴,1965年3月又给万伯翱写了一封长信,并挑选了一部分书寄过去,希望他坚持研读。


       万伯翱说,10年中,父亲万里先后给他写了15封书信,几乎每次都会提到读书,并经常把一些读过的报刊和图书邮寄过来,像《林海雪原》《红旗谱》都是在这里读的。


       “读书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在读书中万伯翱开始思考今后的人生,并通过文字开始表达自己的情感。1963年11月,万伯翱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给青年朋友的信《我懂得了劳动的意义》;1965年3月《河南日报》发表的《用双手去为人民造福》,写给父亲的一封信......后来,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知青日记选》中入选了他18篇劳动日记,是他对劳动人生的感悟。通过艰苦劳动的磨炼,万伯翱思想上得到了升华,而通过撰写文章抒发了自己思想,也提高了文字水平。


       1972年,万伯翱的人生开始出现转机。由于表现突出,经农场职工推荐,他通过考试进入了开封师范学院(现河南大学)外语系学习,从此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务农生活,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读书人”。重启读书生涯时,万伯翱已经28岁,异常珍惜在校的一分一秒,除正常上课,图书馆成了他的第二课堂,高尔基与屠格涅夫的书,普希金的诗,马克吐温的幽默小说、莎士比亚的剧本等,让他读了个饱儿。


       万伯翱认为,自己人生的每次从逆境转向光明,都是从读书开始。农场的10年中,劳动和读书使他寻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以至于后来,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苹花书屋”。“我有着在河南黄泛区农场园艺场十年的农工经历,考虑再三,我就把书房命名苹花书屋,以纪念青涩年华投身黄泛区十年的知青岁月。”


       著书13部奠定创立“垂钓文学”地位


       万伯翱从开封师范学院毕业后,先后在大学任教,担任武警支队政委,做过报社社长,最后从国家体育总局退休。尽管经历了数次职业变换,但钻研文学一直未有改变。苹花书屋里散发着浓郁的花香,创作的文学作品超过了二百万字。

《七十春秋》是他的第13部专著,属于散文随笔文集,文中有对毛泽东、周恩来对戏剧情缘的追念,也有对小人物及小花小草生命的礼赞,而更多的是从描述老一代革命家们的垂钓运动中,抒发出人生积极快乐向上的品德。垂钓散文成为万先生的拿手好戏。


       写钓鱼文章,首先懂钓鱼。万伯翱的钓龄仅比自己年龄小八年,几十年来是钓鱼圈中公认的钓鱼名手,特别是调到国家体育总局工作后,他大展身手,海内外诸多著名的钓鱼水域都曾留下战绩,还受邀去了美日澳等十多国参加比赛。也因此,早些年万伯翱就当选中国钓鱼运动协会副会长,至今担任着《中国钓鱼》杂志的名誉主编。几十年的垂钓让万伯翱对钓鱼运动有了哲学观的思考,这正是他开创垂钓文学的核心与基础。有人说,姜太公钓鱼,是政治;庄子钓鱼,是自由;现代人钓鱼,是运动。而万伯翱说,钓鱼是学问。


       经过多年的采访,笔者在美中时报刊发了《万伯翱开创中国散文新领域》长篇通讯。准确说,开创的是“垂钓文学”,不单单是“垂钓散文”。理由有三。第一,他最早提出“垂钓散文”概念,开掘了中国散文创作的新领域,继承了散文思考生活的多样性,更有对钓鱼运动的哲学思考,产生着文学的社会贡献;第二,他从“钓”的独特角度着墨,向外界展示伟人的情感及精神,从而使读者感受到领袖、名家及渔人的风范,又以“鱼”为媒,让读者领略到中国渔文化的深刻内涵,继而体味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人道鱼性,浑然一体,可谓独树一帜;第三,他创作的垂钓散文作品有三十多万字,出版社曾专门出版发行《元戎百姓共垂竿》,且数印多版,此书成为他垂钓散文的标杆之作、成名之作。此后并有垂钓散文被拍摄成电视片,《贺帅钓鱼》成为我国第一部以元帅钓鱼为题材的电视艺术片,引领了中国垂钓文学集群式与衍生式的发展。在相继出版的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春秋等专著中均能领会到他垂钓文学的魅力。几十年如一日,万伯翱一直在勤奋地写、用心地写、创新地写。步入古稀之年,笔下依然常青。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等报刊上经常能看到他的新作。


       六十多年的创作,万伯翱的作品形成了特有的风格。他把传记和散文两类体裁结合到了一种极致,既有传记写作遵循真实性原则,又不乏散文取材的宽泛自由与语言的优美,倍感“真”与“实”。


       垂钓散文是万伯翱文学创作的独特坐标。为什么开创“垂钓文学”,他说,生物界是从鱼类演变而来,生命来自海洋。人与鱼的关系深广、悠远,有种无法割舍的亲密,这就决定了垂钓散文的重要性,是永恒的创作题材。


