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无“教养” 谁之过?

2015年03月18日 01:51    来源:中国经济网

  经济观察网 刘晓林/文 “养不教,父之过”。今年3.15晚会,汽车4S店“小病大修”上了头条,所以,从3月15日晚到第二天早上,被点了名的汽车厂家一整夜都在忙着写“道歉声明”和做各种危机公关方案。

  笔者看了这些声明,基本思路都是一样的:既要有认错的态度,又要清楚的指出错在“个别经销商”;厂家会改正,但改正的方式就是严惩这些在电视上“丢了人”的经销商。

  其中上海大众的声明最为直白,通篇都将矛头指向“天津地区三家4S店”;奔驰最全面,先表明“坚决反对”某经销商做法的立场,并将立即彻查,还会整改、“在经销商网络严格规范售后维修操作”,最后感谢央媒和各媒体的监督。

  在中国,4S店由厂家授权和管理,厂家不仅提供车辆,还制定旗下经销商都必须遵守的商务政策,既“养”了,也“教”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厂家就是经销商衣食父母,4S店出了错自然要厂家出面认错。

  只要了解汽车销售领域的人都知道,经销商过度维修、“小病大修”是一直存在的通病,根本算不上新闻,这是4S店与厂家特殊“父子关系”的必然结果。但在厂家认错书的字里行间却透露着这是由于“个别经销商”违反了厂家一贯的“保护用户权益,提升客户满意度”宗旨而造成的个别性错误的意思。

  这就需要老话重提了。作为销售终端,4S店直接面向消费者,但反映的却是厂家的意志。在厂家的商务政策中,最重要的就是每年要完成多少辆车的销售。因此,4S店的生存常态就是:一边是厂家的压库、任务警钟长鸣,一边是市场的不景气和价格战,卖车不挣钱,4S店只能从售后攫取高额利润。

  同时,为了缩减成本,大多4S店售后服务人员并没有接受正规培训,素质良莠不齐,对他们而言,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抵不过为4S店赚取更高的营业额,帮助自己的店在厂家的年底排名中有个好名次,以获得更高的返点来抵消一年的亏空。

  但这个成本是降不下去的,厂家有各种硬件要求,高昂的建店投资、统一标准的装修风格、高耗能费用,这些都使4S店不堪重负。

  正因为此,2014年底才会有那么多经销商揭竿而起,索要返利和更合理的商务政策。

  最无辜的自然又是消费者。厂家压4S店,4S店只能将这个压力传给消费者。虽然这两年,多数厂家都将提升售后服务质量作为重点,声称要提升售后响应速度、进行管家式服务,但这些都是要消费者来买单的,而透明的价目表只不过将暗箱操作变成了公开欺诈。而最无奈的是,价目单拿到面前,消费者并不知道,因为“他们不懂”,而封闭的原厂配件系统和维修技术又让他们只能到4S店维修。

  利用“不懂”和垄断进行欺诈,这是厂家与4S店“父子合谋”的恶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3.15曝光不过是推动汽车销售渠道改革,尤其是4S店模式缩编的又一根稻草。去年9月出台的《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是第一根重量级的稻草,待《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实施后,汽车维修多元化将成必然趋势。今后,在维修店同样能做到和4S店一样的维修保养,并能买到便宜的原厂配件。至于4S店高大上的服务,那就专供给强调优越感、不差钱的豪车车主们去享受吧。

  但以上都不是最后的稻草,用一位曾深受“过度维修”其害的业内人士的话说:就等着“互联网+”来革4S店的命吧。


分享按钮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环球公司

大韩航空"大小姐"因

大韩航空副社长赵显娥在接受采访。(路透社)  中新网12月15日电 据...

林德叉车布局电商渠

  本报讯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外资制造企业提供了市场开拓...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