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重新理解中国的经济数据 8%红线消失

2014年07月22日 08: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澳大利亚《商业观察》网站7月21日文章,原题:理解中国的经济数据长期以来,分析人士和经济学家都认为,8%的经济增长率对于中国创造足够就业并保持社会稳定十分必要。但现在,中国经济增长率数次低于这一标准,失业危机也并未出现,只是在中国某些地方出现技术人才短缺。

  8%的红线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我们依然执着于某些旧的分析框架,如沉迷于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尽管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占的比例更大。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认为,分析人士和决策者需要升级他们的“工具箱”。他举了3个例子。

  一,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的关系。中国决策者如此关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原因是它与就业息息相关。不过这一观念已经落后于现实。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创造就业之间的关联自2010年就被打破。现实情况是,就业数据依然强劲,而经济增速则下降至近年来最低。

  管清友认为,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中国经济与就业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服务业已经超过制造业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组成部分。而服务业吸收就业的能力更强。

  二,工业对中国究竟有多重要?最受外界关注的中国经济指数之一便是工业产出值。鉴于制造业的庞大规模及其重要性,个中原因不难理解。工业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工业产出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间存在极强的正关联。

  然而最近的数据表明,这种正关联也在瓦解。2014年第一季度,工业产出增长率从9.7%下降至8.7%,但并未给经济增长带来显而易见的影响,经济增长率仍维持在7.4%。

  这一明显的不一致使外界猜测,北京是否在捏造数据以满足自己的政治需求。然而另一个解释为:工业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程度正在下降。例如,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为7.7%,服务业为这一增长贡献47%,而工业的贡献率下降至40%以下。

  将2013年和2000年的数据做对比很有趣。本世纪初,工业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58%,而服务业仅占35%。

  三,新的衡量经济的指数好用吗?2007年,时任辽宁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会见美国驻华大使,表达自己对中国官方数据的不同理解。他喜欢用其他指数分析经济状况:铁路货运量、用电量和银行放贷量。许多评论家和分析人士通过这一指数建立分析中国经济的新模型。但管清友认为,由于发电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变化,用这一指数衡量经济的可靠性也在下降。企业自发选择低耗能生产方式,北京也在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非正式银行业”的快速发展,资产负债表外的贷款激增,银行贷款这个指标也不那么可靠了。(作者彼得·蔡,王晓雄译)


分享按钮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黑色档案

大众新速腾或面临二

  如果质检总局经过测试评估,认为一汽-大众的召回措施不能消除安全...

苹果授权店被曝”洗

  中新网4月7日电 (IT频道 张司南)近日,中新网IT频道接到多位网友投...

环球公司

土耳其击落俄罗斯一

  俄罗斯一架战斗机24日在土耳其边境坠毁,土耳其方面发表声明称,土...

机构解读俄飞机被击

  军工板块必须重视的两个大逻辑:  第一,改革不是狼来了!过去这...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