       万伯翱开创“垂钓文学”,他缺认为,自己只是文学百花园中一株小花小草而已,但这已对中国散文时代发展产生了巨大贡献,表现了散文思考生活的多样性。中国著名作家苏叔阳曾评价万伯翱在垂钓散文写作上的成就:“或许体育散文、钓鱼散文将来会流成一条江河,形成一条大道。溯源而上,会发现站在源头的,是一个朴实汉子——万伯翱。” 


       26年深入全国赠书用读者报告会延伸书的价值


       生活是创作的最好源泉,读者是作品的最好评委。万伯翱认为,文学离不开读者,从1992年出版第一本专著以来就坚持通过签名赠书举办读者报告会的形式,与各阶层读者零距离接触,以更好地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有人说,签书没什么难的,不就签个名、写几个字嘛?


       万伯翱的每次签赠却不是那么简单。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介绍,每次签赠会前都要做精心准备,尽可能详实掌握赠书对象的情况,制定交流的内容与方式;签书时都很郑重,询问者每一位读者的名字,老老实实一笔一划写清楚,恭恭敬敬的签上自己的名字,“某某雅正”或“某某指正”;最后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读者对作品的感想,以及意见和建议。


       今年6月29日上午,万伯翱来到四川省成都市为明学校举行新书签赠报告会。一位受赠学生说:“万老的人生阅历是我们年轻人要阅读的一本好书。”校方领导则认为,万先生捐赠的是图书,孕育的是希望;支援的是学校,燃起的是梦想。


       的确,一本好书能够给读者带来希望和梦想。几年前,在日本举行的一次签名赠书时,万伯翱用自己难忘的下乡经历与旅日华侨和日本友人进行交流,鼓励年轻人若想干成一件事,也很难,也不难,就看有没有一股钢铁意志,就是长期的锲而不舍、坚持到底。


       除了与读者分享创作感想外,传授专业的写作知识也是签名赠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上海,有读者询问传记写作的要点,万伯翱表示,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而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


       万伯翱在文学创作中始终彰显着读者意识,成为最接地气的作家,因为他知道离人民有多近,人民跟你就有多亲。


       截止到目前,万伯翱签名赠书去过的地区,基本覆盖了全国大中城市。有他生活过的渝豫京,也有沿海开放的沪浙闽,也有老区的鲁皖冀以及西部的陕青川等。受赠对象中有基层党政机关的年轻干部,有知名高校的师生,也有偏远老区的先进模范,还有服役的官兵,甚至是大墙里接受改造的未成年。


       万伯翱的散文对当代青年和全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无论是他笔下的革命人物,还是他在创作中的调研都值得青年一代学习,他用作品滋养着每一位读者。


       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在举办的“万伯翱文学创作五十年暨《六十春秋》出版研讨会”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评价说:“万伯翱为人、做事,都极为平实、简朴、低调、纯善,体现着书生本色和平民情怀。从创作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情怀和本色,这就是朴素而诚挚的爱。他亲切质朴的文章风格,有一种不事雕琢的洒脱之风和清明澄澈的宁静之美。”


       书馆与书院70岁后的公益情怀


       在与书相关的活动中,万伯翱都大有作为:读书、著书、签书、捐书。当步入古稀之年后,关心公益事业成了他的主业,主题仍然离不开“书”,先是在家乡山东建设了万里图书馆,后又继承父亲遗愿,成立了爱心万里基金会,眼下还和年轻的媒体人一起筹备访谈书院。万伯翱说:“书馆和书院是读书人的新道场,基金会是作家创作和读者阅读的保障。”  


       读书是家风,爱心更是家风。


       据万伯翱介绍,书是父亲一生的好伴侣,常常手不释卷。在青年时期喜爱文学,进入大学后,尤其酷爱外国名著,如雨果、托尔斯泰的作品。毕业后开始关心时政,爱读《列宁选集》,担任领导职务后,读书更为广泛。从中央领导位子退下来后也坚持读书看报,每天都不少于两个小时。


       万里同志对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等文化场馆的建设非常重视。万伯翱说,2006年12月,时年90岁的父亲建议,用自己的藏书在家乡创办一所图书馆,希望下一代学子能够多读书。


       2010年7月15日,万里图书馆在家乡的泰山学院开馆。万伯翱说,图书馆的落成有全家的努力,有泰山学院全体师生和家乡人民的支持,也有中央领导的关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全国政协原主席李瑞环,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田纪云分别题写了馆名。万伯翱和妹妹万紫分别担任图书馆的名誉馆长与馆长。


       近日,笔者到万里图书馆进行考察。馆舍面积3.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30万余册,电子图书22万册。万里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泰山学院副院长王雷亭介绍说,首批近4000本万里藏书第一次被运至山东是在2010年。2015年万里逝世后,其家人又将万里在中南海故居中的藏书进行了整理,并全部捐赠于万里图书馆。2016年万里同志百年诞辰之际,东平图书馆更名为万里图书馆,还专门设立了“万家书屋”。


       万里图书馆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设在高校的第一家图书馆,永久典藏万里同志生前的珍贵藏书,搜集、整理万里同志和中国革命与改革发展的有关文献,是中国改革发展史的重要智库研究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众所周知,万里退休后不参加剪彩、奠基等公务活动;不再担任名誉职务;不写序言不题词。但有一职务没有辞去,就是中国文学基金会名誉会长,为什么只担任这个?“一是父亲终身热爱搞文学写作,第二,基金会是个慈善组织,他关爱文学家,若穷困孩子没有书读,文学基金会也可以送给他们书。”万伯翱说。


       受父亲的影响,万伯翱曾为中国文学基金会多次捐过稿费,还在上海发起成立爱心工程万伯翱助学基金。2013年,决定发起组建基金会,取名爱心万里基金会。“基金会在对受助对象予以物质资助的同时,更强调精神文化方面的培养和关爱。”万伯翱说,目前,基金会已经在河北衡水中学、北京广渠门中学开展扶贫助教活动,在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建立了“爱心万里阅览室”,资助少改人员再教育项目。其中,所资助的10名学生考入了北大、人大等高校。


       除了潜心创作,万伯翱在公益事业上付出大量精力和心血。他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新闻工作者。文学创作与新闻事业如何结合?他和新闻界的同仁想到了建设访谈书院,这是一种融合式发展。


       书院是中国传统的重要教育形式,大体是由民间设立,在历经百年中断之后,一度复兴,成为当代文化的时尚。有媒体称今天的书院从数量上已经超过明代。


       “书院成为时尚文化是好事,做书院事业一定要端正理念,有担当讲道义,不能完全以营利为目的,更不要误人子弟。”万伯翱说,书院的发起人中无论是中央主流新闻媒体的知名传媒专家,还有优秀的自媒体人,包括一些积极响应号召的文化人,均达成了这种共识,从而成为书院忠实的建设者。


       新时代的书院怎么建?万伯翱在经过长期调研和思考后认为,现代书院既要传承还要创新,需要体现时代感,具备返本开新的能力。定位不仅要清晰,更要有内容的生产,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同时,选择合适的机制体制,保证书院的健康运行。


       为什么叫访谈书院?“访谈就是与人交流,与人交流是传媒人的天性,与前瞻性的人交流容易形成思想碰撞,产生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这恰恰又是智库属性,这种‘价值感’就是访谈书院存在的价值。”万伯翱说。


       书院命名为“曦驰访谈书院”,取“东曦既驾,驰誉神州”之意。书院的建设目标确定为:“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力的现代人文与传媒书院,通过访谈凝聚正能量人群,传递社会好声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万伯翱被推选为名誉院长、总指导。


       访谈书院具体是什么?万伯翱介绍说,首先是潜心读书之地,是一座接地气的,合乎时代需求的书院。书院倡导读书与讲学,大力开展藏书工程。


       其次,作为现代化的特色书院,强化交谈、互动、融通的功能。“曦驰访谈书院和传统文化关联,和国学经典关联,和现代教育关联,和传媒关联,这是特征。通过访谈,实现自然和人文相融,古代与现代对话,访谈与智库,教育与社会呼应。”万伯翱说,曦驰访谈书院迎合时代需求,提出了“跨界、融合、力量、开放”的发展理念,将融合教育界、文化届、传媒界、学术界的四大力量,完善“国学辅教、文化交流、传媒研究、智库咨询”四大职能,开展“藏书、讲学、礼教、访谈、出版、品鉴、咨询、论坛”八大业务,推出文化担当、商帮文明、公仆情怀三大人物访谈和“大佬微”一个企业家微直播,其中已经采访了近三百位的知名人士,他们来自中央新闻媒体、各类智库、知名院校、各地书院,有不少优秀的专家成为书院顾问团队。还运用权威媒体影响力与新媒体技术将未成年人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实现有效结合。


       谈到制度建设,万伯翱指出,书院采用“政府营造、资本支持、多元协作、公益运营、社会共享”的发展机制。凭借着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实现造血功能,在发展中处理好“人、事、利”之间的关系,为社会进步当好“谋”的角色。“人,就是访谈一批优秀的智库专家;事,举办一系列的文化大事、文化好事;利,就是利于人民幸福,利于社会进步,利于政府服务,利于企业发展。”


       (后记)如果说,万伯翱作为作家在“苹花书屋”中苦乐交融,那么作为新闻工作者,他指导创建的“访谈书院”则是蜂来蝶往的最美季节。“书”生万伯翱,正以书为“容”、以书为“融”、以书为“荣”,脚踏实地践行着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


       从苹花书屋到访谈书院,是万伯翱作为作家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担当。


       (作者系新华社资深新闻策划、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策划部负责人)



分享按钮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